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450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1
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设置在河流的水坝和下游围堰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集沙系统包括垂直设置在水坝与下游围堰之间的两个截流墙,并且截流墙的方向与河流方向平行,其中一个截流墙上设置有放水孔和用于启闭放水孔的闸门,净水集沙系统还包括净化蓄集子系统和分离收集子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基坑对水起到净化作用,同时对泥沙进行过滤,对渗入基坑的水和较细的泥沙进行分离、回收,这部分泥沙可用于淤田等,缓解水土流失,分离后的水被蓄集起来,可引回河流下游或是进行中水回用;分离收集子系统清理并回收基坑上的泥沙,经过烘干箱烘干后的泥沙可用于建筑填充等,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沙回收
,具体的说是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
技术介绍
围堰是指水利工程建筑物的临时挡水物体,围堰通常分为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为了减少导流流量,在一些地方会采用下游围堰,水量较大时水流能从堰顶流过。在水利工程建筑物施工完成后,会采用多种方式拆除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其中,爆破法拆除围堰的速度较快,但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也很大。水坝在施工完成后,上游围堰被拆除,原先被上游围堰拦截的泥沙会随着水流越过水坝流向下游。另一方面,对于本身含沙量较大的河流,在流动过程中泥沙随着水流冲向下游。泥沙本身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但现有技术中并未有很好的方法对这两种情况的泥沙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基坑对水起到净化作用,同时对泥沙进行过滤,渗入基坑的水和泥沙被分离、回收;分离收集子系统清理并回收基坑上的泥沙,减少资源浪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设置在河流的水坝和下游围堰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集沙系统包括垂直设置在水坝与下游围堰之间的两个截流墙,并且截流墙的方向与河流方向平行,其中一个截流墙上设置有放水孔和用于启闭放水孔的闸门,净水集沙系统还包括净化蓄集子系统和分离收集子系统;净化蓄集子系统包括净化机构和蓄集机构;净化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坝和所述下游围堰之间的基坑,基坑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火山石层、PP滤芯层和活性炭层;蓄集机构包括分离池,活性炭层与分离池连通,分离池还连通有集沙池和集水池;分离收集子系统包括加压机构和分离收集机构;加压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水管、增加泵和冲淤管,第一进水管与水坝上游连通,冲淤管穿过另一个截流墙并朝向闸门;分离收集机构包括集中池,集中池内垂直设置有若干个挡板,挡板将集中池分隔出筛分池和若干个空置池,筛分池位于闸门下方,筛分池内水平设置有筛网,筛网与挡板可拆卸连接,筛分池底部垂直设置有围墙,围墙将筛分池分隔出集流室和沉淀室,集流室和沉淀室连通,集流室与其中一个空置池连通。作为上述所述的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性炭层连通有多个分支管,多个分支管共同连通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依次连通有离心泵和连通管,连通管和所述分离池连通。作为上述所述的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离池内设置有水沙分离器,水沙分离器包括支架和多个水沙分离管,水沙分离管设置在支架内;水沙分离器将分离池分隔出上层和下层,所述活性炭层与上层连通,上层与所述集水池通过集水管连通,下层通过集沙管与所述集沙池连通。作为上述所述的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离收集机构还包括若干组振动机构,振动机构包括十字轴万向联轴器和两个电机,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有轮胎式联轴器,轮胎式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依次套设有压圈、偏心块、压块和挡块,压块和挡块固定连接,挡块与十字轴万向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筛网设置在十字轴万向联轴器上。作为上述所述的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集中池内设置有固化机构,固化机构包括设置在集中池内壁上的多个固化剂喷头,固化剂喷头朝向所述沉淀室。作为上述所述的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沉淀室内设置有搅拌轮。作为上述所述的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围墙上开设有多个集流孔。作为上述所述的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集流室依次连通有出水管、水泵和第四进水管,第四进水管与所述空置池连通。作为上述所述的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离收集机构还包括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烘干箱内竖直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烘干箱内部分隔出两个烘干区域,烘干箱顶部穿设有漏斗,所述沉淀室通过引流管与漏斗连通,漏斗连通有两个导管,导管上设置有阀门,两个导管分别朝向两个烘干区域,烘干区域内设置有置物板,置物板水平设置且与隔板固定连接,置物板上设置有液压杆,烘干区域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液压杆朝向出料口,液压杆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滑动设置在置物板上。