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565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8
本公开涉及一种选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选址区域内各个指定机构内目标用户的第一数量;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根据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和第一数量,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基于所述待选址区域,生成多个候选位置;针对每一候选位置,根据该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以及各个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根据各个候选位置对应的第二数量,从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选择至少一个候选位置作为优选位置。这样,能够在选址时充分考虑目标用户的密度,获得更优的选址结果,提升选址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选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选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选址是指在建筑之前对地址进行论证和决策的过程。选址问题在多种领域均有涉及,例如,城乡规划选址、公共服务设施选址、学校选址、培训机构选址等。在选址时,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选址决策,好的选址决策能够为用户带来便利,提升在用户中的竞争力,差的选址决策则会带来不便甚至损失。举例来说,若针对教育类机构即将设立的新校区进行选址,为了避免新校区与其他校区之间的受众竞争,应当考虑周边环境(例如,是否在学区附近、环境是否适合设立培训机构等)、周边受众(即,本机构期望吸引到的用户)的分布等因素进行选址,以获得好的选址决策,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相关技术中,常用的选址方法是基于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线下收集相关数据(例如,周围的人流数据、店铺数量、公共设施等),再将收集到的数据导入到GIS平台,由操作人员设置相关参数之后进行选址分析与决策。但是,线下收集数据需耗费大量人力,且操作GIS平台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因此,目前基于GIS平台的选址效率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选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在选址时充分考虑目标用户的密度,获得更优的选址结果,并提升选址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选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选址区域内各个指定机构内目标用户的第一数量;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根据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和第一数量,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基于所述待选址区域,生成多个候选位置;针对每一候选位置,根据该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以及各个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根据各个候选位置对应的第二数量,从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选择至少一个候选位置作为优选位置。可选地,所述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包括:获取各个指定机构对应的位置点;获取所述待选址区域的区域边界;根据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位置点,在所述区域边界内生成泰森多边形;针对每一所述指定机构,将包含有该指定机构的位置点的泰森多边形确定为该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和第一数量,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包括:针对每一所述指定机构,确定该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与所述待选址区域的第一重合面积,并将该指定机构对应的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一重合面积的比值作为该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待选址区域,生成多个候选位置,包括:确定所述待选址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以所述最小外接矩形为边界,以预设长度为步长,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生成多个候选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最小外界矩形的一条边,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可选地,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为以该候选位置为圆心、并以指定距离为半径所构成的圆形区域。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一候选位置,根据该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以及各个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包括:分别计算该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与各个所述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之间的第二重合面积;根据每一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以及每一所述第二重合面积,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一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以及每一所述第二重合面积,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包括:按照如下算式确定第i个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csi:其中,prsj为第j个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trai,j为第i个候选位置与第j个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之间的第二重合面积,N为所述指定机构的数量。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候选位置对应的第二数量,从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选择至少一个候选位置作为优选位置,包括:针对每一所述候选位置,根据该候选位置对应的第二数量与该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密度;将第二密度最大的前M个候选位置作为优选位置。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候选位置对应的第二数量,从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选择至少一个候选位置作为优选位置,包括:针对每一所述候选位置,根据该候选位置对应的第二数量与该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密度;将第二密度最大的候选位置确定为优选位置;按照第二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其他候选位置作为目标候选位置,并执行如下操作,直至已确定的优选位置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计算所述目标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与当前已确定的各个优选位置之间的第三重合面积;在所述第三重合面积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候选位置确定为优选位置。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待选址区域对应的展示界面内,对所述优选位置进行可视化展示。可选地,所述指定机构为学校,所述目标用户为学生。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选址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选址区域内各个指定机构内目标用户的第一数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和第一数量,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选址区域,生成多个候选位置;第三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一候选位置,根据该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以及各个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候选位置对应的第二数量,从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选择至少一个候选位置作为优选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指定机构对应的位置点;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选址区域的区域边界;第一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位置点,在所述区域边界内生成泰森多边形;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针对每一所述指定机构,将包含有该指定机构的位置点的泰森多边形确定为该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一所述指定机构,确定该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与所述待选址区域的第一重合面积,并将该指定机构对应的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一重合面积的比值作为该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可选地,所述生成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待选址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以所述最小外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待选址区域内各个指定机构内目标用户的第一数量;/n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n根据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和第一数量,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n基于所述待选址区域,生成多个候选位置;/n针对每一候选位置,根据该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以及各个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n根据各个候选位置对应的第二数量,从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选择至少一个候选位置作为优选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选址区域内各个指定机构内目标用户的第一数量;
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
根据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和第一数量,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
基于所述待选址区域,生成多个候选位置;
针对每一候选位置,根据该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以及各个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
根据各个候选位置对应的第二数量,从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选择至少一个候选位置作为优选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包括:
获取各个指定机构对应的位置点;
获取所述待选址区域的区域边界;
根据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位置点,在所述区域边界内生成泰森多边形;
针对每一所述指定机构,将包含有该指定机构的位置点的泰森多边形确定为该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和第一数量,确定每一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包括:
针对每一所述指定机构,确定该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与所述待选址区域的第一重合面积,并将该指定机构对应的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一重合面积的比值作为该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选址区域,生成多个候选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待选址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
以所述最小外接矩形为边界,以预设长度为步长,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生成多个候选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最小外界矩形的一条边,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为以该候选位置为圆心、并以指定距离为半径所构成的圆形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一候选位置,根据该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各个所述指定机构对应的覆盖区域以及各个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包括:
分别计算该候选位置的覆盖区域与各个所述指定机构的覆盖区域之间的第二重合面积;
根据每一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以及每一所述第二重合面积,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指定机构中目标用户的第一密度,以及每一所述第二重合面积,确定该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包括:
按照如下算式确定第i个候选位置能够获得的目标用户的第二数量cs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海鹏张建鑫马志国史普力张飞飞张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