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机械手
,具体讲是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
技术介绍
环境监测是为了特定目的,按照预先设计的时间和空间,用可以比较的环境信息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对一种或多种环境要素或指标进行间断或连续地观察、测定、分析其变化及对环境影响的过程;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复杂的成分检测必须在实验室内进行,所以需要采样收集,由于水质环境一直在变化,只有持续监测定时取样才能够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现有的方式是需要工作人员长期蹲守,定时取样,十分消耗时间。第二、现有的监测设备在取样时,样品通过同一管道输送,管道内的残留物会导致不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机械臂(1),所述采样机械臂(1)的一端通过抽吸泵(2)连接有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4),且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4)的一侧匹配设置有可分离样品架(5),可分离样品架(5)、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4)和采样机械臂(1)均设置于可移动机械臂座(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机械臂(1),所述采样机械臂(1)的一端通过抽吸泵(2)连接有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4),且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4)的一侧匹配设置有可分离样品架(5),可分离样品架(5)、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4)和采样机械臂(1)均设置于可移动机械臂座(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清洗式分流注射机构(4)包括主管轴(41)、主臂架(42)、注射管头(49)和滑座(410),所述主管轴(41)的中部贯穿于可移动机械臂座(3)的一边侧壁上,且主管轴(41)远离可分离样品架(5)的一端通过进入管(47)连接有抽吸泵(2)的出口,并且主管轴(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臂架(42)的一端,主臂架(42)上滑动设置有滑座(410),滑座(410)的中间滑动穿设有注射管头(49),注射管头(49)的一端通过输入管(414)连通有主管轴(41),且注射管头(4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块(412)的一端,滑块(412)的中间贯穿有丝杠(411),丝杠(411)的一端连接有推拉控制电机(413),推拉控制电机(413)固定安装于“L”形架(4102)上,“L”形架(4102)固定设置于滑座(410)的一侧;
所述主管轴(41)的中部套设有从动齿轮(43),从动齿轮(4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44),主动齿轮(44)的一侧连接有主电机(4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架(41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4101)的一端,转杆(4101)的另一端并排设置有2个限位滑轮(416),2个所述限位滑轮(416)之间活动连接有导向轨道(31),导向轨道(31)设置于可移动机械臂座(3)的一边侧壁上,且导向轨道(31)为螺旋式结构,所述可移动机械臂座(3)对应导向轨道(31)的一边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注射孔,所述注射孔的分布方式与导向轨道(31)的结构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头(49)的中间通过条形隔片(492)沿长度方向分隔有两条通道,所述两条通道分别连通有输入管(414)和输出管(415),所述主管轴(41)内设置有两条通路,且主管轴(41)内的两条通路分别与输入管(414)和输出管(415)连通,并且主管轴(41)内的两条通路通过双通路旋转接头(48)分别连通有排放管(45)和进入管(47),所述注射管头(49)靠近可分离样品架(5)的一端内腔中设置有顶开式自动阀(491),顶开式自动阀(491)包括顶推杆(4911)、回位弹簧(4912)、固定阀片(4913)和活动阀片(4914),顶推杆(4911)滑动穿设于固定阀片(4913)的中间,固定阀片(4913)的四周侧壁与注射管头(49)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固定阀片(4913)的中间开设有流通孔,所述顶推杆(4911)靠近条形隔片(49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阀片(4914),活动阀片(4914)的直径小于注射管头(49)的直径,且活动阀片(4914)的结构和所述流通孔的结构相匹配,所述顶推杆(4911)的外壁通过回位弹簧(4912)与固定阀片(4913)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离样品架(5)设置于可移动机械臂座(3)一侧的矩形槽内,且可分离样品架(5)的中间贯穿有螺纹拉把(52),螺纹拉把(52)的一端与所述矩形槽中间的螺纹孔连接,所述可分离样品架(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卡槽,该卡槽的分布结构与所述注射孔的分布结构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生,郝卫平,李向楠,马海洋,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