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32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无法确定基站上车方案覆盖范围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覆盖场景的第一覆盖需求信息、第一近似路径损耗;第一覆盖需求信息包含第一覆盖场景信息,第一覆盖场景信息用于表示第一覆盖场景中的环境情况;将第一覆盖需求信息和第一近似路径损耗,输入至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训练的覆盖距离确定模型中,生成第一覆盖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高铁列车的快速发展给广大出行人员带来极大的便捷,与此同时,人们对高速车厢内的通信服务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上述通信需求,提供一种基站上车的部署方案。由于该方案还未验证其覆盖能力,如果直接在规划区域内部署,可能出现覆盖范围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评估方法来确定基站上车方案的覆盖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无法确定基站上车方案覆盖范围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覆盖场景的第一覆盖需求信息、第一近似路径损耗;第一覆盖需求信息包含第一覆盖场景信息,第一覆盖场景信息用于表示第一覆盖场景中的环境情况;将第一覆盖需求信息和第一近似路径损耗,输入至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训练的覆盖距离确定模型中,生成第一覆盖距离。在上述方法中,将第一覆盖场景中的覆盖需求信息以及近似路径损耗,输入至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训练好的覆盖距离确定模型,即可获得该第一覆盖场景的覆盖距离。使得在确定覆盖场景的覆盖距离更为方便,且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出基站上车方案的覆盖效果,为后续网络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本方法简便易操作,学习成本低,适用性更广。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覆盖距离确定装置,该覆盖距离确定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具体的,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覆盖场景的第一覆盖需求信息、第一近似路径损耗;第一覆盖需求信息包含第一覆盖场景信息,第一覆盖场景信息用于表示第一覆盖场景中的环境情况。处理单元,用于将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覆盖需求信息和第一近似路径损耗,输入至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训练的覆盖距离确定模型中,生成第一覆盖距离。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覆盖距离确定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覆盖距离确定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覆盖距离确定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覆盖距离确定方法。该覆盖距离确定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确定、分流上述覆盖距离确定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覆盖距离确定方法。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覆盖距离确定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第一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其中,第一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与覆盖距离确定装置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覆盖距离确定装置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覆盖距离确定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专利技术类似,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盖距离确定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盖距离确定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覆盖距离确定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三;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的第一对应关系的拟合曲线;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之四;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五;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盖距离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高铁作为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工具,能够极大地提升出行人员的幸福指数,而且高铁列车速度提升和新型车厢的出现,给广大出行人员带来极大的便捷。与此同时,人们对高速环境下的高铁车厢内通信服务的种类和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这样不仅要求能在高铁车上享受语音、短信服务,同时还可实现网页浏览、即时通讯、游戏视频等网络信息化服务,对高速环境下的高铁无线通信提出更为严苛要求。针对上述通信服务要求,各大通信运营商以及科研机构陆续提出了高铁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基于卫星技术的解决方案、通用移动通信系统解决方案、长期演进(LongTimeEvolutionAdvanced,LTE)通信方案和基站上车方案等,其中基站上车方案能够满足高速移动场景下高铁用户的基本使用需求,且该方案提高了用户的移动通信服务质量体验。因此该通信方案备受青睐,但是,该方案的部署范围还未确定,如果直接部署在规划区域内,无法保证其部署效果,因此需要一种评估方法来验证其覆盖距离。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通过获取覆盖场景信息,再将对覆盖场景信息进行处理,最终得到覆盖距离。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获知基站上车方案覆盖距离的问题。图1示出了一种覆盖距离确定系统,在已部署基站上车方案的覆盖范围内,通过覆盖距离确定系统,确定出该方案的覆盖距离。该评估系统包括终端11、接入网设备12、测试装置13和覆盖距离确定装置1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11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第一覆盖场景的第一覆盖需求信息、第一近似路径损耗;所述第一覆盖需求信息包含第一覆盖场景信息,所述第一覆盖场景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覆盖场景中的环境情况;/n将所述第一覆盖需求信息和所述第一近似路径损耗,输入至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训练的覆盖距离确定模型中,生成第一覆盖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覆盖场景的第一覆盖需求信息、第一近似路径损耗;所述第一覆盖需求信息包含第一覆盖场景信息,所述第一覆盖场景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覆盖场景中的环境情况;
将所述第一覆盖需求信息和所述第一近似路径损耗,输入至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训练的覆盖距离确定模型中,生成第一覆盖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训练的覆盖距离确定模型,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场景的第二覆盖需求信息、测试装置在所述第二覆盖场景中的运行数据以及第二近似路径损耗;所述运行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至少一个第二资源块和至少一个第二边缘速率;
根据所述第二覆盖需求信息和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每个第二覆盖场景的第二覆盖距离;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覆盖场景的所述第二覆盖需求信息、所述第二近似路径损耗以及所述第二覆盖距离组成的样本数据,基于所述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训练生成所述覆盖距离确定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盖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覆盖需求信息和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每个第二覆盖场景的第二覆盖距离,包括:
对所述运行数据进行拟合,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二SINR、所述第二资源块和所述第二边缘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覆盖需求信息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覆盖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盖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覆盖需求信息还包括第二覆盖设备信息和第二所需边缘速率;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覆盖需求信息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覆盖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覆盖设备信息、所述第二所需边缘速率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待提供SINR和待提供资源块;
根据所述待提供SINR、所述待提供资源块和所述第二覆盖设备信息,确定最大路径损耗;
根据所述第二覆盖需求信息和所述最大路径损耗,确定所述第二覆盖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覆盖场景的第一覆盖需求信息、第一近似路径损耗,包括:
获取测试装置在所述第一覆盖场景中移动预设距离的环境变化数量、至少一个第一SINR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边缘速率;
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INR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速率进行拟合,确定拟合系数;
在确定所述环境变化数量以及所述拟合系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覆盖场景的第一覆盖需求信息、第一近似路径损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盖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运行数据进行拟合,确定第一对应关系,包括:
对所述运行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算法进行拟合,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7.一种覆盖距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覆盖场景的第一覆盖需求信息、第一近似路径损耗;所述第一覆盖需求信息包含第一覆盖场景信息,所述第一覆盖场景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覆盖场景中的环境情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郭希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