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原子稠环的电子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2418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6
本申请公开一种硫原子稠环的电子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受体材料特点如下:(1)利用电子受体—电子给体—电子受体—电子给体—单子受体(A‑D‑A‑D‑A)的分子结构,降由于分子内电子推拉效应,可有效降低化合物的LUMO能级和带隙,有利于电子的注入和传输,并得到具有近红外吸收性能的材料;(2)与经典的母核为碳原子稠环电子受体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将硫原子引入稠环电子结构,可有效提高稠环母核的π电子共轭程度,并提高分子的平面性,有利于载流子在分子内的传输。该受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吸光性能,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可以广泛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原子稠环的电子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涉及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柔性、轻质、低成本和可通过卷对卷印刷生产的特点,因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受到科研领域和工业界广泛的关注。从材料构成上来讲,电子给体材料和电子受体材料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相比于传统的富勒烯类受体材料,非富勒烯电子受体材料凭借其吸光性强、带隙和能级易调控、稳定性高、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势,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基于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单节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已经突破16%(Nat.Commun.2019,10,2515),叠层电池效率则达到了17.6%(Science.2018,361,1094-1098)。现有的非富勒烯稠环电子受体材料主要采用碳原子稠环体系,由于给电子单元中的关环碳原子给电子能力较弱且在分子中采取SP3杂化,因而导致材料迁移率较低、吸光性不足、电子带隙较宽等缺点,阻碍了其产业化应用。因此,开发新型的电子受体材并提高器件性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硫原子稠环的电子受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原子稠环的电子受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其中,A1为吸电子单元;D为给电子基团;A2为染料基团,具有吸光性和拉电子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原子稠环的电子受体材料,其特征在于,A1为以下基团的任意一种:



其中,X为氧原子、硫原子或者硒原子;R1为C1-C20的烷基链,该烷基链为直链或者叉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原子稠环的电子受体材料,其特征在于,D为以下基团的任意一种:



其中,R2,R3和R4为氢原子、烷基链、烷氧基链、烯基、炔基、芳基或者酯基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原子稠环的电子受体材料,其特征在于,A2为以下基团的任意一种:



其中,R5为氢原子、卤素、烷基链、卤代烷基链、烷氧基链、卤代烷氧基链、烯基、炔基、芳基或者酯基中的任意一种。


5.一种硫原子稠环的电子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化合物1和化合物2在催化剂催化下通过Stille偶联生成化合物3:



(2)化合物3通过关环得到硫原子稠环的化合物4:



(3)化合物4在三氯亚磷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条件下通过Vilsmeier反应得到化合物5:



(4)化合物5和端基化合物A2反应得到最终产物:



其中,端基化合物A2为以下结构的任意一种:



其中,R5为氢原子、卤素、烷基链、卤代烷基链、烷氧基链、卤代烷氧基链、烯基、炔基、芳基或者酯基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原子稠环的电子受体材料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鸿赵佳钧姚超缪景生王胧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