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5804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涉及宣讲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中外艺术史宣讲教学时,一般采用触控式显示屏显示的中外艺术史材料进行宣讲教学,但当触控式显示屏在宣讲教学完毕后,因其自身无包裹机构,非宣讲人员均可易操控触控式显示屏进行使用,这就导致大幅度加快了触控式显示屏使用寿命的问题。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包括触控式教学设备,左侧覆盖件,所述左侧覆盖件整体结构呈方形板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左侧覆盖件通过磁吸附件B与磁吸附件A磁铁配合、右侧覆盖件通过磁吸附件C与磁吸附件A磁铁配合实现对触控式教学设备触控屏的覆盖,以避免非宣讲人员触控本发明专利技术触控式教学设备,避免触控式教学设备被加快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宣讲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
技术介绍
中外艺术史指,中外艺术样式的发展线索,中外艺术创作的大致景观及中外艺术的有关常识,涵盖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影视五大艺术门类。例如申请号:CN201810452942.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触摸屏一体机,包括主机箱,所述主机箱的底面设有底板,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主机箱的前表面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主机箱键接,所述电源开关的右侧设有电源指示灯;在主机箱的左侧表面设有吸热风机,吸热风机代替散热风扇,当主机箱内部温度升高时,风机转轴带着风机叶轮转动,高速转动的风机叶轮将主机箱内部的热量吸出,改变主机箱的散热形式,避免外部潮气进入主机箱内部,导致内部元件受损,提高了触摸屏一体机的使用寿命,在主机箱的右侧表面设有防尘网,当防尘网上粘有粉尘时,转动固定螺栓,将防尘网拆卸下来,再进行清理,使清理工作更加方便。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中外艺术史宣讲教学时,一般采用触控式显示屏显示的中外艺术史材料进行宣讲教学,但当触控式显示屏在宣讲教学完毕后,因其自身无包裹机构,非宣讲人员均可易操控触控式显示屏进行使用,这就导致大幅度加快了触控式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以解决现中外艺术史宣讲教学时,一般采用触控式显示屏显示的中外艺术史材料进行宣讲教学,但当触控式显示屏在宣讲教学完毕后,因其自身无包裹机构,非宣讲人员均可易操控触控式显示屏进行使用,这就导致大幅度加快了触控式显示屏使用寿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包括触控式教学设备,左侧覆盖件,所述左侧覆盖件整体结构呈方形板结构,左侧覆盖件与所述触控式教学设备左端通过转动辅助件转动相连接;右侧覆盖件,所述右侧覆盖件整体结构呈方形板结构,右侧覆盖件与触控式教学设备右端通过转动辅助件转动相连接;警示机构,所述警示机构整体呈矩形壳体结构,警示机构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警示机构呈左右分布状分别固定设置于触控式教学设备触控屏的底端面。进一步的,所述触控式教学设备包括有:磁吸附件A,磁吸附件A整体呈长条状磁铁结构,磁吸附件A共设置有四块,四块磁吸附件A分别内嵌安装于触控式教学设备触控屏前端面左端及右端上下两侧;转动座A,转动座A整体呈U形块结构,且转动座A半圆形结构的轴心部位开设有轴孔,转动座A共设置有四块,四块转动座A分别设置于触控式教学设备触控屏左端及右端上下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左侧覆盖件包括有:磁吸附件B,磁吸附件B整体呈长条状磁铁结构,磁吸附件B共设置有两块,两块磁吸附件B分别内嵌安装于左侧覆盖件后端面上下两侧;转动座B,转动座B整体呈U形块结构,且转动座B半圆形结构的轴心部位开设有轴孔,转动座B共设置有两块,两块转动座B分别设置于左侧覆盖件左端面上下两侧;转动辅助件整体呈矩形块结构,且转动辅助件左右两端均采用半圆形结构,转动辅助件顶底端面的半圆形结构轴心部位均设置有一根转轴;左侧覆盖件通过转动辅助件与触控式教学设备配合状态下,转动辅助件位于两块转动座B及两块转动座A之间,且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座B及转动座A的轴孔内;左侧覆盖件后端面与触控式教学设备贴合状态下,磁吸附件A与磁吸附件B相磁铁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左侧覆盖件包括有:覆盖透明件A,覆盖透明件A整体呈方形玻璃块结构,覆盖透明件A内嵌安装于左侧覆盖件上;抓握件A,抓握件A设置于左侧覆盖件前端面右侧方部位;延伸挡块A,延伸挡块A整体呈矩形块结构,延伸挡块A设置于左侧覆盖件底端面右侧方部位。