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龙伟专利>正文

一种自收取平敞通风晾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59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收取平敞通风晾晒窗,包括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第一窗框两侧均设有底座,底座一侧设有滑动齿轮,第一窗框的顶端设有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含旋转装置、循环装置和外壳,外壳的一侧设有循环窗,第二窗框的顶端设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设有半齿轮,第二窗框设有第一折叠装置和第二折叠装置,第一折叠装置和第二折叠装置均设有传动装置,第一折叠装置和第二折叠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衣杆和第二衣杆,第一衣杆和第二衣杆均穿插设有衣板,衣板的一侧设有活动衣钩,第二窗框另一侧设有雨水感应器。有益效果:能够进行平敞开放,扩大观景视野,可将衣服晾晒于窗外,自动收衣和撑晾,可将室内空气循环,提高了衣物风干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收取平敞通风晾晒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窗户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收取平敞通风晾晒窗。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的增加,房价的上涨,房屋面积可谓寸土寸金,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居住条件更是有限,有些房间甚至没有阳台,只有一扇窗,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免不了要洗衣晾晒等,但是天气的变化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不便,尤其是南方多雨的季节,不晾晒衣物会给人们带来很大不便,但是晾晒衣物在人们出门不在家时又要担心刚刚清洗的衣物被淋湿,现在急需一种窗户可以在打开之后自动关闭,当天晴之后能够主动打开的窗户,并能够将衣物错开晾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收取平敞通风晾晒窗,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收取平敞通风晾晒窗,包括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所述第一窗框两侧均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有滑动齿轮,所述第一窗框的顶端设有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包含旋转装置、循环装置和外壳,所述旋转装置穿插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旋转装置的顶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端设有第一异形转饼,所述第一异形转饼的另一端一侧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穿插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两端分别活动设有第二异形转饼和第三异形转饼,所述第二异形转饼一端设有第二软膜,所述第二软膜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一侧设有第二摇晃柱,所述第二异形转饼另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二防磨筒,所述第二防磨筒穿插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另一端设有第二锥形齿,所述所述第三异形转饼一端设有第三滚珠,所述第三滚珠一侧设有第三摇晃柱,所述第三异形转饼另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另一端设有第三锥形齿,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循环窗,所述循环窗内设有循环扇,所述外壳的底端设有半球形出风口,所述第二窗框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含有第二电机、从动齿轮和星形转杆,所述星形转杆两端均设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一侧设有星形转轴,所述半齿轮底端与所述滑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窗框的两侧窗框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折叠装置和第二折叠装置,所述第一折叠装置和所述第二折叠装置的一侧均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带、异形轮和从动轮,所述异形轮位于所述传动装置的顶端,所述从动轮设于所述传动装置的底端,所述传动带套设于所述异形轮和从动轮上,所述第一折叠装置和所述第二折叠装置两侧之间均匀设有第一衣杆和第二衣杆,所述第一折叠装置顶端设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顶端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支杆底端设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设有第一滑动弧底,所述第一滑动弧底下方设有第二滑动弧底,所述第二滑动弧底底端设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底端设有第四支杆,所述第四支杆的底端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衣杆和所述第二衣杆均穿插设有衣板,所述衣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活动衣钩,所述第二窗框远离所述活动衣钩的一侧设有雨水感应器和光线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星形转杆穿插设于所述星形转轴的中心位置,所述底座内部设有与所述滑动齿轮连接的吊绳。