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粉混匀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186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粉混匀机,包括混匀筒和第一动力筒。所述混匀筒顶部设有进料口和出气管,所述进料口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混匀筒顶部的中央位置,所述出气管下方设有倒V型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出气管有一定间距,所述挡板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混匀筒的两侧壁,所述出气管内部设有挡条组,且所述出气管顶部设有网罩,所述混匀筒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活动盖;所述第一动力箱位于所述混匀筒的下方,所述第一动力箱内设有第一气缸组。采用气缸的方式,往混匀筒内释放气流,带动混匀筒内的药粉扩散,达到快速混匀的效果,结构简单,又不影响药粉的药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粉混匀机
本技术属于药物混匀
,尤其涉及一种药粉混匀机。
技术介绍
药粉混匀是药物生产加工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步骤,药粉的混匀程度直接影响药物最终的疗效,现有的药粉混匀机一般结构都螺旋桨搅拌的方式,但搅拌杆的底端容易接触搅拌筒底部产生高热量,对药粉的药效造成影响,若搅拌杆底端过高,则搅拌桶底部的药粉无法被均匀搅拌,有必要设计一款结构简单,混匀效果好,且易收集混合物料的混匀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药粉混匀机,采用气缸的方式,往混匀筒内释放气流,带动混匀筒内的药粉扩散,达到快速混匀的效果,结构简单,又不影响药粉的药效。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一种药粉混匀机,包括混匀筒和第一动力筒。混匀筒顶部设有进料口和出气管,进料口连接有密封盖,出气管位于混匀筒顶部的中央位置,出气管下方设有倒V型的挡板,挡板与出气管有一定间距,挡板的两端连接于混匀筒的两侧壁,出气管内部设有挡条组,且出气管顶部设有网罩,混匀筒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有活动盖;第一动力筒位于混匀筒的下方,第一动力筒内设有第一气缸组。混匀筒的底部呈倾斜方向设置,出料口位于混匀筒的低端处,相应的,第一气缸组也呈倾斜方向设置,第一气缸组与第一动力筒的间隙处设有支撑块。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动力筒,第二动力筒位于混匀筒外侧壁,第二动力筒内设有第二气缸组。进一步的,第二气缸组呈倾斜向下的方向设置。进一步的,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与混匀筒的接触端均设有滤网。进一步的,挡条组包括a组挡条和b组挡条,a组挡条和b组挡条位于出气管的相对位置且交错排列,a组挡条长度大于b组挡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采用气缸的方式,第一气缸组位于混匀筒的下方,向上往混匀筒内释放气流,带动混匀筒内的药粉扩散,达到快速混匀的目的,结构简单,又不影响药粉的药效;2、出气管下方设有倒V型的挡板,是在药粉混匀过程中,防止药粉从出气管扩散出去的第一道屏障,出气管位于混匀筒顶部的中央位置,若位于偏离中心的位置,挡板一侧的药粉量偏多,可能增加药粉扩散出去的风险;3、出气管顶部设有网罩,内部还设有挡条组,都进一步的防止药粉从出气管扩散出去,挡条组包括a组挡条和b组挡条,a组挡条和b组挡条位于出气管的相对位置且交错排列,a组挡条长度大于b组挡条,使挡条组之间的间隙偏离中心位,达到高效阻挡药粉的效果;4、混匀筒的底部呈倾斜方向设置,第一气缸组的气流方向仍然向上,倾斜设置一方面可增强混匀效果,另一方面出料口位于混匀筒的低端处,方便收集混合后的药粉;5、本技术还设有第二动力箱,第二动力筒位于混匀筒外侧壁,第二气缸组呈倾斜向下的方向设置,一方面增加多方向的气流,进而使混匀筒内达到乱流的效果,另一方面方向倾斜朝下,气流方向远离出气管,可防止气流直接冲击药粉从出气管扩散出去;6、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与混匀筒的接触端均设有滤网,防止药粉落入气缸内,影响气缸的正常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一;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药粉混匀机,包括混匀筒1和第一动力筒2。