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86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分类收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包括分类亭主体、设置于分类亭主体上的读卡器和控制器,所述分类亭主体是由底座、左右封闭或半封闭立柱片、前门和背板组装而成,左右封闭或半封闭立柱片垂直立于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前门和背板垂立于底座的顶部前后两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配合有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组装式亭体结构,方便进入小区,实现现场拼装,避免现场的建造施工,具有不扰民、组装快、运输成本的优点,能够实现垃圾箱的智能出箱和收纳,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约了垃圾处理时间,机油高效率、高稳定性的优点,使用更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
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收集
,具体为一种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随着社会的进步,革新传统城市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更好的更好的实现垃圾分类的智能化处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越来越多的小区里出现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智能分类收集亭等产品。但现有的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需要先打开前门锁,再将里面的垃圾收集箱从亭内拖出来进行垃圾处理,处理完再将收集箱放回原位,垃圾处理操作繁琐,且费时费力,效率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存在使用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需要先打开前门锁,再将里面的垃圾收集箱从亭内拖出来进行垃圾处理,处理完再将收集箱放回原位,垃圾处理操作繁琐,且费时费力,效率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存在使用不便的缺陷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包括分类亭主体、设置于分类亭主体上的读卡器和控制器,所述分类亭主体是由底座、左右封闭或半封闭立柱片、前门和背板组装而成,左右封闭或半封闭立柱片垂直立于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前门和背板垂立于底座的顶部前后两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配合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滑板的一端左右侧壁上对称设有连接杆,所述滑轨上设有与滑板相适配的开槽,所述连接杆贯穿开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前门端面垂直的齿条,所述底座靠近前门的一端对应滑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滑板靠近前门的一端顶部设有活动安装座,活动安装座上铰接有承载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对应承载板的下方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摇杆与承载板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放置有垃圾箱,所述底座上对应前门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前门闭合的第二驱动电机,控制器分别与读卡器、第一驱动电机、气缸和第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类亭主体的顶部设有顶篷,所述顶篷呈倒置梯形设置,所述顶篷的侧边上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LED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是由底板以及对称连接于底板两侧的滑条组成,滑条与滑轨滑动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座靠近前门的一端顶部设有落地导流板,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承载板沿活动安装座的铰接轴做逆时针运动,至落地导流板的端部与地面接触即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采用组装式亭体结构,方便进入小区,实现现场拼装,避免现场的建造施工,具有不扰民、组装快、运输成本的优点。2、该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能够实现垃圾箱的智能出箱和收纳,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约了垃圾处理时间,机油高效率、高稳定性的优点,使用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截面图。图中:1、分类亭主体;2、读卡器;3、底座;4、前门;5、滑轨;6、滑板;7、连接杆;8、开槽;9、齿条;10、第一驱动电机;11、齿轮;12、承载板;13、气缸;14、摇杆;15、限位座;16、垃圾箱;17、第二驱动电机;18、顶篷;19、落地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包括分类亭主体1、设置于分类亭主体1上的读卡器2和控制器,分类亭主体1是由底座3、左右封闭或半封闭立柱片、前门4和背板组装而成,左右封闭或半封闭立柱片垂直立于底座3的顶部左右两侧,前门4和背板垂立于底座3的顶部前后两侧,底座3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滑轨5,滑轨5上滑动配合有滑板6,滑板6远离滑板6的一端左右侧壁上对称设有连接杆7,滑轨5上设有与滑板6相适配的开槽8,连接杆7贯穿开槽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前门4端面垂直的齿条9,底座3靠近前门4的一端对应滑轨5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0,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端部设有齿轮11,齿轮11与齿条9啮合,滑板6靠近前门4的一端顶部设有活动安装座,活动安装座上铰接有承载板12,滑板6的顶部对应承载板12的下方安装有气缸13,气缸13的活塞杆端部通过摇杆14与承载板12转动连接,承载板12的顶部设有限位座15,限位座15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放置有垃圾箱16,底座3上对应前门4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前门4闭合的第二驱动电机17,控制器分别与读卡器2、第一驱动电机10、气缸13和第二驱动电机17电性连接。