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及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02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4
本申请公开一种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及处理系统。该一体装置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泥口及压缩空气进口,所述机架本体的与进泥口相对的一侧配置有出口,滤液回收槽,其配置于所述机架本体内,所述滤液回收槽的底部配置有排污口,所述滤液回收槽的一侧配置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配置于楔形辊的下方侧,用以将污泥中挤出的水引流至滤液回收槽,及与第一引流板相向配置的第二引流板,其配置于压榨辊的下方侧,用以将污泥中挤压出的水引流至滤液回收槽。脱水效率高,渐缩式的压榨辊排列、滤带接触角度的巧妙变化、使得在提高脱水压力的同时,又进行双面脱水,从而大大提高了脱水的能力,保证较高的污泥脱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及处理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环保污泥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及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迅速发展,城镇污水处理率从1998年的16.2%飙升至2017年底95%,环境效益显著。伴随污水处理量的增加,剩余污泥量也大幅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市政污泥已超过3000万吨(含水率为80%)。但目前存在“重水轻泥”问题,对污泥处置设施建设不重视、投资不足、大量污泥未得到有效处置,甚至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因此,污泥要经过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处理。目前用于处理污泥的带式压榨过滤机结构相对简单,具备处理量大、通过辊和环带复合作用得到含水率低的滤饼等特点,除了城市水处理污泥脱水外,已广泛应用于造纸和纸浆、选矿、选煤、化工和食品等行业,以及工业废水污泥处置。其在运行时存在诸多不足,如:滤带跑偏打折,折痕处与污泥刮板不断磨蹭破裂,导致滤带寿命大大缩短;布泥不均,当污泥进入压榨段滤带上泥饼一边厚一边薄,滤带会向泥厚一侧偏移;滤带太脏,冲洗不干净,会严重影响滤带的透水性,导致污泥脱水不正常,脱泥量减少,泥饼含水率高等后果;滤带跑泥,当待脱水的污泥含水率较高时,污泥从滤网两侧溢出;滤带起拱,缠绕在辊子表面的两条滤带不重合,外带拱起或下带开口,这主要是因为内部张力不均匀,局部张力不足以克服运行阻力,使得滤带松弛。因此,需要对上述现有的带式压榨过滤机进行改进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载型NPD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下称,转鼓浓缩脱水的一体装置)。其脱水效率高,渐缩式的压榨辊排列、优化滤带接触角度,使得在提高脱水压力的同时,又进行双面脱水,从而大大提高了脱水的能力,保证较高的污泥脱水效率。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泥口及压缩空气进口,所述机架本体的与进泥口相对的一侧配置有出口,滤液回收槽,其配置于所述机架本体内,所述滤液回收槽的底部配置有排污口,所述滤液回收槽的一侧配置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配置于楔形辊的下方侧,用以将污泥中挤出的水引流至滤液回收槽,及与第一引流板相向配置的第二引流板,其配置于压榨辊的下方侧,用以将污泥中挤压出的水引流至滤液回收槽。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还包括:第一滤带、第二滤带、压榨辊组件、第一卸料棍、重力组件及第二卸料棍,所述第二滤带位于所述第一滤带的下方侧,所述压榨辊组件包括复数压榨辊,所述重力组件包括复数重力辊;所述第一滤带套接在压榨辊组件及第一卸料棍,所述第二滤带套接在张紧辊、重力组件、压榨辊组件及第二卸料棍,基于第一滤带及第二滤带夹着污泥在压榨辊组件上受挤压和剪切进行固液。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还包括:预浓缩装置,所述预浓缩装置包括转鼓浓缩机,所述内配置有筛网,所述转鼓浓缩机用以将从进泥口进入的污泥通过所述钢筛网进行预浓缩。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还包括:斜槽及配置于所述斜槽内的第二滤带,所述第二滤带用以承接经预浓缩装置浓缩脱水后的污泥并将污泥中的自由水滤出,经过斜槽脱水的污泥经由第二滤带进入楔形脱水区,所述第二滤带上覆盖第一滤带,经第一滤带及第二滤带逐渐加压挤夹在第一滤带及第二滤带间的污泥脱水。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张紧气囊,调整所述张紧气囊的供气压力其以调整第一滤带及第二滤带的张紧度。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还包括:滤带偏移自动校正模块,滤带偏移自动校正模块包括:纠偏装置、纠偏气缸及偏移感应装置组成,所述第一滤带及第二滤带分别配置有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气缸和偏移感应装置,所述偏移感应装置为凸轮气阀。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还包括:滤布冲洗装置,其包括复数喷嘴,所述喷嘴的孔径介于1~3mm。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及第二限位开关,其电性连接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及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及第二限位开关用以限位滤带。