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59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2
本申请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涉及建筑用遮阳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窗框,窗框转动连接在外墙面上,窗框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杆和升降板,升降板滑动连接在窗洞内,液压杆一端设置在升降板上,另一端连接在窗洞中,液压杆长度方向与升降板滑动方向平行,升降板上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上远离升降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上。本申请具有保护使用人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
本申请涉及建筑用遮阳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可旋转窗框是一种转动连接在墙体上的窗框,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可旋转窗框在开启后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抵抗较大的风力,因此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相关的可旋转窗框包括窗框,窗框为矩形框型结构,窗框中部形成空腔,窗框中设置有玻璃,窗框转动连接在墙体上,窗框能够通过转动贴合在墙体上,此时玻璃能够封堵墙体上开设的窗洞,从而隔绝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流通,窗框上设置有液压杆,液压杆一端转动连接在墙体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上,当窗框开启后,液压杆自动伸长并支撑窗框,使窗框能够相对墙体呈角度设置并静止,使用人员向靠近墙体的方向拉动窗框,能够使液压杆收缩,从而使窗框能够重新贴合在墙体上,使用人员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窗框,能够使窗框保持封堵窗洞的状态。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窗框开启后,窗框上远离窗框的转动轴线的一侧转动并远离墙体,使用人员需要将身体从窗洞中伸出并拉动窗框,使用人员可能从窗洞中跌落,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保护使用人员,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包括窗框,窗框转动连接在外墙面上,窗框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杆和升降板,升降板滑动连接在窗洞内,液压杆一端设置在升降板上,另一端连接在窗洞中,液压杆长度方向与升降板滑动方向平行,升降板上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上远离升降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窗框转动连接在外墙面上,在窗洞中设置升降板,在升降板和窗框之间设置连杆,使用人员通过控制升降板上升和下降,能够使升降板通过连杆带动窗框转动,通过在升降板下方设置液压杆,使液压杆在自然状态下能够支撑升降板,从而使窗框与外墙面呈角度设置,使用人员能够在室内下拉升降板,从而使升降板通过连杆带动窗框转动,从而使窗框能够贴合在外墙面上,具有保护使用人员的效果。可选的,升降板上设置有若干把手,把手上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用于保持升降板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升降板上设置把手,方便使用人员通过把手移动升降板,通过在把手上可拆卸连接连接机构,使连接机构能够将升降板固定在窗洞内,从而达到使窗框保持闭合的效果。可选的,连接机构包括挂钩二和绳索,绳索一端固定在窗洞内,另一端固定在挂钩二上,挂钩二用于挂设在把手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窗洞内设置绳索,使绳索连接在挂钩二上,使用人员能够将挂钩二挂设在把手上,从而使升降板通过挂钩二固定,进而使窗框保持在贴合外墙面上的状态。可选的,窗框中嵌设有双层玻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窗框中嵌设双层玻璃,双层玻璃两侧空气进行热交换速度较慢,从而起到提升室内保温能力的效果。可选的,窗框上设置有遮阳布,遮阳布设置在双层玻璃靠近外墙面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窗框上设置遮阳布,使遮阳布能够遮挡阳光,从而减少阳光透过双层玻璃进入室内的光照强度,起到遮阳的效果。可选的,窗框上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收卷辊与遮阳布一侧连接,收卷辊上设置有扭簧,扭簧用于带动收卷辊在自然状态转动并收卷遮阳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窗框上设置收卷辊,使遮阳布连接在收卷辊上,从而使收卷辊能够转动并收卷遮阳布,从而方便使用人员收起遮阳布,使用人员能够将遮阳布从收卷辊上拉出,方便使用。