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天翼专利>正文

消防探测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61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消防探测小车,包括车体防护架、车体底板、控制箱、发动机和传动机构,车体底板设于车体防护架的底部,控制箱和发动机设于车体底板的顶面上,两个传动机构设于车体防护架的两侧,传动机构连接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小车的防护强度,避免小车在执行任务时因受外力撞击造成损坏,而且提高了小车工作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了对火灾现场数据检测的精度,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探测小车
本技术涉及消防探测小车。
技术介绍
消防车主要用于执行火灾应对任务的特殊车辆,目前的消防车主要依赖人员救援,每年都会有消防人员因火灾抢救而牺牲。随着科技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小车逐步出现,并开始应用于科学勘探、消防探测等领域,可以实现无人化自动寻迹、寻光、避障,准确定位停车,远程传输图像等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消防小车防护强度较差,收到外力冲击容易造成损坏,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小车的操作性较差,控制精度不高,数据传输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消防探测小车的技术方案,不仅有效提高了小车的防护强度,避免小车在执行任务时因受外力撞击造成损坏,而且提高了小车工作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了对火灾现场数据检测的精度,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消防探测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防护架、车体底板、控制箱、发动机和传动机构,车体底板设于车体防护架的底部,控制箱和发动机设于车体底板的顶面上,两个传动机构设于车体防护架的两侧,传动机构连接发动机,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履带、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主动轮、负重轮、拖带轮和诱导组件,第一支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车体防护架,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和拖带轮,且拖带轮位于主动轮的上方,第二支架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架的底部,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设有负重轮,主动轮、负重轮和拖带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传动履带缠绕于主动轮、负重轮和拖带轮上,第二支架通过减振活塞连接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三组诱导组件,主动轮通过驱动组件连接发动机;通过车体防护架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小车的防护强度,避免小车在执行任务时因受外力撞击造成损坏,影响其正常使用,小车全身采用耐火纤维毡包裹,使其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能在800~1800℃的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使其能到达人工所不能到达的火场深处,替代人工进行火场状况检测,减少搜救队员不必要的伤害,通过发动机带动两侧传动机构工作,实现小车前进、后退或转向,提高了小车的使用灵活性,在遇到障碍物或在楼梯爬行等复杂火场环境下能更好的通行,履带式传动组件的设计可以使小车在面对松软地面时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小车陷入而造成无法正常工作,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不仅可以提高主动轮、负重轮和拖带轮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直接与车体防护架连接,进一步提高小车工作时的稳定性,减振活塞可以起到减振的作用,通过诱导组件可以将传动履带进行规正,防止小车转向或侧倾行驶时造成履带脱落。进一步,第一支架倾斜设置,第一支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5°,该倾斜角度的设计可以使小车在面对楼梯等复杂地形时也能正常工作,大大提高了小车使用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进一步,诱导组件包括诱导轮、平衡杆、连接臂和定位杆,连接臂的一端通过定位杆连接第二支架,相邻两个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平衡杆连接,两个诱导轮设于平衡杆的两端,平衡杆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定位杆提高了连接臂与第二支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平衡杆进行限位,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强度,保证两个诱导轮能稳定工作,多组设置的诱导组件提高了对传动履带规正的效率,放置造成履带脱落。进一步,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弹簧和耳板,耳板均匀设于第二支架的顶面上,耳板的侧面通过减振弹簧连接平衡杆,通过耳板的设计可以提高减震弹簧与第二支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振弹簧对对平衡杆起到减振的作用,减小诱导轮的振动,提高小车行进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驱动组件包括动力输出轴、传动链、齿轮盘和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主动轮,传动轴的另一端水平贯穿第一支架连接齿轮盘,动力输出轴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链连接齿轮盘,通过发动机经动力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稳定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链工作,传动链带动齿轮盘转动,实现传动轴带动主动轮旋转,有效提高了驱动组件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而且便于拆卸维修。进一步,车体防护架的前部设置有摄像头,车体防护架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通过摄像头可以将小车行进过程中的画面进行实时拍摄,便于及时了解火场的具体情况,照明灯可以对小车行进过程中进行照明,提高摄像头拍摄的亮度。