这样在检测出滤带偏移时触发报警装置,提示操作者及时调整。在一实施方式中,该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榨辊及第二压榨辊,其上配置有穿孔,第一压榨辊及第二压榨辊的表面配置欧聚酰胺涂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还包括外置的污泥药剂混合槽,其出口连接所述进泥口,待处理的污泥经泵送入污泥药剂混合槽内与高分子絮凝剂混合后经由重力流的方式污泥从药剂混合槽的出口流至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的带式压榨过滤机术,本申请的一体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自动化程度高,由于采用自动连锁控制,使得设备的正常运行无需人工过多参与,方便操作与控制,节约人力,有利于管理。2)管理和维护方便,由于高品质的保证,使得设备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减少了日常性维护。3)能耗低,最小的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电耗为0.37+0.37kW,最大的也仅有2.2+0.75kW,节约能源,运行成本低。4)工作噪声低,低噪音的设计,采用优质部件,确保低噪音工作状态,避免操作环境的噪音污染。5)脱水效率高,渐缩式的压榨辊排列、滤带接触角度的巧妙变化、双层高品质脱水滤带的采用和大规格多孔压榨辊的配置,使得在提高脱水压力的同时,又进行双面脱水,从而大大提高了脱水的能力,保证较高的污泥脱水效率。6)泥饼含固率高,由于脱水能力强,使得对进料要求不高,因此通过适当的少量药剂调理后,即可以以较低的进料浓度,得到高含固率的脱水泥饼。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重载型NPD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系统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系统图;图3为图2的中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平面图;图4、图5为图1中的污泥药剂混合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滤布冲洗系统;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絮凝剂制备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随具体项目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本申请提出一种重载型NPD转鼓浓缩脱水处理系统(简称污泥处理系统)。该系统配置有重载型NPD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该系统运用一体装置的转鼓浓缩和上下滤带互相挤压污泥进行脱水,该系统包括:进料系统(污泥药剂混合槽)、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刮泥系统、滤带、纠偏系统、滤带冲洗系统及絮凝剂制备系统。该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包括转鼓预浓缩脱水、重力脱水区、楔形脱水区和加压脱水区。该系统运行时待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泥口及压缩空气进口,所述机架本体的与进泥口相对的一侧配置有出口,/n滤液回收槽,其配置于所述机架本体内,所述滤液回收槽的底部配置有排污口,所述滤液回收槽的一侧配置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配置于楔形辊的下方侧,用以将污泥中挤出的水引流至滤液回收槽,及/n与第一引流板相向配置的第二引流板,其配置于压榨辊的下方侧,用以将污泥中挤压出的水引流至滤液回收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泥口及压缩空气进口,所述机架本体的与进泥口相对的一侧配置有出口,
滤液回收槽,其配置于所述机架本体内,所述滤液回收槽的底部配置有排污口,所述滤液回收槽的一侧配置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配置于楔形辊的下方侧,用以将污泥中挤出的水引流至滤液回收槽,及
与第一引流板相向配置的第二引流板,其配置于压榨辊的下方侧,用以将污泥中挤压出的水引流至滤液回收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带、第二滤带、压榨辊组件、第一卸料棍、重力组件及第二卸料棍,所述第二滤带位于所述第一滤带的下方侧,所述压榨辊组件包括复数压榨辊,所述重力组件包括复数重力辊;
所述第一滤带套接在压榨辊组件及第一卸料棍上,
所述第二滤带套接在张紧辊、重力组件、压榨辊组件及第二卸料棍上,
基于第一滤带及第二滤带夹着污泥在压榨辊组件上受挤压和剪切进行固液。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浓缩装置,所述预浓缩装置包括转鼓浓缩机,其内配置有筛网,所述转鼓浓缩机用以将从进泥口进入的污泥通过所述筛网进行预浓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鼓浓缩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槽及配置于所述斜槽内的第二滤带,所述第二滤带用以承接经预浓缩装置浓缩脱水后的污泥并将污泥中的自由水滤出,经过斜槽脱水的污泥经由第二滤带进入楔形脱水区,所述第二滤带上覆盖第一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月娣唐宁宁韦定祥赵静吕歆侃俞花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麦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