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52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型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直线电机和充电桩,充电桩的外侧设有保护罩;充电桩内设有第一主控单元、直线电机控制器、直线电机、距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三轴陀螺仪、电压互感器、声光提示电路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充直线电机内设有第二主控单元、第二通信模块和隔离开关;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是否存在正在靠近的车辆,如果车辆距离超过阈值后则利用直线电机驱动保护罩对充电桩进行保护,并利用声光提示电路进行提醒;如果车辆仍然撞在了充电桩上,由振动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采集振动幅度和充电桩姿态的信息,由第一通信模块发送预设信息至第二通信模块,使得第二主控单元驱动隔离开关使电路断开,避免充电桩漏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智能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是新型智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时,需要汽车停在充电桩的前面,而一旦汽车行使不慎会撞击到充电桩,从而造成充电桩的损坏,甚至造成电缆断开,极有可能将电流传递至充电桩的外壳上,充电桩漏电产生的火花可能酿成火灾、爆炸,触电还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智能充电桩,能够自动判断充电桩的异常情况,同时自动断电,避免充电桩在损坏时产生的危险情况。本技术的新型智能充电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直线电机和充电桩,充直线电机和充电桩通过输电电缆连接,充电桩的外侧设有保护罩;/n充电桩内设有第一主控单元、直线电机控制器、直线电机、距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三轴陀螺仪、电压互感器、声光提示电路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直线电机的活动杆与保护罩连接,直线电机控制器分别与直线电机和第一主控单元连接;距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三轴陀螺仪、电压互感器、声光提示电路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均与第一主控单元连接;/n充直线电机内设有第二主控单元、第二通信模块和隔离开关,第二通信模块和隔离开关均与第二主控单元连接,隔离开关设置在输电线缆上,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直线电机和充电桩,充直线电机和充电桩通过输电电缆连接,充电桩的外侧设有保护罩;
充电桩内设有第一主控单元、直线电机控制器、直线电机、距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三轴陀螺仪、电压互感器、声光提示电路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直线电机的活动杆与保护罩连接,直线电机控制器分别与直线电机和第一主控单元连接;距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三轴陀螺仪、电压互感器、声光提示电路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均与第一主控单元连接;
充直线电机内设有第二主控单元、第二通信模块和隔离开关,第二通信模块和隔离开关均与第二主控单元连接,隔离开关设置在输电线缆上,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和第二主控单元均为STM32单片机,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的具有模数转换功能的IO引脚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通过整流器、滤波电路和变压器后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的IO引脚连接,所述三轴陀螺仪通过串口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连接,所述声光提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嗨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