进一步,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组、信号发射与接收器、报警器、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蓄电池组、信号发射与接收器、报警器、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采用MCS-51单片机,通过MCS-51单片机的设计不仅可以降低小车的制造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对小车的控制精度,避免信号传输出现延缓,影响小车的正常工作,蓄电池组可以为小车的电控系统提供电能,保证小车正常工作,信号发射与接收器用于传输和接收信号,当火灾现场检测的数据超出设定值时,报警器工作,便于提醒消防员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火灾现场的气压,气体传感器为MQ-7CO气体传感器,可以对火场中的一氧化碳气体含量进行实时监测,为消防员进入火场提供准确的现场数据,提高对消防员的安全性,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火灾现场的温度,控制箱内还增设GPRS定位器,便于对小车进行实时定位,提高控制精度。进一步,控制箱的一侧设置有燃料箱,燃料箱通过输料管连通发动机,发动机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位于靠近车体防护架的后部,燃料箱可以将燃料输送至发动机,便于发动机连续工作,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小车外观精致,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火灾现场,可以实现远距离遥控,操作更灵活方便。2、通过车体防护架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小车的防护强度,避免小车在执行任务时因受外力撞击造成损坏,影响其正常使用,小车全身采用耐火纤维毡包裹,使其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能在800~1800℃的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使其能到达人工所不能到达的火场深处,替代人工进行火场状况检测,减少搜救队员不必要的伤害。3、通过发动机带动两侧传动机构工作,实现小车前进、后退或转向,提高了小车的使用灵活性,在遇到障碍物或在楼梯爬行等复杂火场环境下能更好的通行。4、履带式传动组件的设计可以使小车在面对松软地面时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小车陷入而造成无法正常工作。5、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不仅可以提高主动轮、负重轮和拖带轮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直接与车体防护架连接,进一步提高小车工作时的稳定性,减振活塞可以起到减振的作用。6、通过诱导组件可以将传动履带进行规正,防止小车转向或侧倾行驶时造成履带脱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消防探测小车的效果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诱导组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底板;2-车体防护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消防探测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防护架、车体底板、控制箱、发动机和传动机构,所述车体底板设于所述车体防护架的底部,所述控制箱和所述发动机设于所述车体底板的顶面上,两个所述传动机构设于所述车体防护架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发动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履带、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主动轮、负重轮、拖带轮和诱导组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车体防护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主动轮和所述拖带轮,且所述拖带轮位于所述主动轮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设有所述负重轮,所述主动轮、所述负重轮和所述拖带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传动履带缠绕于所述主动轮、所述负重轮和所述拖带轮上,所述第二支架通过减振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三组所述诱导组件,所述主动轮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发动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消防探测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防护架、车体底板、控制箱、发动机和传动机构,所述车体底板设于所述车体防护架的底部,所述控制箱和所述发动机设于所述车体底板的顶面上,两个所述传动机构设于所述车体防护架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发动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履带、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主动轮、负重轮、拖带轮和诱导组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车体防护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主动轮和所述拖带轮,且所述拖带轮位于所述主动轮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设有所述负重轮,所述主动轮、所述负重轮和所述拖带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传动履带缠绕于所述主动轮、所述负重轮和所述拖带轮上,所述第二支架通过减振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三组所述诱导组件,所述主动轮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发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探测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探测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组件包括诱导轮、平衡杆、连接臂和定位杆,所述连接臂的一端通过所述定位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相邻两个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平衡杆连接,两个所述诱导轮设于所述平衡杆的两端,所述平衡杆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翼李刚陈志徐茂能胡义王子豪孙洋高峡杨明扩曾鹏冯勇辉蔡亲玮谈伊诚张叶罗诗妍
申请(专利权)人:李天翼李刚陈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