进一步的,所述右侧覆盖件包括有:磁吸附件C,磁吸附件C整体呈长条状磁铁结构,磁吸附件C共设置有两块,两块磁吸附件C分别内嵌安装于右侧覆盖件后端面上下两侧;转动座C,转动座C整体呈U形块结构,且转动座C半圆形结构的轴心部位开设有轴孔,转动座C共设置有两块,两块转动座C分别设置于右侧覆盖件右端面上下两侧;右侧覆盖件通过转动辅助件与触控式教学设备配合状态下,转动辅助件位于两块转动座C及两块转动座A之间,且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座C及转动座A的轴孔内;右侧覆盖件后端面与触控式教学设备贴合状态下,磁吸附件A与磁吸附件C相磁铁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右侧覆盖件包括有:覆盖透明件B,覆盖透明件B整体呈方形玻璃块结构,覆盖透明件B内嵌安装于右侧覆盖件上;抓握件B,抓握件B设置于右侧覆盖件前端面左侧方部位;延伸挡块B,延伸挡块B整体呈矩形块结构,延伸挡块B设置于右侧覆盖件底端面左侧方部位。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机构包括有:蜂鸣器,蜂鸣器内嵌安装于警示机构前端左侧方部位;贯通插槽,贯通插槽呈矩形贯通槽结构,贯通插槽开设于警示机构前端面及后端面中间部位,贯通插槽前端开口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倒角结构;左收纳槽,左收纳槽开设于贯通插槽左端面;右收纳槽,右收纳槽开设于贯通插槽右端面;导电块A,导电块A位于左收纳槽内,且导电块A通过导线与蜂鸣器管脚相连接;纽扣电池,纽扣电池位于右收纳槽内;导电块B,导电块B位于右收纳槽内,且导电块B左端面与纽扣电池右端面相接触,导电块B通过导线与蜂鸣器管脚相连接;电路复位弹簧,电路复位弹簧位于右收纳槽内,电路复位弹簧左端与导电块B右端面相接触;导电块A右端面与贯通插槽左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状态,电路复位弹簧处于普通伸展状态下,导电块A、纽扣电池、导电块B及电路复位弹簧处于依次相接触状态。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机构包括有:收纳凹槽,收纳凹槽呈圆形凹槽结构,收纳凹槽开设于警示机构左端面;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开设于收纳凹槽轴心部位并与左收纳槽相连通;绝缘块,绝缘块整体呈圆形块结构,绝缘块右端面设置于导电块A左端面;转动件,转动件为轴承,转动件内嵌安装于绝缘块左端面轴心部位;传动件,传动件为螺丝,传动件螺柱端与转动件固定相连接,转动辅助件螺纹连接在螺纹通孔内,传动件位于收纳凹槽内;扭动凹槽,扭动凹槽呈形似圆形结构的椭圆形凹槽结构,扭动凹槽开设于传动件头端轴心部位;当绝缘块左端面与左收纳槽左端面相接触状态,电路复位弹簧处于普通伸展状态下,纽扣电池不与导电块A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扭动凹槽内内嵌插接有驱动件,驱动件包括有:驱动主体,驱动主体整体呈圆块结构;扭动块,扭动块整体结构与扭动凹槽结构相一致,扭动块固定设置于驱动主体右端面轴心部位,驱动件与扭动凹槽配合状态下,扭动块内嵌插接在扭动凹槽内;扭动件,扭动件为圆环,扭动件固定设置于扭动块左端面轴心部位。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绝缘插片,所述绝缘插片整体呈矩形片结构,绝缘插片共设置有两块,两块绝缘插片分别设置于延伸挡块A及延伸挡块B后端面中间部位;左侧覆盖件及右侧覆盖件闭合状态下,两块绝缘插片分别插入两组警示机构的贯通插槽内将导电块A和纽扣电池分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左侧覆盖件通过磁吸附件B与磁吸附件A磁铁配合、右侧覆盖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式教学设备(1),/n左侧覆盖件(2),所述左侧覆盖件(2)整体结构呈方形板结构,左侧覆盖件(2)与所述触控式教学设备(1)左端通过转动辅助件(5)转动相连接;/n右侧覆盖件(3),所述右侧覆盖件(3)整体结构呈方形板结构,右侧覆盖件(3)与触控式教学设备(1)右端通过转动辅助件(5)转动相连接;/n警示机构(6),所述警示机构(6)整体呈矩形壳体结构,警示机构(6)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警示机构(6)呈左右分布状分别固定设置于触控式教学设备(1)触控屏的底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式教学设备(1),
