基于SSID的wifi终端无线通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637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SSID的wifi终端无线通讯方法,更加节省电能,使电池供电wifi终端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长更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wifi终端无线通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信号扫描:处于休眠状态的wifi终端按照设定的时间点苏醒后,对周围wifi信号进行扫描,获取与自身匹配的wifi热点的SSID;SSID内容包括是否需要与之相互通讯的信息;(20)通讯需求判别:当该SSID中包含需要wifi终端与此wifi热点进行相互通讯的内容时,转入(30)相互通讯步骤;否,则转入(40)再次休眠步骤;(30)相互通讯:wifi终端连接此热点,与此热点相互通讯;(40)再次休眠:wifi终端转入休眠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SSID的wifi终端无线通讯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数据传输
,特别是一种基于SSID的wifi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依靠电池供电的wifi终端设备大量存在。尤其是一些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才需要与热点传输数据的电池供电wifi终端设备,为延长其使用寿命,如何省电是一个重要的考虑方面。为节省电池供电wifi终端设备的电能,一种常用方法是:设备在通常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即将包含wifi通讯等各种功能都关闭,使其处于低功耗状态,按照设定的周期或时间点准时苏醒,并连接wifi热点,进行数据交换。具体步骤包括:wifi终端设备按照设定的周期或时间点准时苏醒,连接wifi热点,通过wifi网络获取远端信息;当远端告知该wifi终端设备需要交换信息,则该wifi终端设备就跟远端进行信息交换;交换完毕后,该wifi终端设备断掉wifi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当远端告知该wifi终端设备不需要交换信息,则该wifi终端设备也断掉wifi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上述通讯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由于wifi终端设备按照设定的周期或时间点准时苏醒后都要连接wifi热点,这种情况下当wifi终端设备跟远端不需要进行相互通信交换时仍旧需要连接wifi热点并获取不需要相互通信的消息,这个过程的耗电不是必要耗电也不够节省,使得电池供电wifi终端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长不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SID的wifi终端无线通讯方法,更加节省电能,使电池供电wifi终端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长更长。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SSID的wifi终端无线通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信号扫描:处于休眠状态的wifi终端按照设定的时间点苏醒后,对周围wifi信号进行扫描,获取与自身匹配的wifi热点的SSID;所述wifi热点的SSID内容包括与该wifi热点匹配的wifi终端是否需要与之相互通讯的信息;(20)通讯需求判别:wifi终端对获取的SSID进行识别,当该SSID中包含需要wifi终端与此wifi热点进行相互通讯的内容时,转入(30)相互通讯步骤;否,则转入(40)再次休眠步骤;(30)相互通讯:wifi终端连接此热点,与此热点相互通讯,通讯完毕后转入(40)再次休眠步骤;(40)再次休眠:wifi终端转入休眠状态,待到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再苏醒,转入(10)信号扫描步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更加节省电能,电池使用时长更长:本专利技术使wifi终端设备增加了对热点SSID名称的判别功能,利用SSID名称本身的信息来传递wifi终端设备需要执行的命令,从而可以比较灵活的打开关闭wifi连接功能,特别是对于按照设定的周期或时间点准时醒来后无需交换信息的wifi设备终端而言,可以达到更好的省电效果,从而延长电池工作时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SSID的wifi终端无线通讯方法的主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SSID(Service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是一个或一组基础架构模式无线网络的标识,依照标识方式又可细分为两种。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表示的是AP的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二、扩展服务集定标识符(ESSID),表示无线网络的名称(日常生活中常用该含义)。多个AP可以拥有同一个ESSID以对客户提供漫游能力,但是BSSID必须唯一,因为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是唯一的。本专利技术将wifi终端需要连接的wifi热点的SSID按照商定的方式来编写SSID名称。此SSID名称除用来连接热点的判断外,同时包含其他信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基于SSID的wifi终端无线通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信号扫描:处于休眠状态的wifi终端按照设定的时间点苏醒后,对周围wifi信号进行扫描,获取与自身匹配的wifi热点的SSID;所述wifi热点的SSID内容包括与该wifi热点匹配的wifi终端是否需要与之相互通讯的信息;(20)通讯需求判别:wifi终端对获取的SSID进行识别,当该SSID中包含需要wifi终端与此wifi热点进行相互通讯的内容时,转入(30)相互通讯步骤;否,则转入(40)再次休眠步骤;(30)相互通讯:wifi终端连接此热点,与此热点相互通讯,通讯完毕后转入(40)再次休眠步骤;(40)再次休眠:wifi终端转入休眠状态,待到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再苏醒,转入(10)信号扫描步骤。