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支--公元换算器。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历法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10个“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个“地支”按一定顺序搭配组成的“干支”标记年代的,如甲子、乙丑、丙寅、……等,而现代则是以“公元”标记年代的。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史、文物考古、字画鉴定等工作中经常遇到将“干支”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问题,特别是在博物馆内、展览会上、发掘现场等以及旅游到名山古刹,欣赏匾额、楹联、碑碣、刻石时都会经常遇到“干支”与“公元”换算问题。中学文史课学习中也常常遇到“干支”、“公元”互相换算问题,如黄巾起义的口号是“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那么甲子是公元多少年呢?“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等等各是公元多少年呢?过去换算很麻烦,要用工具书查找。本专利技术人曾专利技术了一种“干支--公元”掐指换算法,曾于1990年发表在“美术”杂志,1992年4月发表在“美术史论”和“中国书画报”上。这种方法使用起来虽然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但不易记忆、掌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支——公元换算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其由可相对转动地铆接在一起的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组成,第一圆盘上的内环和外环部分分别依次均布标有12个文字甲、乙、丙、丁、戊、己、天、干、庚、辛、壬、癸和10个数字0、1、2、3、4、5、6、7、8、9及2个文字公、元,第二圆盘上的外环部分依次均布标有12个文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第二圆盘的内、外环部分之间用筋条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