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564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8
本公开涉及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方法,其输入评估参数包括评估区域内的网络拓扑结构、各区段故障概率、各节点负荷曲线以及DG出力曲线;输出的自愈能力指标包括:自愈恢复率指标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方法
本公开属于配电网
,涉及智能配电网,尤其涉及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网络的连通性问题与电能生产、电能输送、电能消费关系密切,反应了网络结构的坚强程度,电力网络连通性越大,抵御破的能力就越强,电网的自愈能力越高。因此电网的连通性是评价电网自愈程度的重要指标。网络的连通性越高,网络越能够在发生故障时灵活改变运行方式实现故障自愈。若故障后的网络是连通的,则说明网络存在自愈路径。因此,该方法可以用于故障自愈策略的启动项,即发生故障并且故障元件被隔离后,先快速判断网络是否存在自愈路径,若不存在则该网络无法实现自愈,必须采取调度员人工调度或者人工检修排除故障的方式实行对失电区的供电;若存在自愈路径,则可以启动自愈策略选出最优方案进行复电。传统评估电网故障后自愈能力的指标包括自愈速度指标和供电自愈率指标,前者将自愈速度分为四级,后者描述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城市的配电网对事故隐患与供电故障的自愈恢复能力,但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对故障隐患进行准确地的监测与统计。供电可靠性率与供电自愈密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n输入评估参数,所述评估参数包括评估区域内的网络拓扑结构、各区段故障概率、各节点负荷曲线以及DG出力曲线;/n输出自愈能力指标,所述自愈能力指标包括:/n自愈恢复率指标H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输入评估参数,所述评估参数包括评估区域内的网络拓扑结构、各区段故障概率、各节点负荷曲线以及DG出力曲线;
输出自愈能力指标,所述自愈能力指标包括:
自愈恢复率指标HSHRR,描述故障发生后,通过自愈控制恢复的带权重的负荷恢复电量占原始失电电量的比重,反映在故障持续时间内对负荷的电量支撑情况;
自愈恢复速度HSHRS,反映系统对故障的响应速度,反映非故障区段负荷的恢复时间;
自愈控制操作复杂度HSHCC,通过对开关操作的频繁程度来表征;
自愈可持续时间覆盖率HSHCT,描述智能配电网故障隔离后,受故障影响的非故障区域通过自愈控制策略实现供电恢复后的可持续供电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评估流程:
①输入评估参数,所述评估参数包括评估区域内的网络拓扑结构、各区段故障概率、各节点负荷曲线以及DG出力曲线;
②基于每个供电区段故障概率βi计算各供电区段自愈能力水平的权重ri;
③对每个供电区段进行故障模拟,计算每个区段故障后在t时刻的自愈能力指标;
④计算t时刻全系统的自愈能力指标;
⑤计算t+1时刻全系统的自愈能力指标,直到t=24;
⑥基于系统24个时刻的自愈能力评估指标值,对系统进行日整体自愈能力评估计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流程②中权重ri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I为供电区段个数,ki为操作次数。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流程③中的故障模拟为通过仿真分析区段i在t时刻发生故障后自愈过程,计算每个区段故障后在t时刻的自愈能力指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t时刻全系统的自愈能力指标,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世博陈贺于志勇薛静杰田寿涛李静雅许叶林李庆波高明翟旭京周专吕盼王新刚孙立成刘奎梁良杨迪郭平平王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