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带机压淤辊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22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带机压淤辊体机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左侧安装有撑紧辊,且撑紧辊的表面设置有脱水带,所述撑紧辊的右侧安装有承托辊,所述主体的内部中间安置有接水盘,且主体的内部右侧安装有高压辊。该高压带机压淤辊体机构设置有高压辊,由于主体上安装有高压辊,当脱水带进入高压辊的区域时,压力会增加,能够加大压力挤压脱水带,从而将脱水带中的淤泥中的水挤出,高压辊的两侧设置有套环,当脱水带开始运作时,正常情况下的脱水带会刚好在高压辊表面的正中间经过,但是长时间的运作,脱水带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当脱水带的位置向两侧的其中一侧偏移,套环会第一时间阻挡脱水带继续偏移,避免脱水带脱离辊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带机压淤辊体机构
本技术涉及高压带机辊体
,具体为一种高压带机压淤辊体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整体环境的改造也日益提上进程,尤其在相关的环保技术上,也在不断的改进,其中,对水环境的治理中,主要就是处理淤泥,污泥的处理一般采用压榨脱水,然后干化制作,这样的处理方式最有效,而最开始的阶段就是降低淤泥中的含水率,高压带机就是专门用来帮助污泥的脱水的设备,利用辊体的挤压转动,达到对淤泥的压榨和脱水,而辊体机构是整个设备中最重要的一个装置。现有的辊体机构,在使用时,能够增加辊体之间的对压力,导致压力不足,不能够很好的降低含水率,另外,辊体机构对脱水带的压力不够,以及脱水带偏移后,不能够及时纠正,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辊体机构结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带机压淤辊体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辊体机构,在使用时,能够增加辊体之间的对压力,导致压力不足,不能够很好的降低含水率,另外,辊体机构对脱水带的压力不够,以及脱水带偏移后,不能够及时纠正,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带机压淤辊体机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左侧安装有撑紧辊,且撑紧辊的表面设置有脱水带,所述撑紧辊的右侧安装有承托辊,且承托辊的表面连接有弧片,所述主体的内部中间安置有接水盘,且主体的内部右侧安装有高压辊,所述高压辊的下方设置有定位辊,且定位辊的前侧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液压杆。优选的,所述高压辊的表面两侧包括有套环、接触传感器、对压辊、液压升降杆、密封胶皮、尖角条板和液压推杆,且套环的表面安装有接触传感器,所述高压辊的外侧安装有对压辊,且对压辊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液压升降杆,所述高压辊的表面中间设置有密封胶皮,所述高压辊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推杆,且液压推杆的前端连接有尖角条板。优选的,所述套环关于高压辊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且接触传感器在套环的表面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对压辊的长度与高压辊的长度一致,同时尖角条板关于高压辊的中心线呈环状分布。优选的,所述定位辊的表面包括有凹槽、线性步进电机、移动板和磨砂片,且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线性步进电机,所述线性步进电机的前端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表面固定有磨砂片。优选的,所述凹槽关于定位辊的中心线呈环状分布,且线性步进电机关于凹槽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优选的,所述承托辊的表面与脱水带之间相互贴合,且沿着脱水带的水平方向共设置有三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由于主体上安装有高压辊,当脱水带进入高压辊的区域时,压力会增加,能够加大压力挤压脱水带,从而将脱水带中的淤泥中的水挤出,高压辊的两侧设置有套环,当脱水带开始运作时,正常情况下的脱水带会刚好在高压辊表面的正中间经过,但是长时间的运作,脱水带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当脱水带的位置向两侧的其中一侧偏移,套环会第一时间阻挡脱水带继续偏移,避免脱水带脱离辊体,同时,套环的表面环绕式设置了多组接触传感器,这样一来,无论高压辊怎么转动,脱水带只要在开始接近高压辊边缘时,无论是在哪个方向,接触传感器会立即感应到,从而有利于信息及时反馈给中央控制系统,及时对脱水带进行纠正;另外,对压辊的设置,对压辊会借助液压升降杆进行升降,进而缩短对压辊和高压辊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减小,脱水带在穿过对压辊和高压辊之间时压力会增加,有利于进一步快速的降低淤泥的含水率,同时对压辊上设计有多组不规则压纹,这些压纹也会增加压力;同时高压辊的内部安装了尖角条板,尖角条板在液压推杆的推动下,会向上顶起密封胶皮,让密封胶皮向上凸起尖角,这样会进一步增加对脱水带的压力;2、由于主体上安装有定位辊,定位辊上的凹槽中设置有线性步进电机,当脱水带在高压辊上发生偏移时,接触传感器已经收到信息,这