所述SSID包括wifi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的信息。所述SSID包括wifi终端执行其他命令的信息。在所述(40)再次休眠步骤中,所述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为所述(30)相互通讯步骤中相互通讯时通讯信息包含的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或为终端按照已设定的周期或时间点来启动wifi扫描时间点。优选地,当所述SSID包括了wifi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的信息,且同时wifi终端已设定了周期或时间点来启动wifi扫描时间点时,wifi终端按SSID包括的wifi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为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当所述(30)相互通讯步骤中相互通讯时通讯信息包含了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且同时终端已设定了周期或时间点来启动wifi扫描时间点时,且所述SSID包括了wifi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的信息,wifi终端按相互通讯时通讯信息所包含的时间点为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这样,在所述(30)相互通讯步骤中相互通讯时通讯信息包含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时,终端按相互通讯时通讯信息所包含的时间点为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在所述(30)相互通讯步骤中相互通讯时通讯信息不包含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时,而SSID包括了wifi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的信息时,wifi终端按SSID包括的wifi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为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在所述(30)相互通讯步骤中相互通讯时通讯信息不包含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时,而SSID也不包括wifi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的信息时,wifi终端按已设定的周期或时间点为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使得wifi终端休眠后能够更灵活的苏醒及启动wifi扫描。本专利技术将wifi终端设备增加了一个对SSID名称的判别功能,利用SSID名称本身的信息来传递wifi终端设备需要执行的命令,从而可以比较灵活的打开关闭wifi连接功能,特别是对于按照设定的周期或时间点准时醒来后无需交换信息的wifi设备终端而言,可以达到较好的省电而延长电池工作时长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SID的wifi终端无线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0)信号扫描:处于休眠状态的wifi终端按照设定的时间点苏醒后,对周围wifi信号进行扫描,获取与自身匹配的wifi热点的SSID;所述wifi热点的SSID内容包括与该wifi热点匹配的wifi终端是否需要与之相互通讯的信息;/n(20)通讯需求判别:wifi终端对获取的SSID进行识别,当该SSID中包含需要wifi终端与此wifi热点进行相互通讯的内容时,转入(30)相互通讯步骤;否,则转入(40)再次休眠步骤;/n(30)相互通讯:wifi终端连接此热点,与此热点相互通讯,通讯完毕后转入(40)再次休眠步骤;/n(40)再次休眠:wifi终端转入休眠状态,待到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再苏醒,转入(10)信号扫描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SID的wifi终端无线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信号扫描:处于休眠状态的wifi终端按照设定的时间点苏醒后,对周围wifi信号进行扫描,获取与自身匹配的wifi热点的SSID;所述wifi热点的SSID内容包括与该wifi热点匹配的wifi终端是否需要与之相互通讯的信息;
(20)通讯需求判别:wifi终端对获取的SSID进行识别,当该SSID中包含需要wifi终端与此wifi热点进行相互通讯的内容时,转入(30)相互通讯步骤;否,则转入(40)再次休眠步骤;
(30)相互通讯:wifi终端连接此热点,与此热点相互通讯,通讯完毕后转入(40)再次休眠步骤;
(40)再次休眠:wifi终端转入休眠状态,待到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再苏醒,转入(10)信号扫描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SID包括wifi终端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SID包括wifi终端执行其他命令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40)再次休眠步骤中,所述下次wifi扫描时间点,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良凯李洪洋施慧
申请(专利权)人:军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