进一步的,所述半齿轮与所述第二窗框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齿轮内部设有重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衣钩卡扣在所述衣板的一侧,为金属可拆卸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通过第一衣杆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衣杆和第二衣杆两端均设有螺旋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动弧底和所述第二滑动弧底一侧分别设有固定套设于所述传动带两侧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感应器与所述活动衣钩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雨水感应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循环装置的一侧设有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等长,所述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等长,所述第一支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支杆的长度约10公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控制器、第二电机、从动齿轮和半齿轮带动第二窗框进行平敞开放,扩大了观景视野,在没有阳台的情况下,通过开窗即可将衣服晾晒于窗外,可以在雨天通过雨水感应器51检测是否下雨,并在无人在家时,将衣物收入室内,通过循环装置7将室内空气循环,达到为衣物吹风的效果,通过第一支杆38和第三支杆43之间的长度差将衣物错开挂放,提高了衣物风干的效率,当光线传感器54检测到阳光时,重新打开窗进行晾晒。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收取平敞通风晾晒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窗框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窗框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收取平敞通风晾晒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衣板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第一折叠装置和传动装置正常关闭的状态图;图8是第一折叠装置和传动装置晾衣服时的状态图;图9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第一窗框;2、第二窗框;3、底座;4、滑动齿轮;5、联动装置;6、旋转装置;7、循环装置;8、外壳;9、第一电机;10、第一异形转饼;11、主动轴;12、从动轴;13、第二异形转饼;14、第三异形转饼;15、第二软膜16、第二滚珠;17、第二摇晃柱;18、第二防磨筒;19、第二旋转轴;20、第二锥形齿;21、第三旋转轴;22、第三锥形齿;23、循环窗;24、半球形出风口;25、转动装置;26、第二电机;27、从动齿轮;28、星形转杆;29、半齿轮;30、第一折叠装置;31、第二折叠装置;32、传动装置;33、传动带;34、异形轮;35、从动轮;36、第一衣杆;37、第二衣杆;38、第一支杆;39、第一固定座;40、第二支杆;41、第一滑动弧底;42、第二滑动弧底;43、第三支杆;44、第四支杆;45、第二固定底座;46、衣板;47、活动衣钩;48、螺旋帽;49、第一固定件;50、第二固定件;51、雨水感应器;52、星形转轴;53、进风口;54、光线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收取平敞通风晾晒窗,包括第一窗框1和第二窗框2,第一窗框1两侧均设有底座3,底座3一侧设有滑动齿轮4,所述底座3内部设有与所述滑动齿轮4连接的吊绳,第二窗框2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转动装置25,转动装置25包含有第二电机26、从动齿轮27和星形转杆28,星形转杆28穿插设于星形转轴52的中心位置,星形转杆28两端均设有半齿轮29,半齿轮29与第二窗框2为一体结构,半齿轮29一侧设有星形转轴52,半齿轮29底端与滑动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窗框2两侧均分别设有第一折叠装置30和第二折叠装置31两侧之间均匀设有第一衣杆36和第二衣杆37,第一衣杆36和第二衣杆37均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围拉式平敞通风晾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窗框(1)和第二窗框(2),所述第一窗框(1)两侧均设有底座(3),所述底座(3)一侧设有滑动齿轮(4),所述第一窗框(1)的顶端设有联动装置(5),所述联动装置(5)包含旋转装置(6)、循环装置(7)和外壳(8),所述旋转装置(6)穿插设于所述外壳(8)的内部,所述旋转装置(6)的顶端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