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以及加压气化炉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625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7
本公开涉及一种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以及加压气化炉,该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包括泄压装置和冷却装置;泄压装置用于对灰渣进行泄压处理;泄压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中心落渣管以及套设在中心落渣管外侧的套筒,且套筒与中心落渣管之间形成空腔;中心落渣管的顶端通过第一灰渣储罐与炉体的排渣口连通;中心落渣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用于至少供灰渣中的粗煤气进入至空腔中的筛孔,套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粗煤气释放口;中心落渣管的底端通过第二灰渣储罐与冷却装置连通,冷却装置用于对经泄压处理后的灰渣进行冷却处理,从而提高了排渣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且可避免粗煤气随意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以及加压气化炉
本公开涉及煤气化
,尤其涉及一种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以及加压气化炉。
技术介绍
煤气化技术是洁净高效利用煤的一种重要方式。加压气化炉是对煤进行气化的重要设备,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的稳定运行决定了气化过程的稳定运行。现有技术的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采用多级设备串联形式,具体地,气化炉排出的高温高压灰渣首先进入较大的高压设备,该高压设备中设置有冷却结构,通过该冷却结构对高压高温灰渣进行换热降温,降低至一定温度的高压灰渣进入后续多级锁斗系统进行降压处理。其中,多级锁斗之间设置有阀门,锁斗需要频繁充压、泄压,以保持与上下游设备之间的连通。然而,由于锁斗需要频繁进行充压、泄压操作,存在阀门易磨损、泄漏等问题,影响排渣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且充泄压过程中存在废气等随意排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以及加压气化炉。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包括泄压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泄压装置用于对灰渣进行泄压处理;所述泄压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中心落渣管以及套设在所述中心落渣管外侧的套筒,且所述套筒与所述中心落渣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中心落渣管的顶端通过第一灰渣储罐与炉体的排渣口连通;所述中心落渣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用于至少供所述灰渣中的粗煤气进入至所述空腔中的筛孔,所述套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粗煤气释放口;所述中心落渣管的底端通过第二灰渣储罐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经泄压处理后的灰渣进行冷却处理。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过滤填充层;所述过滤填充层围设在所述中心落渣管的外围,且所述过滤填充层与所述套筒的侧壁之间形成粗煤气缓存区;所述过滤填充层具有过滤孔,以使所述粗煤气经过所述过滤孔进入至所述粗煤气缓存区;所述粗煤气释放口设置在所述粗煤气缓存区。可选的,所述过滤填充层为由多个层叠设置的金属烧结板卷结而形成,所述金属烧结板上具有所述过滤孔;或者,所述过滤填充层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过滤板,且两个所述过滤板之间填充有氧化铝瓷球;所述过滤板上具有所述过滤孔,相邻的氧化铝瓷球之间形成所述过滤孔;或者,所述过滤填充层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通过烧结而形成的金属烧结界面,且两层所述金属烧结界面之间夹设有氧化铝瓷球,所述金属烧结界面上具有所述过滤孔,相邻的氧化铝瓷球之间形成所述过滤孔。可选的,所述粗煤气释放口开设在所述套筒的侧壁上,且靠近所述套筒侧壁的底部设置。可选的,所述筛孔在所述中心落渣管的轴向上的投影与所述过滤填充层的外侧壁上的过滤孔在所述中心落渣管的轴向上的投影错开设置。可选的,所述中心落渣管为圆柱形落渣管;所述套筒为圆环形套筒;所述过滤填充层为圆环形结构。可选的,所述中心落渣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灰渣储罐之间设置有调控气进口。可选的,所述中心落渣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灰渣储罐之间设置有排渣调节阀;所述排渣调节阀包括竖向排渣管道和水平排渣管道,所述竖向排渣管道的顶端与所述中心落渣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水平排渣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排渣管道的底端连通,所述水平排渣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灰渣储罐连通;所述调控气进口设置在所述竖向排渣管道上。可选的,所述调控气进口的中心与所述水平排渣管道的中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所述竖向排渣管道内径的1~3倍。可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具有用于容置冷却介质的容置腔,所述冷却介质用于对经泄压处理后的灰渣进行冷却。