有益效果:一种河流净水集沙系统,基坑对水起到净化作用,同时对泥沙进行过滤,对渗入基坑的水和较细的泥沙进行分离、回收,这部分泥沙可用于淤田等,缓解水土流失,分离后的水被蓄集起来,可引回河流下游或是进行中水回用;分离收集子系统清理并回收基坑上的泥沙,经过烘干箱烘干后的泥沙可用于建筑填充等,减少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加压机构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净化蓄集子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4是水沙分离管的结构原理图;图5是分离收集机构的俯视图;图6是分离收集机构的结构原理图;图7是振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筛网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搅拌轮的俯视图;图10是集中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水坝,2、截流墙,3、下游围堰,4、基坑,5、立柱,6、启闭机,7、闸门,8、闸台,9、水坝上游,10、冲淤管,11、增压泵,12、第一进水管,13、第一单向阀,14、火山石层,15、PP滤芯层,16、活性炭层,17、分支管,18、第二进水管,19、离心泵,20、连通管,21、分离池,22、水沙分离器,23、水沙分离管,24、支架,25、集沙管,26、集沙池,27、第二单向阀,28、集水管,29、集水池,30、矩形管,31、分离片,32、通孔,33、集中池,34、挡板,35、筛网,36、电机,37、轮胎式联轴器,38、十字轴万向联轴器,39、偏心块,40、压块,41、引流结构,42、围板,43、固化剂喷头,44、集流室,45、集流孔,46、出水管,47、搅拌轮,48、漏斗,49、液压杆,50、推板,51、导管,52、隔板,53、置物板,54、出料口,55、烘干箱,56、引流管,57、第四进水管,58、水泵,59、第三单向阀,60、压圈,61、挡块,62、围墙,63、沉淀室,64、空置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设置在河流的水坝1和下游围堰3之间,所述净水集沙系统包括垂直设置在水坝1与下游围堰3之间的两个截流墙2,并且截流墙2的方向与河流方向平行,其中一个截流墙2上设置有放水孔和用于启闭放水孔的闸门7,净水集沙系统还包括净化蓄集子系统和分离收集子系统。水坝1、下游围堰3、和两个截流墙2共同围成矩形区域,下游围堰3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与下层之间通过钢筋或是其他结构连接在一起,在水坝1建筑完成后,将下游围堰3的上层用吊车吊运拆去,只留下层,减小拆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设置在河流的水坝(1)和下游围堰(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集沙系统包括水坝(1)与下游围堰(3)之间设置有两个截流墙(2),截流墙(2)的方向与河流方向平行,其中一个截流墙(2)上设置有放水孔和用于启闭放水孔的闸门(7),净水集沙系统还包括净化蓄集子系统和分离收集子系统;/n净化蓄集子系统包括净化机构和蓄集机构;/n净化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坝(1)和所述下游围堰(3)之间的基坑(4),基坑(4)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火山石层(14)、PP滤芯层(15)和活性炭层(16);/n蓄集机构包括分离池(21),活性炭层(16)与分离池(21)连通,分离池(21)还连通有集沙池(26)和集水池(29);/n分离收集子系统包括加压机构和分离收集机构;/n加压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水管(12)、增加泵和冲淤管(10),第一进水管(12)与水坝上游(9)连通,冲淤管(10)穿过另一个截流墙(2)并朝向闸门(7);/n分离收集机构包括集中池(33),集中池(33)内垂直设置有若干个挡板(34),挡板(34)将集中池(33)分隔出筛分池和若干个空置池(64),筛分池位于闸门(7)下方,筛分池内水平设置有筛网(35),筛网(35)与挡板(34)可拆卸连接,筛分池底部垂直设置有围墙(62),围墙(62)将筛分池分隔出集流室(44)和沉淀室(63),集流室(44)和沉淀室(63)连通,集流室(44)与其中一个空置池(6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设置在河流的水坝(1)和下游围堰(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集沙系统包括水坝(1)与下游围堰(3)之间设置有两个截流墙(2),截流墙(2)的方向与河流方向平行,其中一个截流墙(2)上设置有放水孔和用于启闭放水孔的闸门(7),净水集沙系统还包括净化蓄集子系统和分离收集子系统;
净化蓄集子系统包括净化机构和蓄集机构;
净化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坝(1)和所述下游围堰(3)之间的基坑(4),基坑(4)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火山石层(14)、PP滤芯层(15)和活性炭层(16);
蓄集机构包括分离池(21),活性炭层(16)与分离池(21)连通,分离池(21)还连通有集沙池(26)和集水池(29);
分离收集子系统包括加压机构和分离收集机构;
加压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水管(12)、增加泵和冲淤管(10),第一进水管(12)与水坝上游(9)连通,冲淤管(10)穿过另一个截流墙(2)并朝向闸门(7);
分离收集机构包括集中池(33),集中池(33)内垂直设置有若干个挡板(34),挡板(34)将集中池(33)分隔出筛分池和若干个空置池(64),筛分池位于闸门(7)下方,筛分池内水平设置有筛网(35),筛网(35)与挡板(34)可拆卸连接,筛分池底部垂直设置有围墙(62),围墙(62)将筛分池分隔出集流室(44)和沉淀室(63),集流室(44)和沉淀室(63)连通,集流室(44)与其中一个空置池(64)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16)连通有多个分支管(17),多个分支管(17)共同连通有第二进水管(18),第二进水管(18)依次连通有离心泵(19)和连通管(20),连通管(20)和所述分离池(21)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用净水集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池(21)内设置有水沙分离器(22),水沙分离器(22)包括支架(24)和多个水沙分离管(23),水沙分离管(23)设置在支架(24)内;
水沙分离器(22)将分离池(21)分隔出上层和下层,所述活性炭层(16)与上层连通,上层与所述集水池(29)通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延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