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875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尺,其包括壳体、尺带和尺钩,所述尺钩包括第一钩板与第二钩板;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尺带连接;所述第一钩板朝下突出于所述尺带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钩板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钩板上;所述第二钩板相对所述第一钩板活动时,所述第二钩板自非朝上突出于所述尺带的状态移动至朝上突出于所述尺带的上表面的状态;或者,所述第二钩板与所述第一钩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相对固定地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卷尺,可适应不同作业环境测量需求,卷尺双面测量,尺钩可双面测量也可单面测量,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尺
本专利技术涉及卷尺。
技术介绍
卷尺为生活中常用测量工具,通常卷尺有壳体、尺带和位于尺带末端的尺钩组成。尺带可缩入壳体内并可伸出壳体外。使用时通过牵拉尺钩拉出尺带,并将尺钩钩挂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测量。这种传统卷尺的尺钩通常朝向一个单一方向突出于尺带,造成尺带仅能在单一方向通过钩住物体进行测量,当碰到有与尺带表面弧度方向相反物体时,测量误差较大,造成卷尺使用局限性加大。卷尺的尺钩向单一方向延伸的结构,造成尺带仅在上表面设置刻度线,下表面无法设置刻度线使用,进一步限制卷尺的实用性。其中一种卷尺通过设计为尺钩剖面是T形,以尺带为起点双向延伸,虽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在测量平面或无尺钩容纳空间的物体时,因尺钩突出于尺带表面,尺钩支撑使得尺带端部与待测量物体存在一定的夹角,造成卷尺无法与测量物体紧密接合,造成测量误差较大。有些卷尺通过将双面尺钩设计为可调的,尺钩在一个方向延伸,在另一个方向延伸可调控,根据实际测量需求是否延伸,但这种设计因尺钩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造成尺钩在两个方向延伸后不在同一平面,进而因尺钩壁厚造成测量误差。一些尺钩虽然满足尺钩在两个方向延伸处于同一平面问题,但设计较为复杂,尺钩无法满足卷尺行业设计尺钩负重一定重量的行业标准设计需求,卷尺在使用过程寿命降低,随着使用次数较多,测量误差较多,一些卷尺尺钩负重不达标在测量时易产生尺钩脱离,测量时卷尺自动回缩,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很多双面尺钩可调的设计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不被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卷尺双面精确测量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问题依然没有解决。<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卷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尺包括:壳体;尺带,所述尺带具有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尺带可收缩于所述壳体内且可伸出地设置;尺钩,所述尺钩包括第一钩板与第二钩板;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尺带连接;所述第一钩板朝下突出于所述尺带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钩板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钩板上;所述第二钩板相对所述第一钩板活动时,所述第二钩板自非朝上突出于所述尺带的状态移动至朝上突出于所述尺带的上表面的状态;或者,所述第二钩板与所述第一钩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相对固定地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钩板相对于所述第一钩板活动过程中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钩板朝下突出于所述尺带,所述第二钩板与所述尺带平行或朝下突出于所述尺带;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钩板朝下突出于所述尺带,所述第二钩板朝上突出于所述尺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钩板可活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一钩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过盈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钩板在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L形凸起,位于两侧边缘的L形凸起分别与第二钩板形成两个开口面对的容纳槽,第一钩板两侧端部分置于容纳槽内;所述第二钩板活动过程中,所述容纳槽套装在所述第一钩板的侧端并上下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钩板设置有容置孔,所述第一钩板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所述容置孔内并在所述容置孔内的位置可调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钩板设置有缺口,所述容置孔与所述缺口相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通过紧固件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钩板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钩板可拆卸连接且可调整连接位置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为磁性销钉,所述第一钩板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磁性销钉插置于所述条形孔内并可沿所述条形孔滑动地设置,所述磁性销钉与所述第一钩板可吸附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所述第一钩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螺纹孔,多个所述螺纹孔沿上下方向排列,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钩板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将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钩板与所述第一钩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紧固件按压所述第二钩板使其与所述第二钩板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钩板与所述第一钩板其中之一上设置有第一槽孔,另一个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插置于所述第一槽孔内并可在所述第一槽孔内滑动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通过磁性吸附件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其中之一上设置有磁性吸附件,另一个为可被磁性吸附的材料制成;所述磁性吸附件吸附第一钩板或第二钩板,使第二钩板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其中之一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吸附件,另一个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至少其中之一具有磁性,另一个具有磁性或可被磁性吸附;所述多个第二吸附件沿上下方向排列;第一吸附件与不同的所述第二吸附剂件相吸附使所述第二钩板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钩板与所述第一钩板枢转连接,所述第二构板相对所述第一钩板枢转运动中可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钩板两侧端面设有凹槽,第一钩板的两侧端面设有与凹槽对应的枢转凸起,所述枢转凸起置于凹槽内并可相对与所述凹槽枢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枢转凸起上设置有止挡凸起,所述止挡凸起突出于所述枢转凸起的表面;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于所述止挡凸起的转动路线上,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止挡凸起相配合限制所述枢转凸起的转动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钩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钩板滑动地设置;所述第一钩板上设置有对配槽,所述第板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滑块可滑动至部分插置于所述对配槽内,所述滑块与所述对配槽相配合将所述第二钩板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第一钩板面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侧壁上设有卡位凸起,所述第二钩板上设有与圆形通孔对应的圆形凸起,所述圆形凸起的侧壁上设有L形槽孔,所述圆形凸起置于圆形通孔内并可枢转运动,所述卡位凸起可卡设于所述L形槽孔内将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钩板上设有横向的T形滑轨孔;所述第二钩板上设有销钉,所述销钉可卡设于所述横向的T形滑轨孔内并可在所述横向的T形滑轨孔内上下滑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钩板直接与所述尺带连接或者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尺带;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尺带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尺带通过连接销钉活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钩板上设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上设有滑轨孔,所述滑轨孔的侧壁设有与连接销钉对配的卡接凸起;所述连接销钉可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尺包括:/n壳体;/n尺带,所述尺带具有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尺带可收缩于所述壳体内且可伸出地设置;/n尺钩,所述尺钩包括第一钩板与第二钩板;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尺带连接;所述第一钩板朝下突出于所述尺带的下表面;/n所述第二钩板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钩板上;所述第二钩板相对所述第一钩板活动时,所述第二钩板自非朝上突出于所述尺带的状态移动至朝上突出于所述尺带的上表面的状态;或者,/n所述第二钩板与所述第一钩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相对固定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尺包括:
壳体;
尺带,所述尺带具有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尺带可收缩于所述壳体内且可伸出地设置;
尺钩,所述尺钩包括第一钩板与第二钩板;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尺带连接;所述第一钩板朝下突出于所述尺带的下表面;
所述第二钩板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钩板上;所述第二钩板相对所述第一钩板活动时,所述第二钩板自非朝上突出于所述尺带的状态移动至朝上突出于所述尺带的上表面的状态;或者,
所述第二钩板与所述第一钩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相对固定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板相对于所述第一钩板活动过程中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钩板朝下突出于所述尺带,所述第二钩板与所述尺带平行或朝下突出于所述尺带;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钩板朝下突出于所述尺带,所述第二钩板朝上突出于所述尺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板可活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一钩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板与所述第二钩板过盈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井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联和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