底端设有第一异形转饼(10),所述第一异形转饼(10)的另一端一侧设有主动轴(11),所述主动轴(11)穿插设有从动轴(12),所述从动轴(12)两端分别活动设有第二异形转饼(13)和第三异形转饼(14),所述第二异形转饼(13)一端设有第二软膜(15),所述第二软膜(15)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滚珠(16),所述第二滚珠(16)一侧设有第二摇晃柱(17),所述第二异形转饼(13)另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二防磨筒(18),所述第二防磨筒(18)穿插设有第二旋转轴(19),所述第二旋转轴(19)另一端设有第二锥形齿(20),所述所述第三异形转饼(14)一端设有第三滚珠,所述第三滚珠一侧设有第三摇晃柱,所述第三异形转饼(14)另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三旋转轴(21),所述第三旋转轴(21)另一端设有第三锥形齿(22),所述外壳(8)的一侧设有循环窗(23),所述循环窗(23)内设有循环扇,所述外壳(8)的底端设有半球形出风口(24),所述第二窗框(2)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转动装置(25),所述转动装置(25)包含有第二电机(26)、从动齿轮(27)和星形转杆(28),所述星形转杆(28)两端均设有半齿轮(29),所述半齿轮(29)一侧设有星形转轴(52),所述半齿轮(29)底端与所述滑动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窗框(2)的两侧窗框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折叠装置(30)和第二折叠装置(31),所述第一折叠装置(30)和所述第二折叠装置(31)的一侧均设有传动装置(32),所述传动装置(32)包括传动带(33)、异形轮(34)和从动轮(35),所述异形轮(34)位于所述传动装置(32)的顶端,所述从动轮(35)设于所述传动装置(32)的底端,所述传动带(33)套设于所述异形轮(34)和从动轮(35)上,所述第一折叠装置(30)和所述第二折叠装置(31)两侧之间均匀设有第一衣杆(36)和第二衣杆(37),所述第一折叠装置(30)顶端设有第一支杆(38),第一支杆(38)顶端设有第一固定座(39),所述第一支杆(38)底端设有第二支杆(40),所述第二支杆(40)的底端设有第一滑动弧底(41),所述第一滑动弧底(41)下方设有第二滑动弧底(42),所述第二滑动弧底(42)底端设有第三支杆(43),所述第三支杆(43)底端设有第四支杆(44),所述第四支杆(44)的底端设有第二固定座(45),所述第一衣杆(36)和所述第二衣杆(37)均穿插设有衣板(46),所述衣板(46)的一侧设有若干活动衣钩(47),所述第二窗框(2)远离所述活动衣钩(47)的一侧设有雨水感应器(51)和光线传感器(5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围拉式平敞通风晾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窗框(1)和第二窗框(2),所述第一窗框(1)两侧均设有底座(3),所述底座(3)一侧设有滑动齿轮(4),所述第一窗框(1)的顶端设有联动装置(5),所述联动装置(5)包含旋转装置(6)、循环装置(7)和外壳(8),所述旋转装置(6)穿插设于所述外壳(8)的内部,所述旋转装置(6)的顶端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底端设有第一异形转饼(10),所述第一异形转饼(10)的另一端一侧设有主动轴(11),所述主动轴(11)穿插设有从动轴(12),所述从动轴(12)两端分别活动设有第二异形转饼(13)和第三异形转饼(14),所述第二异形转饼(13)一端设有第二软膜(15),所述第二软膜(15)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滚珠(16),所述第二滚珠(16)一侧设有第二摇晃柱(17),所述第二异形转饼(13)另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二防磨筒(18),所述第二防磨筒(18)穿插设有第二旋转轴(19),所述第二旋转轴(19)另一端设有第二锥形齿(20),所述所述第三异形转饼(14)一端设有第三滚珠,所述第三滚珠一侧设有第三摇晃柱,所述第三异形转饼(14)另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三旋转轴(21),所述第三旋转轴(21)另一端设有第三锥形齿(22),所述外壳(8)的一侧设有循环窗(23),所述循环窗(23)内设有循环扇,所述外壳(8)的底端设有半球形出风口(24),所述第二窗框(2)的顶端中心位置设有转动装置(25),所述转动装置(25)包含有第二电机(26)、从动齿轮(27)和星形转杆(28),所述星形转杆(28)两端均设有半齿轮(29),所述半齿轮(29)一侧设有星形转轴(52),所述半齿轮(29)底端与所述滑动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窗框(2)的两侧窗框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折叠装置(30)和第二折叠装置(31),所述第一折叠装置(30)和所述第二折叠装置(31)的一侧均设有传动装置(32),所述传动装置(32)包括传动带(33)、异形轮(34)和从动轮(35),所述异形轮(34)位于所述传动装置(32)的顶端,所述从动轮(35)设于所述传动装置(32)的底端,所述传动带(33)套设于所述异形轮(34)和从动轮(35)上,所述第一折叠装置(30)和所述第二折叠装置(31)两侧之间均匀设有第一衣杆(36)和第二衣杆(37),所述第一折叠装置(30)顶端设有第一支杆(38),第一支杆(38)顶端设有第一固定座(39),所述第一支杆(38)底端设有第二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龙伟
申请(专利权)人:潘龙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