左侧覆盖件(2),所述左侧覆盖件(2)整体结构呈方形板结构,左侧覆盖件(2)与所述触控式教学设备(1)左端通过转动辅助件(5)转动相连接;
右侧覆盖件(3),所述右侧覆盖件(3)整体结构呈方形板结构,右侧覆盖件(3)与触控式教学设备(1)右端通过转动辅助件(5)转动相连接;
警示机构(6),所述警示机构(6)整体呈矩形壳体结构,警示机构(6)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警示机构(6)呈左右分布状分别固定设置于触控式教学设备(1)触控屏的底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式教学设备(1)包括有:
磁吸附件A(101),磁吸附件A(101)整体呈长条状磁铁结构,磁吸附件A(101)共设置有四块,四块磁吸附件A(101)分别内嵌安装于触控式教学设备(1)触控屏前端面左端及右端上下两侧;
转动座A(102),转动座A(102)整体呈U形块结构,且转动座A(102)半圆形结构的轴心部位开设有轴孔,转动座A(102)共设置有四块,四块转动座A(102)分别设置于触控式教学设备(1)触控屏左端及右端上下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覆盖件(2)包括有:
磁吸附件B(201),磁吸附件B(201)整体呈长条状磁铁结构,磁吸附件B(201)共设置有两块,两块磁吸附件B(201)分别内嵌安装于左侧覆盖件(2)后端面上下两侧;
转动座B(202),转动座B(202)整体呈U形块结构,且转动座B(202)半圆形结构的轴心部位开设有轴孔,转动座B(202)共设置有两块,两块转动座B(202)分别设置于左侧覆盖件(2)左端面上下两侧;
转动辅助件(5)整体呈矩形块结构,且转动辅助件(5)左右两端均采用半圆形结构,转动辅助件(5)顶底端面的半圆形结构轴心部位均设置有一根转轴(501);
左侧覆盖件(2)通过转动辅助件(5)与触控式教学设备(1)配合状态下,转动辅助件(5)位于两块转动座B(202)及两块转动座A(102)之间,且转轴(501)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座B(202)及转动座A(102)的轴孔内;
左侧覆盖件(2)后端面与触控式教学设备(1)贴合状态下,磁吸附件A(101)与磁吸附件B(201)相磁铁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覆盖件(2)包括有:
覆盖透明件A(204),覆盖透明件A(204)整体呈方形玻璃块结构,覆盖透明件A(204)内嵌安装于左侧覆盖件(2)上;
抓握件A(205),抓握件A(205)设置于左侧覆盖件(2)前端面右侧方部位;
延伸挡块A(203),延伸挡块A(203)整体呈矩形块结构,延伸挡块A(203)设置于左侧覆盖件(2)底端面右侧方部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覆盖件(3)包括有:
磁吸附件C(301),磁吸附件C(301)整体呈长条状磁铁结构,磁吸附件C(301)共设置有两块,两块磁吸附件C(301)分别内嵌安装于右侧覆盖件(3)后端面上下两侧;
转动座C(302),转动座C(302)整体呈U形块结构,且转动座C(302)半圆形结构的轴心部位开设有轴孔,转动座C(302)共设置有两块,两块转动座C(302)分别设置于右侧覆盖件(3)右端面上下两侧;
右侧覆盖件(3)通过转动辅助件(5)与触控式教学设备(1)配合状态下,转动辅助件(5)位于两块转动座C(302)及两块转动座A(102)之间,且转轴(501)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座C(302)及转动座A(102)的轴孔内;
右侧覆盖件(3)后端面与触控式教学设备(1)贴合状态下,磁吸附件A(101)与磁吸附件C(301)相磁铁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外艺术史用宣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覆盖件(3)包括有:
覆盖透明件B(304),覆盖透明件B(304)整体呈方形玻璃块结构,覆盖透明件B(304)内嵌安装于右侧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宇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