可选的,遮阳布上远离收卷辊的一侧上设置有卡杆,卡杆的长度方向与收卷辊的长度方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遮阳布上设置卡杆,使用人员能够通过卡杆拉动遮阳布,方便使用。可选的,窗框上远离收卷辊的一侧上设置有挂钩一,遮阳布上开设有连接孔,挂钩一用于穿过连接孔并与遮阳布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窗框上设置挂钩一,在遮阳布上开设连接孔,从而使挂钩一能够穿过连接孔并连接遮阳布,从而起到固定遮阳布的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使窗框转动连接在外墙面上,在窗洞中设置升降板,在升降板和窗框之间设置连杆,使用人员通过控制升降板上升和下降,能够使升降板通过连杆带动窗框转动,通过在升降板下方设置液压杆,使液压杆在自然状态下能够支撑升降板,从而使窗框与外墙面呈角度设置,使用人员能够在室内下拉升降板,从而使升降板通过连杆带动窗框转动,从而使窗框能够贴合在外墙面上,具有保护使用人员的效果;2.通过在升降板上设置把手,方便使用人员通过把手移动升降板,通过在把手上可拆卸连接连接机构,使连接机构能够将升降板固定在窗洞内,从而达到使窗框保持闭合的效果;3.通过在窗框上设置挂钩一,在遮阳布上开设连接孔,从而使挂钩一能够穿过连接孔并连接遮阳布,从而起到固定遮阳布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遮阳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窗框;11、双层玻璃;12、连接座;13、轴座;2、遮阳布;21、收卷辊;22、卡杆;23、连接孔;24、挂钩一;3、升降机构;31、液压杆;32、升降板;33、滑轨;34、把手;4、连杆;41、转轴一;42、转轴二;5、连接机构;51、挂钩二;52、绳索;6、外墙面;61、窗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窗框1,窗框1转动连接在外墙面6上,窗框1能够通过转动贴合在外墙面6上。窗框1由多根木头或金属杆件拼合形成,窗框1上形成空腔,窗框1内嵌入有双层玻璃11,双层玻璃11通过胶粘连接在窗框1内壁上。双层玻璃11具有较佳的隔热性,能够减少双层玻璃11两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起到对建筑保温的效果。外墙面6上开设有窗洞61,当窗框1贴合在外墙面6上,双层玻璃11能够封堵窗洞61,减少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流通。进而起到减少室内与室外空气热交换的效果。参照图1,窗框1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座12,连接座12通过焊接或粘接固定窗框1上。外墙面6上设置有若干轴座13,轴座13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墙面6上或部分埋设在外墙面6内。轴座13与连接座12转动连接,从而使窗框1能够转动连接在外墙面6上。连接座12设置在窗框1的上侧,轴座13固定在外墙面6上且高于窗洞61设置,窗框1相对外墙面6转动形成的转动轴线为水平方向。参照图2和图3,窗框1中设置有遮阳布2,遮阳布2设置在双层玻璃11靠近外墙面6的一侧。遮阳布2为矩形柔性布,遮阳布2能够贴合在双层玻璃11一侧,进而使室外光线难以透过双层玻璃11进入室内,从而起到遮阳和遮光的效果。参照图3,窗框1中转动连接有收卷辊21,收卷辊21设置在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窗框(1)转动连接在外墙面(6)上,所述窗框(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包括液压杆(31)和升降板(32),升降板(32)滑动连接在窗洞(61)内,液压杆(31)一端设置在升降板(32)上,另一端连接在窗洞(61)中,液压杆(31)长度方向与升降板(32)滑动方向平行,升降板(32)上转动连接有连杆(4),连杆(4)上远离升降板(3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窗框(1)转动连接在外墙面(6)上,所述窗框(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包括液压杆(31)和升降板(32),升降板(32)滑动连接在窗洞(61)内,液压杆(31)一端设置在升降板(32)上,另一端连接在窗洞(61)中,液压杆(31)长度方向与升降板(32)滑动方向平行,升降板(32)上转动连接有连杆(4),连杆(4)上远离升降板(3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2)上设置有若干把手(34),把手(34)上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机构(5),连接机构(5)用于保持升降板(3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外遮阳保温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挂钩二(51)和绳索(52),绳索(52)一端固定在窗洞(61)内,另一端固定在挂钩二(51)上,挂钩二(51)用于挂设在把手(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鑫陈天鸿郑浩芬黄树吟李灿杰陈贤鸿林裕平陈燕珊陈晓真陈燕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