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拓展组合的智能垃圾分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85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分类箱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拓展组合的智能垃圾分类箱,包括垃圾分类箱主体,所述垃圾分类箱主体是由左、右封闭立柱片、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前、后门、底座和上部立面拼装而成,所述左、右封闭立柱片通过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左右连接,所述前、后门前后安装于左、右封闭立柱片的前后端侧,所述左、右封闭立柱片和前、后门的底端连接于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传统独立整体垃圾箱变为可组装扩展延伸并适合智能电器元件安装布线协同工作的新型垃圾箱,方便进入小区,实现现场拼装,避免现场的建造施工,具有不扰民、组装快的优点,能够大量减少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拓展组合的智能垃圾分类箱
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箱
,具体为一种可拓展组合的智能垃圾分类箱。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现有的垃圾分类方法是通过设置垃圾分类箱进行分类储存。但传统的垃圾分类箱为独立整体式垃圾箱,不能组装扩展延伸,不适合进行智能电器元件安装布线协同工作,不能打造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且运输成本高,需要现场建造施工,噪音扰民,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拓展组合的智能垃圾分类箱,解决了传统的垃圾分类箱为独立整体式垃圾箱,不能组装扩展延伸,不适合进行智能电器元件安装布线协同工作,不能打造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且运输成本高,需要现场建造施工,噪音扰民,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拓展组合的智能垃圾分类箱,包括垃圾分类箱主体,所述垃圾分类箱主体是由左、右封闭立柱片、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前、后门、底座和上部立面拼装而成,所述左、右封闭立柱片通过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左右连接,所述前、后门前后安装于左、右封闭立柱片的前后端侧,所述左、右封闭立柱片和前、后门的底端连接于底座上,所述上部立面连接于左、右封闭立柱片和前、后门的顶端,所述前、后门中前门上设有开槽,开槽内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垃圾分类箱主体的内部设有支撑活动板与开槽闭合的电动推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垃圾分类箱主体靠近前门底端设有导流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右封闭立柱片和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电动推杆的活动安装座,所述活动板与开槽闭合时,所述电动推杆与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水平端面之间呈60°夹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橡胶支撑座。(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拓展组合的智能垃圾分类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可拓展组合的智能垃圾分类箱,由左、右封闭立柱片、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前、后门、底座和上部立面拼装成垃圾分类箱主体,把传统独立整体垃圾箱变为可组装扩展延伸并适合智能电器元件安装布线协同工作的新型垃圾箱,方便进入小区,实现现场拼装,避免现场的建造施工,具有不扰民、组装快的优点,能够大量减少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00、垃圾分类箱主体;101、左、右封闭立柱片;102、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103、前、后门;104、底座;105、上部立面;106、活动板;107、电动推杆;200、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拓展组合的智能垃圾分类箱,包括垃圾分类箱主体100,垃圾分类箱主体100是由左、右封闭立柱片101、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102、前、后门103、底座104和上部立面105拼装而成,左、右封闭立柱片101通过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102左右连接,前、后门103前后安装于左、右封闭立柱片101的前后端侧,左、右封闭立柱片101和前、后门103的底端连接于底座104上,上部立面105连接于左、右封闭立柱片101和前、后门103的顶端,前、后门103中前门上设有开槽,开槽内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06,垃圾分类箱主体100的内部设有支撑活动板106与开槽闭合的电动推杆107。具体的,垃圾分类箱主体100靠近前门底端设有导流板200。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200的设置能够防止垃圾乱扔,起到阻挡导流垃圾的作用。具体的,左、右封闭立柱片101和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10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通孔。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立柱片片上设置通孔,能够满足不同智能部件工作的结构需求(走线需求),包括不限于与智能秤重传感器、开门电动推杆107、防夹手红外光电控制开关、智能拍摄摄像机、照明补光灯及防异味喷撒器相应的走线槽等。具体的,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102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电动推杆107的活动安装座,活动板106与开槽闭合时,电动推杆107与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102水平端面之间呈60°夹角。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107的设置能够方便活动板106的打开与关闭,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更为方便。具体的,底座104的底部设有橡胶支撑座。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座104设置橡胶支撑座,橡胶支撑座的位置最优处于底座104底部的四角处,能够起到缓冲支撑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装配时,通过将左、右封闭立柱片101和前、后门103在底座104和上部立面105边侧间相应进行左右、前后扩展,通过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102连接支撑左、右封闭立柱片101,使拼装结构更为稳定、牢固,以上部件左右扩展,按现场需求实现1-N个的拼装,可嵌入建筑;把传统独立整体垃圾箱变为可组装扩展延伸并适合智能电器元件安装布线协同工作的新型垃圾箱,实现现场拼装,避免现场的建造施工,具有不扰民、组装快的优点,并能够大量减少运输成本;在无垃圾房建筑可嵌入,必须独立使用时可增加扩展箱顶、雨搭、LED显示屏或灯箱部件与组合本体连接,扩展为整体垃圾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拓展组合的智能垃圾分类箱,包括垃圾分类箱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箱主体(100)是由左、右封闭立柱片(101)、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102)、前、后门(103)、底座(104)和上部立面(105)拼装而成,所述左、右封闭立柱片(101)通过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102)左右连接,所述前、后门(103)前后安装于左、右封闭立柱片(101)的前后端侧,所述左、右封闭立柱片(101)和前、后门(103)的底端连接于底座(104)上,所述上部立面(105)连接于左、右封闭立柱片(101)和前、后门(103)的顶端,所述前、后门(103)中前门上设有开槽,开槽内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06),所述垃圾分类箱主体(100)的内部设有支撑活动板(106)与开槽闭合的电动推杆(1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拓展组合的智能垃圾分类箱,包括垃圾分类箱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分类箱主体(100)是由左、右封闭立柱片(101)、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102)、前、后门(103)、底座(104)和上部立面(105)拼装而成,所述左、右封闭立柱片(101)通过中间结构连接支撑立柱片(102)左右连接,所述前、后门(103)前后安装于左、右封闭立柱片(101)的前后端侧,所述左、右封闭立柱片(101)和前、后门(103)的底端连接于底座(104)上,所述上部立面(105)连接于左、右封闭立柱片(101)和前、后门(103)的顶端,所述前、后门(103)中前门上设有开槽,开槽内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06),所述垃圾分类箱主体(100)的内部设有支撑活动板(106)与开槽闭合的电动推杆(10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国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九联展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