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98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包括上砂带、若干条第一下砂带和若干条第二下砂带,上砂带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上凹槽,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两者的顶部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弧形槽,上凹槽与弧形槽上均设置有钎焊磨粒层,相邻的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上开设的弧形槽共同围成与对应的上凹槽相匹配的下凹槽,上砂带、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三者的速度均不相同,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工装置可以大大减少滚珠加工过程中的重复修正圆整度问题,提高了滚珠的加工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工艺设备和工艺路线,降低了加工设备的成本和占地面积,使滚珠的加工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
本技术属于轴承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轴承滚珠都是在带有同心半球形环槽的铸铁磨盘上进行磨削,其主要特点是磨削时滚珠转动的自由度较少,滚珠圆整度较难一次性满足要求,现有的磨削技术属于非贯穿式和游离磨粒加工,因此磨削的效率较低,磨削工艺不够流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本技术利用钎焊CBN组合砂带实现轴承滚珠的贯穿式加工,磨削路线流畅,固结磨粒砂带磨削效率较高,磨削工艺简单方便,磨削设备占地面积小,经济性好,设备维修成本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包括上砂带和与上砂带相配合的下砂带组,所述下砂带组由若干条间隔设置的第一下砂带和依次设置在相邻第一下砂带之间的若干条第二下砂带组成,上砂带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上凹槽,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两者的顶部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弧形槽,上凹槽与弧形槽上均设置有钎焊磨粒层,相邻的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上开设的弧形槽共同围成与对应的上凹槽相匹配的下凹槽,所述的上砂带、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三者的速度均不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上砂带正向高速运转,第二下砂带反向运转且速度略小于上砂带的运转速度,第一下砂带周期性的做正、反双向变速运转。进一步的,所述上砂带、第一下砂带以及第二下砂带均由多层呈环形的薄钢带堆叠而成,多层薄钢带的外侧沿周向均匀插接有插片,其中,插接在上砂带上的插片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上凹槽,插接在第一下砂带上的插片和插接在第二下砂带上的插片的顶部两侧均对称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弧形槽。进一步的,所述插片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将插片插接在钢带上的插槽,插片的中间位置向前或向后凸出设置形成用于定位的横向扣槽,相邻的插片之间通过横向扣槽实现紧密连接。进一步的,插接在上砂带上的插片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的横向扣槽。进一步的,该加工装置还包括送料板和出料板,送料板和出料板分别设置在下砂带组的前端和后端,且送料板远离下砂带组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上砂带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上砂带做正向高速运转的上砂带主动轴,下砂带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下砂带周期性的做正、反双向变速运转的第一下砂带主动轴和用于驱动第二下砂带做反向运转的第二下砂带主动轴。进一步的,所述上砂带和下砂带组两者相配合的端面内侧分别设置有上支撑轮轴和下支撑轮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的加工装置可以大大减少滚珠加工过程中的重复修正圆整度问题,提高了滚珠的加工效率,同时,本技术简化了工艺设备和工艺路线,降低了加工设备的成本和占地面积,使滚珠的加工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送料板、出料板以及下砂带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插接在上砂带、第一下砂带以及第二下砂带上的插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上砂带、第一下砂带以及第二下砂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图5为插接在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上的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插接在上砂带上的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插片插接在钢带上的状态示意图;图中标记:1、上砂带,101、薄钢带,102、横向扣槽,103、插槽,104、插接在上砂带上的插片,105、插接在第一下砂带上的插片,106、插接在第二下砂带上的插片,2、第一下砂带,3、第二下砂带,4、上凹槽,5、弧形槽,6、钎焊磨粒层,7、送料板,8、出料板,9、上砂带主动轴,10、第一下砂带主动轴,11、第二下砂带主动轴,12、上支撑轮轴,13、下支撑轮轴,14、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上砂带1和与上砂带相配合的下砂带组,所述下砂带组由若干条间隔设置的第一下砂带2和依次设置在相邻第一下砂带之间的若干条第二下砂带3组成,上砂带1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上凹槽4,第一下砂带2和第二下砂带3两者的顶部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弧形槽5,上凹槽4与弧形槽5上均设置有钎焊磨粒层6,相邻的第一下砂带2和第二下砂带3上开设的弧形槽5共同围成与对应的上凹槽4相匹配的下凹槽,上砂带1、第一下砂带2和第二下砂带3三者的速度均不相同。