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加压气化炉,包括炉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所述炉体具有排渣口,所述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与所述排渣口连通。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公开提供的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以及加压气化炉,通过设置泄压装置和冷却装置,将泄压装置设置为包括中心落渣管和套设在中心落渣管外侧的套筒,将中心落渣管的顶端通过第一灰渣储罐与炉体排渣口连通,中心落渣管的底端通过第二灰渣储罐与冷却装置连通;由于中心落渣管竖向设置,由排渣口排出的灰渣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中心落渣管下落,由于中心落渣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筛孔,灰渣中的粗煤气会从该筛孔溢出,进入至套筒与中心落渣管之间的空腔中,通过控制套筒的筒壁上的粗煤气释放口的开闭,实现粗煤气的排放,被释放掉粗煤气后的灰渣的压力大大降低,从而实现了对灰渣的泄压处理,降压后的灰渣进入至冷却装置中,通过冷却装置对降压后的灰渣进行冷却,从而实现了对灰渣的先降压再降温处理,无需频繁进行充压泄压操作即可完成对灰渣的泄压处理,因此,提高了整个排渣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且由于粗煤气被集中收集在空腔中,通过控制粗煤气释放口的开闭,即可实现对粗煤气的集中处理,从而避免了粗煤气随意排放而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的发生。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加压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泄压装置;11、中心落渣管;111、筛孔;12、套筒;13、过滤填充层;131、过滤孔;14、粗煤气缓存区;141、粗煤气释放口;142、泄压阀;2、冷却装置;21、螺旋叶片;22、出口;3、第一灰渣储罐;31、入口;4、第二灰渣储罐;41、开关阀;5、排渣调节阀;51、竖向排渣管道;52、水平排渣管道;50、调控气进口;6、炉体;61、排渣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煤气化炉是进行煤气化的重要设备,煤气化炉加压后,处理负荷提高,其中,气化炉的排渣系统的稳定运行决定了气化过程的稳定运行。现有的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采用多级设备串联形式,气化炉排出的高温高压灰渣首先进入较大的高压设备,通过该高压设备中的冷却结构对高压高温灰渣进行换热降温,降低至一定温度的高压灰渣进入后续多级锁斗系统进行降压处理,后续多级锁斗间设置阀门,通过阀门开关与上游设备保持连通或切断,并且锁斗还需要频繁充压、泄压操作来保持与上下游设备的连通,该排渣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泄压装置(1)和冷却装置(2);/n所述泄压装置(1)用于对灰渣进行泄压处理;所述泄压装置(1)包括竖向设置的中心落渣管(11)以及套设在所述中心落渣管(11)外侧的套筒(12),且所述套筒(12)与所述中心落渣管(11)之间形成空腔;/n所述中心落渣管(11)的顶端通过第一灰渣储罐(3)与炉体(6)的排渣口(61)连通;所述中心落渣管(11)的管壁上开设有用于至少供所述灰渣中的粗煤气进入至所述空腔中的筛孔(111),所述套筒(12)的筒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粗煤气释放口(141);所述中心落渣管(11)的底端通过第二灰渣储罐(4)与所述冷却装置(2)连通,所述冷却装置(2)用于对经泄压处理后的灰渣进行冷却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泄压装置(1)和冷却装置(2);
所述泄压装置(1)用于对灰渣进行泄压处理;所述泄压装置(1)包括竖向设置的中心落渣管(11)以及套设在所述中心落渣管(11)外侧的套筒(12),且所述套筒(12)与所述中心落渣管(11)之间形成空腔;
所述中心落渣管(11)的顶端通过第一灰渣储罐(3)与炉体(6)的排渣口(61)连通;所述中心落渣管(11)的管壁上开设有用于至少供所述灰渣中的粗煤气进入至所述空腔中的筛孔(111),所述套筒(12)的筒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粗煤气释放口(141);所述中心落渣管(11)的底端通过第二灰渣储罐(4)与所述冷却装置(2)连通,所述冷却装置(2)用于对经泄压处理后的灰渣进行冷却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过滤填充层(13);
所述过滤填充层(13)围设在所述中心落渣管(11)的外围,且所述过滤填充层(13)与所述套筒(12)的侧壁之间形成粗煤气缓存区(14);所述过滤填充层(13)具有过滤孔(131),以使所述粗煤气经过所述过滤孔(131)进入至所述粗煤气缓存区(14);
所述粗煤气释放口(141)设置在所述粗煤气缓存区(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填充层(13)为由多个层叠设置的金属烧结板卷结而形成,所述金属烧结板上具有所述过滤孔(131);
或者,所述过滤填充层(1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过滤板,且两个所述过滤板之间填充有氧化铝瓷球;所述过滤板上具有所述过滤孔(131),相邻的氧化铝瓷球之间形成所述过滤孔(131);
或者,所述过滤填充层(1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通过烧结而形成的金属烧结界面,且两层所述金属烧结界面之间夹设有氧化铝瓷球,所述金属烧结界面上具有所述过滤孔(131),相邻的氧化铝瓷球之间形成所述过滤孔(1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气化炉的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煤气释放口(141)开设在所述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燕东刘雷李克忠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