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辊筒皮抛光除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499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托辊筒皮抛光除锈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托辊筒皮抛光除锈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L型板,L型板前表面的上方固定安装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的一侧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后端与L型板前表面的上方通轴承固定连接,转动杆的后端和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带轮,两个带轮通过一条皮带连接,转动杆上设置数个千叶轮,转动杆的下方设有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与L型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驱动滚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目的即在于除锈抛光多种型号的托辊,以保证后续缓冲托辊包胶或喷漆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辊筒皮抛光除锈系统
本技术涉及托辊筒皮抛光除锈系统
,具体为一种托辊筒皮抛光除锈系统。
技术介绍
散料输送机系统是现代化生产中极为重要的运输设备,广泛用于港口、冶金、煤炭、矿山、电力、水泥等行业;托辊作为输送机的基础部件,用量大、消耗多,托辊的质量对输送机的运行有极大的影响。托辊筒皮的除锈质量严重影响到缓冲托辊包胶以及喷漆的质量,从而影响托辊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除锈工艺抛丸、打砂等工艺不适合托辊除锈。通用型抛光除锈机械对筒皮的直径、长度限定太大,不能实现多种型号托辊除锈,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辊筒皮抛光除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底座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L型板,L型板前表面的上方固定安装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的一侧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后端与L型板前表面的上方通轴承固定连接,转动杆的后端和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带轮,两个带轮通过一条皮带连接,转动杆上设置数个千叶轮,转动杆的下方设有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与L型板的前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辊筒皮抛光除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L型板(2),L型板(2)前表面的上方固定安装第一电动机(3),第一电动机(3)的一侧设有转动杆(4),转动杆(4)的后端与L型板(2)前表面的上方通轴承固定连接,转动杆(4)的后端和第一电动机(3)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带轮(5),两个带轮(5)通过一条皮带(6)连接,转动杆(4)上设置数个千叶轮(7),转动杆(4)的下方设有第二电动机(8),第二电动机(8)与L型板(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8)的输出轴固定安装驱动滚筒(9),L型板(2)的一侧设有托辊筒皮(10),托辊筒皮(10)位于驱动滚筒(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辊筒皮抛光除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L型板(2),L型板(2)前表面的上方固定安装第一电动机(3),第一电动机(3)的一侧设有转动杆(4),转动杆(4)的后端与L型板(2)前表面的上方通轴承固定连接,转动杆(4)的后端和第一电动机(3)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带轮(5),两个带轮(5)通过一条皮带(6)连接,转动杆(4)上设置数个千叶轮(7),转动杆(4)的下方设有第二电动机(8),第二电动机(8)与L型板(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8)的输出轴固定安装驱动滚筒(9),L型板(2)的一侧设有托辊筒皮(10),托辊筒皮(10)位于驱动滚筒(9)和千叶轮(7)之间,驱动滚筒(9)和千叶轮(7)均能够与托辊筒皮(10)相接触,底座(1)顶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一侧设有T型的移动板(12),移动板(12)一侧的下方开设螺孔(13),固定板(11)的一侧开设通孔(14),通孔(14)与螺孔(13)相对应,通孔(14)与螺孔(13)之间穿过一根丝杠(15),丝杠(15)的一端与通孔(14)通过轴承固定连接,丝杠(15)的另一端与螺孔(13)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移动板(12)能沿丝杠(15)移动,移动板(12)上方设有数个前后均匀放置的改向尼龙轮(16),改向尼龙轮(16)与移动板(1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青惠宁李大伟李纪森邢德峰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港船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