具体的,混匀筒1顶部设有进料口15和出气管12,进料口15连接有密封盖16,使用时,打开密封盖16,倒入待混匀的药粉,然后盖上密封盖16。更具体的,出气管12位于混匀筒1顶部的中央位置,出气管12下方设有倒V型的挡板11,挡板11与出气管12有一定间距,挡板11的两端连接于混匀筒1的两侧壁,出气管12内部设有挡条组14,且出气管12顶部设有网罩13,挡板11、挡条组14和网罩13均是为了防止药粉从出气管12扩散出去。具体的,第一动力筒2位于混匀筒1的下方,第一动力筒2内设有第一气缸组21,第一气缸组21产生向上的气流,冲击药份四处扩散,且第一气缸组21与混匀筒1的接触端设有滤网4,防止药粉落入第一气缸组21内。具体的,混匀筒1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17,出料口17连接有活动盖18,混匀筒1工作时,封闭活动盖18,混匀结束后,打开活动盖18即可收集药粉。优选的,挡条组14包括a组挡条和b组挡条,a组挡条和b组挡条位于出气管12的相对位置且交错排列,a组挡条长度大于b组挡条,使a组挡条和b组挡条之间的间隙偏离中心位,达到高效阻挡药粉的效果。实施例2如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混匀筒1的底部呈倾斜方向设置,出料口17位于混匀筒1的低端处,相应的,第一气缸组21也呈倾斜方向设置,第一气缸组21与第一动力筒2的间隙处设有支撑块22。通过以上方式,一方面可增强混匀效果,另一方面出料口17位于混匀筒1的低端处,方便收集混合后的药粉。实施例3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包括第二动力筒3,第二动力筒3位于混匀筒1外侧壁,第二动力筒3内设有第二气缸组31,第二气缸组31呈倾斜向下的方向设置,且第二气缸组31与混匀筒1的接触端设有滤网4。本实施例第二气缸组31方向倾斜朝下,一方面可增加多方向的气流,使混匀筒1内达到乱流的效果,另一方面气流方向远离出气管12,可防止气流直接冲击药粉从出气管12扩散出去。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情况下,对本技术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粉混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匀筒(1)和第一动力筒(2);/n所述混匀筒(1)顶部设有进料口(15)和出气管(12),所述进料口(15)连接有密封盖(16),所述出气管(12)位于所述混匀筒(1)顶部的中央位置,所述出气管(12)下方设有倒V型的挡板(11),所述挡板(11)与所述出气管(12)有一定间距,所述挡板(11)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混匀筒(1)的两侧壁,所述出气管(12)内部设有挡条组(14),且所述出气管(12)顶部设有网罩(13),所述混匀筒(1)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17),所述出料口(17)连接有活动盖(18);/n所述第一动力筒(2)位于所述混匀筒(1)的下方,所述第一动力筒(2)内设有第一气缸组(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粉混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匀筒(1)和第一动力筒(2);
所述混匀筒(1)顶部设有进料口(15)和出气管(12),所述进料口(15)连接有密封盖(16),所述出气管(12)位于所述混匀筒(1)顶部的中央位置,所述出气管(12)下方设有倒V型的挡板(11),所述挡板(11)与所述出气管(12)有一定间距,所述挡板(11)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混匀筒(1)的两侧壁,所述出气管(12)内部设有挡条组(14),且所述出气管(12)顶部设有网罩(13),所述混匀筒(1)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17),所述出料口(17)连接有活动盖(18);
所述第一动力筒(2)位于所述混匀筒(1)的下方,所述第一动力筒(2)内设有第一气缸组(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粉混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筒(1)的底部呈倾斜方向设置,所述出料口(17)位于所述混匀筒(1)的低端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辉鲁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赛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