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2427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7
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聚羧酸、水、双酚A、酒石酸、环氧氯丙烷、植物性秸秆、磷酸盐以及铝锆双金属偶联剂依次混合。使用时,先配制碱性催化剂,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将其配制成水溶液;将碱性催化剂与固化剂混合反应后,再与土壤混合充分混合,压实。该道路土壤固化剂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土壤中加入该固化剂,能够与土壤发生交联反应,增强土壤抗压强度,且将该土壤稳定剂用于道路修筑过程中,其施工方法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土壤固化技术综合了结构力学、胶体化学和土壤化学等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已经在道路路基及基层填料等等方面广泛应用。目前土壤固化剂可分为无机固化剂、有机固化剂和生物酶类固化剂等。传统的无机固化剂会收到环境和温度的影响,凝集后可能出现裂缝等现象,有机固化剂能增加土壤的柔性,不易开裂,但是其强度相对较低。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效廉价其性能优良的土壤固化剂需求明显增强,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进口产品。而国产自主品牌产品较少,且大部分是无机产品,仍然存在强度低、抗渗能力差等缺点。因此,研发高效廉价的有机-无机土壤固化剂已经成为业内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强度高,抗渗能力强的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方案:土壤固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聚羧酸、水、双酚A、酒石酸、环氧氯丙烷、植物性秸秆、磷酸盐以及铝锆双金属偶联剂依次混合,其中聚羧酸与水的质量比为(0.8-1.2):1;双酚A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1:(20-1);酒石酸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1:(100-60);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的质量比为1:(6-4);植物性秸秆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1:(200-10);磷酸盐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2:(40-1);铝锆双金属偶联剂与聚羧酸的质量比1:(200-10)。优选的,上述聚羧酸由丙烯酸、衣康酸和马来酸为单体,其质量比例为1:(0.2-4):(0.3-3),加入过硫酸钾做催化剂共聚得到。优选的,上述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先溶于丙酮、甲醇或乙醇中,其浓度在10-50wt.%。优选的,上述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镁、磷酸二氢铝磷酸锌或其任意比混合物,使用时将其配制成40wt.%-60wt.%的水溶液。优选的,上述植物性秸秆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或小麦秸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土壤固化剂。上述土壤固化剂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上述应用的步骤为:先配制碱性催化剂,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将其配制成3wt.%-30wt.%的水溶液;将碱性催化剂与固化剂混合1:(100-50)反应1-2小时后,再与土壤混合充分混合,压实。优选的,上述固化剂占土壤质量的0.5%-7%。有益效果:该道路土壤固化剂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土壤中加入该固化剂,能够与土壤发生交联反应,增强土壤抗压和抗渗性能,且将该土壤稳定剂用于道路修筑过程中,其施工方法简便。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实施例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替代手段,均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内。实施例1分别取1份聚羧酸(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质量比=1:1:1,催化剂过硫酸钾:丙烯酸比=0.1:1,反温度为30℃)、0.20份双酚A并溶于丙酮溶液中(双酚A浓度20wt.%)、0.01份玉米秸秆、1份磷酸镁-锌、0.05份的环氧氯丙烷并溶于丙酮溶液中(环氧氯丙烷浓度25wt.%)、0.02份酒石酸、0.01份铝锆双金属偶联剂(铝锆偶联剂LD-139,扬州市立达树脂有限公司)进行混合,搅拌混匀,得到固化剂储备溶液。配制0.1份氢氧化钠碱性溶液,质量分数为20%,溶液剧烈放热,趁热与固化剂储备溶液混合搅拌,得到土壤固化剂。将土壤固化剂,倒入到上述土壤中,混匀,制成ϕ50mm×50mm圆柱体试件,并作3个平行。土壤稳定剂的加入量占土壤1wt.%,水的加入量占土壤的重量5%。将试件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入20℃±2,相对湿度90%,恒温恒湿箱中养护7天,采用路面强度试验仪以1mm/min的速率测试固化土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计算平均值,其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1MPa,渗透系数为1.1×10-7m/s。实施例2分别取1份聚羧酸(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质量比=1:2:3,催化剂过硫酸钾:丙烯酸比=0.8:1,反温度为30℃))、0.8份双酚A并溶于甲醇溶液中(双酚A浓度25wt.%)、0.15份大豆秸秆、0.5份磷酸镁、0.15份的环氧氯丙烷并溶于甲醇溶液中(环氧氯丙烷浓度25wt.%)、0.02份酒石酸、0.02份铝锆双金属偶联剂进行混合,搅拌混匀,得到固化剂储备溶液。配制0.25份氢氧化钾碱性溶液,质量分数为30%,溶液剧烈放热,趁热与固化剂储备溶液混合搅拌,得到土壤固化剂。将土壤固化剂,倒入到上述土壤中,混匀,制成ϕ50mm×50mm圆柱体试件,并作3个平行。土壤稳定剂的加入量占土壤0.5wt.%,水的加入量占土壤的重量2%。将试件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入20℃±2,相对湿度90%,恒温恒湿箱中养护7天,采用路面强度试验仪以1mm/min的速率测试固化土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计算平均值,其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4.2MPa,渗透系数为1.5×10-7m/s。实施例3分别取1份聚羧酸(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质量比=1:0.8:1.1,催化剂过硫酸钾:丙烯酸比=0.12:1,反温度为30℃))、1份双酚A并溶于丙酮溶液中(双酚A浓度20wt.%)、0.1份水稻秸秆、0.4份磷酸镁-铝、0.20份的环氧氯丙烷并溶于丙酮溶液中(环氧氯丙烷浓度20wt.%)、0.01份酒石酸、0.1份铝锆双金属偶联剂进行混合,搅拌混匀,得到固化剂储备溶液。配制0.3份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3%,溶液剧烈放热,趁热与固化剂储备溶液混合搅拌,得到土壤固化剂。将土壤固化剂,倒入到上述土壤中,混匀,制成ϕ50mm×50mm圆柱体试件,并作3个平行。土壤稳定剂的加入量占土壤0.2wt.%,水的加入量占土壤的重量3%。将试件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入20℃±2,相对湿度90%,恒温恒湿箱中养护7天,采用路面强度试验仪以1mm/min的速率测试固化土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计算平均值,其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4Pa,渗透系数为1.05×10-7m/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土壤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将聚羧酸、水、双酚A、酒石酸、环氧氯丙烷、植物性秸秆、磷酸盐以及铝锆双金属偶联剂依次混合,其中聚羧酸与水的质量比为(0.8-1.2):1;双酚A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1:(20-1);酒石酸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1:(100-60);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的质量比为1:(6-4);植物性秸秆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1:(200-10);磷酸盐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2:(40-1);铝锆双金属偶联剂与聚羧酸的质量比1:(200-10)。/n

【技术特征摘要】
1.土壤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将聚羧酸、水、双酚A、酒石酸、环氧氯丙烷、植物性秸秆、磷酸盐以及铝锆双金属偶联剂依次混合,其中聚羧酸与水的质量比为(0.8-1.2):1;双酚A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1:(20-1);酒石酸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1:(100-60);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的质量比为1:(6-4);植物性秸秆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1:(200-10);磷酸盐与聚羧酸的质量比为2:(40-1);铝锆双金属偶联剂与聚羧酸的质量比1:(200-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壤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由丙烯酸、衣康酸和马来酸为单体,其质量比例为1:(0.2-4):(0.3-3),加入过硫酸钾做催化剂共聚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壤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先溶于丙酮、甲醇或乙醇中,其浓度在10-50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奋强张德恒李庆辉潘云雨张鹤芦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江苏路业建设有限公司南京中荷寰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