时当脱水带经过定位辊时,会在定位辊上对脱水带进行纠正,利用线性步进电机来推动移动板,哪一侧偏移就借助同侧的线性步进电机,当移动板向内侧推动时,磨砂片会增加与脱水带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脱水带向定位辊的中间位置推进,从而实现对脱水带的纠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压辊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高压辊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定位辊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撑紧辊;3、脱水带;4、承托辊;5、弧片;6、接水盘;7、高压辊;701、套环;702、接触传感器;703、对压辊;704、液压升降杆;705、密封胶皮;706、尖角条板;707、液压推杆;8、定位辊;801、凹槽;802、线性步进电机;803、移动板;804、磨砂片;9、滑道;10、液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带机压淤辊体机构,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部左侧安装有撑紧辊2,且撑紧辊2的表面设置有脱水带3,撑紧辊2的右侧安装有承托辊4,且承托辊4的表面连接有弧片5,主体1的内部中间安置有接水盘6,且主体1的内部右侧安装有高压辊7,高压辊7的下方设置有定位辊8,且定位辊8的前侧设置有滑道9,滑道9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液压杆10。本技术中,进一步地,高压辊7的表面两侧包括有套环701、接触传感器702、对压辊703、液压升降杆704、密封胶皮705、尖角条板706和液压推杆707,且套环701的表面安装有接触传感器702,高压辊7的外侧安装有对压辊703,且对压辊70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液压升降杆704,高压辊7的表面中间设置有密封胶皮705,高压辊7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推杆707,且液压推杆707的前端连接有尖角条板706;主体1上安装有高压辊7,当脱水带3进入高压辊7的区域时,压力会增加,能够加大压力挤压脱水带3,从而将脱水带3中的淤泥中的水挤出。进一步地,套环701关于高压辊7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且接触传感器702在套环701的表面均匀分布;高压辊7的两侧设置有套环701,当脱水带3开始运作时,正常情况下的脱水带3会刚好在高压辊7表面的正中间经过,但是长时间的运作,脱水带3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当脱水带3的位置向两侧的其中一侧偏移,套环701会第一时间阻挡脱水带3继续偏移,避免脱水带3脱离辊体,同时,套环701的表面环绕式设置了多组接触传感器702,这样一来,无论高压辊7怎么转动,脱水带3只要开始接近高压辊7边缘时,无论是在哪个方向,接触传感器702会立即感应到,从而有利于信息及时反馈给中央控制系统。进一步地,对压辊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带机压淤辊体机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左侧安装有撑紧辊(2),且撑紧辊(2)的表面设置有脱水带(3),所述撑紧辊(2)的右侧安装有承托辊(4),且承托辊(4)的表面连接有弧片(5),所述主体(1)的内部中间安置有接水盘(6),且主体(1)的内部右侧安装有高压辊(7),所述高压辊(7)的下方设置有定位辊(8),且定位辊(8)的前侧设置有滑道(9),所述滑道(9)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液压杆(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带机压淤辊体机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左侧安装有撑紧辊(2),且撑紧辊(2)的表面设置有脱水带(3),所述撑紧辊(2)的右侧安装有承托辊(4),且承托辊(4)的表面连接有弧片(5),所述主体(1)的内部中间安置有接水盘(6),且主体(1)的内部右侧安装有高压辊(7),所述高压辊(7)的下方设置有定位辊(8),且定位辊(8)的前侧设置有滑道(9),所述滑道(9)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液压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带机压淤辊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辊(7)的表面两侧包括有套环(701)、接触传感器(702)、对压辊(703)、液压升降杆(704)、密封胶皮(705)、尖角条板(706)和液压推杆(707),且套环(701)的表面安装有接触传感器(702),所述高压辊(7)的外侧安装有对压辊(703),且对压辊(70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液压升降杆(704),所述高压辊(7)的表面中间设置有密封胶皮(705),所述高压辊(7)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推杆(707),且液压推杆(707)的前端连接有尖角条板(7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王石磊李凯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晟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