本实施例中,上砂带1、第一下砂带2以及第二下砂带3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中的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度。上砂带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上砂带做正向高速运转的上砂带主动轴9,上砂带的速度曲线如S1所示,下砂带组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下砂带周期性的做正、反双向变速运转的第一下砂带主动轴11和用于驱动第二下砂带做反向运转的第二下砂带主动轴10,第一下砂带2和第二下砂带3的速度曲线分别如S2和S3所示。进一步优化本方案,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上砂带1、第一下砂带2以及第二下砂带3均由多层呈环形的薄钢带101堆叠而成,多层薄钢带的外侧沿周向均匀插接有插片,其中,插接在上砂带上的插片104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上凹槽4,插接在第一下砂带上的插片105和插接在第二下砂带上的插片106的顶部两侧均对称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弧形槽5。进一步优化本方案,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插片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将插片插接在钢带上的插槽103,插片的中间位置向前或向后凸出设置形成用于定位的横向扣槽102,相邻的插片之间通过横向扣槽102实现紧密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方案,插接在上砂带上的插片104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的横向扣槽102。进一步优化本方案,如图2所示,该加工装置还包括送料板7和出料板8,送料板7和出料板8分别设置在下砂带组的前端和后端,且送料板7远离下砂带组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进一步优化本方案,所述上砂带1和下砂带组两者相配合的端面内侧分别设置有上支撑轮轴12和下支撑轮轴13。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滚珠14沿送料板7进入该加工装置,上砂带1正向高速运转,一方面带动滚珠向出料板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对滚珠表面进行磨削;步骤二:第一下砂带2周期性的做正、反双向变速运转,使滚珠的旋转轴在水平面内往复旋转,增加滚珠各个方向圆整度的均匀性;步骤三:第二下砂带3以略低于第一组砂带的速度反向运转,一方面延迟滚珠出料的速度、增加滚珠磨削的时间,另一方面起到导向和磨削的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包括上砂带和与上砂带相配合的下砂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砂带组由若干条间隔设置的第一下砂带和依次设置在相邻第一下砂带之间的若干条第二下砂带组成,上砂带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上凹槽,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两者的顶部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弧形槽,上凹槽与弧形槽上均设置有钎焊磨粒层,相邻的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上开设的弧形槽共同围成与对应的上凹槽相匹配的下凹槽,所述的上砂带、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三者的速度均不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包括上砂带和与上砂带相配合的下砂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砂带组由若干条间隔设置的第一下砂带和依次设置在相邻第一下砂带之间的若干条第二下砂带组成,上砂带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上凹槽,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两者的顶部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弧形槽,上凹槽与弧形槽上均设置有钎焊磨粒层,相邻的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上开设的弧形槽共同围成与对应的上凹槽相匹配的下凹槽,所述的上砂带、第一下砂带和第二下砂带三者的速度均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砂带正向高速运转,第二下砂带反向运转且速度略小于上砂带的运转速度,第一下砂带周期性的做正、反双向变速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BN组合砂带的贯穿式磨削轴承滚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砂带、第一下砂带以及第二下砂带均由多层呈环形的薄钢带堆叠而成,多层薄钢带的外侧沿周向均匀插接有插片,其中,插接在上砂带上的插片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上凹槽,插接在第一下砂带上的插片和插接在第二下砂带上的插片的顶部两侧均对称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弧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贝苏冰杨伯原高作斌张彦斌李跃松赫青山牟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