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斗车方向球头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506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斗车方向球头拆卸装置,包括第一拆卸部和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一拆卸部设有连接端和第一拆卸端,连接端的内圈为矩形外圈为圆形的结构,用以套在气动风炮拆卸的受力工具,第一拆卸端的内圈六角形结构;第二拆卸部设有第二拆卸端,第一拆卸端与第二拆卸端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第二拆卸端的内圈为六角形外圈为圆形的结构,其中连接板位于内圈与外圈的交汇处;该装置在第一拆卸部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焊接,实现了对翻斗车轴头内隐藏部位的超大螺栓的紧固与拆除,使用时只需要将该装置套在气动风炮上就能迅速的将螺栓拧紧或者拆下,不会对螺母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斗车方向球头拆卸装置
本技术属于车辆维修
,具体涉及一种翻斗车方向球头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翻斗车轴头螺栓的安装与拆除,采用扁铲,扁铲在使用时及其不方便,不仅浪费时间还需要消耗人力,而且容易对螺母造成损伤。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拆卸翻斗车轴头螺栓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斗车方向球头拆卸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斗车方向球头拆卸装置,包括第一拆卸部和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一拆卸部设有连接端和第一拆卸端,连接端的内圈为矩形外圈为圆形的结构,用以套在气动风炮拆卸的受力工具,第一拆卸端的内圈六角形结构;第二拆卸部设有第二拆卸端,第一拆卸端与第二拆卸端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第二拆卸端的内圈为六角形外圈为圆形的结构,其中连接板位于内圈与外圈的交汇处。具体的是,所述第一拆卸端的直径小于第二拆卸端。具体的是,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一拆卸端处为弧形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在第一拆卸部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焊接,实现了对翻斗车轴头内隐藏部位的超大螺栓的紧固与拆除,使用时只需要将该装置套在气动风炮上就能迅速的将螺栓拧紧或者拆下,不会对螺母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连接端;2-第一拆卸端;3-连接板;4-第二拆卸端。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一种翻斗车方向球头拆卸装置,包括第一拆卸部和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一拆卸部设有连接端1和第一拆卸端2,连接端1的内圈为矩形外圈为圆形的结构,用以套在气动风炮上,第一拆卸端2的内圈六角形结构;第二拆卸部设有第二拆卸端3,第一拆卸端2与第二拆卸端3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3连接,第二拆卸端3的内圈为六角形外圈为圆形的结构,其中连接板3位于内圈与外圈的交汇处,连接板3位于第一拆卸端2处为弧形结构。第一拆卸端2的直径小于第二拆卸端4。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先将第二拆卸端3套在待拆除的螺栓上,然后再将连接端1套在气动风炮上,通过气动风炮将带动第二拆卸端3旋转,从而将螺栓紧固或拆除。本技术的制作方法:在中型风炮套头上焊接4MM厚的钢板,作为第二拆卸端3,第二拆卸端3上开出85MM的等边六角型槽,用以形成内圈为六角形外圈为圆形的结构,实现了对翻斗车轴头内隐藏部位的超大螺栓的紧固与拆除,使用时只需要将该装置套在气动风炮上就能迅速的将螺栓拧紧或者拆下,并且不会对螺母造成损伤。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斗车方向球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拆卸部和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一拆卸部设有连接端和第一拆卸端,连接端的内圈为矩形外圈为圆形的结构,用以套在气动风炮拆卸的受力工具,第一拆卸端的内圈六角形结构;第二拆卸部设有第二拆卸端,第一拆卸端与第二拆卸端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第二拆卸端的内圈为六角形外圈为圆形的结构,其中连接板位于内圈与外圈的交汇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斗车方向球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拆卸部和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一拆卸部设有连接端和第一拆卸端,连接端的内圈为矩形外圈为圆形的结构,用以套在气动风炮拆卸的受力工具,第一拆卸端的内圈六角形结构;第二拆卸部设有第二拆卸端,第一拆卸端与第二拆卸端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第二拆卸端的内圈为六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寿林宋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