本实施方案中,由于滑轨5上开槽8的设置,使滑轨5的上部板件成平放的U形结构,其开口与前门4对应,能够使连接杆7在移载过程中畅通无阻,保证结构的合理性。具体的,分类亭主体1的顶部设有顶篷18,顶篷18呈倒置梯形设置,顶篷18的侧边上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LED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分类亭主体1的顶部设置顶篷18,能够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LED灯的设置能够在光线较暗时提供照明,LED灯控制方式可设置为声控或红外人体感应进行控制,其控制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具体的,滑板6是由底板以及对称连接于底板两侧的滑条组成,滑条与滑轨5滑动配合。具体的,限位座15靠近前门4的一端顶部设有落地导流板19,气缸13用于驱动承载板12沿活动安装座的铰接轴做逆时针运动,至落地导流板19的端部与地面接触即止。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限位座15靠近前门4的一端顶部设置落地导流板19,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气缸13驱动承载板12沿活动安装座的铰接轴做逆时针运动,至落地导流板19的端部与地面接触后活塞杆停止顶升动作,即可配合工作人员将限位座15上的垃圾箱16拖出,由于落地导流板19与地面接触,可起到托承垃圾箱16的作用,这里的垃圾箱16统指带有滚轮的垃圾收集箱,无需人工搬运,较为省力。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作时,工作人员将与读卡器2相匹配的IC卡抵贴于读卡器2的感应区上,由读卡器2读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包括分类亭主体(1)、设置于分类亭主体(1)上的读卡器(2)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亭主体(1)是由底座(3)、左右封闭或半封闭立柱片、前门(4)和背板组装而成,左右封闭或半封闭立柱片垂直立于底座(3)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前门(4)和背板垂立于底座(3)的顶部前后两侧,所述底座(3)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滑轨(5),所述滑轨(5)上滑动配合有滑板(6),所述滑板(6)远离滑板(6)的一端左右侧壁上对称设有连接杆(7),所述滑轨(5)上设有与滑板(6)相适配的开槽(8),所述连接杆(7)贯穿开槽(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前门(4)端面垂直的齿条(9),所述底座(3)靠近前门(4)的一端对应滑轨(5)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端部设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与齿条(9)啮合,所述滑板(6)靠近前门(4)的一端顶部设有活动安装座,活动安装座上铰接有承载板(12),所述滑板(6)的顶部对应承载板(12)的下方安装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活塞杆端部通过摇杆(14)与承载板(12)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12)的顶部设有限位座(15),所述限位座(15)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放置有垃圾箱(16),所述底座(3)上对应前门(4)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前门(4)闭合的第二驱动电机(17),控制器分别与读卡器(2)、第一驱动电机(10)、气缸(13)和第二驱动电机(17)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型垃圾智能分类亭结构,包括分类亭主体(1)、设置于分类亭主体(1)上的读卡器(2)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亭主体(1)是由底座(3)、左右封闭或半封闭立柱片、前门(4)和背板组装而成,左右封闭或半封闭立柱片垂直立于底座(3)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前门(4)和背板垂立于底座(3)的顶部前后两侧,所述底座(3)的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滑轨(5),所述滑轨(5)上滑动配合有滑板(6),所述滑板(6)远离滑板(6)的一端左右侧壁上对称设有连接杆(7),所述滑轨(5)上设有与滑板(6)相适配的开槽(8),所述连接杆(7)贯穿开槽(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前门(4)端面垂直的齿条(9),所述底座(3)靠近前门(4)的一端对应滑轨(5)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端部设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与齿条(9)啮合,所述滑板(6)靠近前门(4)的一端顶部设有活动安装座,活动安装座上铰接有承载板(12),所述滑板(6)的顶部对应承载板(12)的下方安装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活塞杆端部通过摇杆(14)与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国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九联展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