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409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包括沼气池、沼肥分离装置、沼液沉淀池,以及好氧池;沼气池内设有厌氧发酵室和集气室,厌氧发酵室与集气室连通并设有沼肥排放通道和加料通道;集气室用于连接发电装置或通入有机农业大棚;沼肥分离装置与沼肥排放通道连接,具有沼渣排放端和沼液排放端;沼液沉淀池与沼液排放端连接,且与水产塘和有机农业大棚分别连接,排液管道用于与净水管道并接;好氧池与沼渣排放端连接,用于对沼渣进行有氧堆沤形成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能够提高奶牛场的粪肥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的奶牛场粪肥利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养殖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态农蓄业的发展,如何做到奶牛场的资源最大利用化,同时避免牛粪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牛粪中具有很高的养分,因此通常将牛粪进行堆沤腐熟后用作农作物的肥料使用,另外,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开始利用牛粪在沼气池内进行发酵生产沼气进行发电、取暖等,同时还能够将沼渣和沼液用作农作物的肥料使用,但是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使用手段,目前这种方式并不能充分发挥牛粪的资源效益,多数养殖场仍然无法通过对牛粪的合理利用而产生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奶牛场的粪肥利用率低,无法通过粪肥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包括:沼气池,设有厌氧发酵室和位于厌氧发酵室上方的集气室;厌氧发酵室的顶壁与集气室连通,靠近其底端的侧壁设有沼肥排放通道和加料通道;集气室的顶壁上设有输气管路,输气管路用于连接发电装置或有机农业大棚的供气供暖管路;沼肥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沼肥中的沼渣和沼液,具有与沼肥排放通道连接的进料端,还具有沼渣排放端和沼液排放端;沼液沉淀池,与沼液排放端连接,且用于连接水产塘的注水管道,还用于通过排液管道连接有机农业大棚的喷灌管路,排液管道用于与净水管道并接;好氧池,与沼渣排放端连接,用于对沼渣进行有氧堆沤以形成适于有机农业大棚内的作物施加的基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沼肥分离装置包括:固定筒,用于支撑与地面上,筒壁设有与沼液沉淀池连通的排液管;转筒组件,穿孔薄板围合而成,且沿固定筒的轴向转动连接于固定筒内部,转筒组件的一端与沼肥排放通道连接,另一端与好氧池连接;转筒组件的内周壁设有螺旋叶片;驱动件,设于固定筒上,输出端与转筒组件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转筒组件包括:粗滤转筒,转动连接于固定筒内部,且与驱动件连接,粗滤转筒的一端与沼肥排放通道连接,另一端沿固定筒的轴向朝向固定筒内部延伸;精滤转筒,转动连接于固定筒内部,且与驱动件连接,精滤转筒的一端与粗滤转筒的延伸端对接,另一端沿固定筒的轴向延伸,且延伸端与好氧池连接;其中,粗滤转筒的内周壁、精滤转筒的内周壁均设有螺旋叶片,精滤转筒的转速高于粗滤转筒的转速。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位于精滤转筒内周壁的螺旋叶片的螺距小于位于粗滤转筒内周壁的螺旋叶片的螺距。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精滤转筒的周壁的穿孔密度大于粗滤转筒的周壁的穿孔密度;且精滤转筒的周壁的穿孔直径小于粗滤转筒的周壁的穿孔直径。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驱动件包括:电机,固定连接于固定筒的一端外壁上,输出端伸入固定筒内,且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圈,套设于粗滤转筒的一端,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圈,套设于粗滤转筒的延伸端;第三齿圈,套设于精滤转筒靠近第二齿圈的一端;变速箱,固定连接于固定筒的内壁上,输入轴上套设有与第二齿圈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输出轴上套设有与第三齿圈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厌氧发酵室的顶壁设有与集气室连通的排气口,排气口上设有压力封门,压力封门在厌氧发酵室内的沼气压力大于集气室内的压力值时开启。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压力封门包括:门板,铰接于集气室的底壁上,具有向上翻转至集气室内的开启状态,还具有与集气室的底壁密封贴合以封闭排气口的关闭状态;弹性伸缩杆,一端与门板铰接,另一端与集气室的底壁铰接,用于向门板施加向下翻转的弹性压力。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集气室内设有压力气膜,压力气膜的外周壁与集气室的内壁共同围成集气腔,集气腔与厌氧发酵室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在厌氧发酵室的上方设有集气室,从而确保沼气能够满足有机农业大棚内的供气供暖需求,从而能够通过沼气灯及暖气等为农作物提供生长必须的光照和温度,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另外,多余的沼气能够输送至发电装置进行发电,从而为奶牛场辅助提供必要的电力能源,降低奶牛场的商业用电量,从而降低运营成本;牛粪发酵后产生的沼肥经过沼肥分离装置后,分离出的沼渣排入好氧池进行有氧堆沤后能够作为农作物的基肥施加在地下,沼液进入沼液沉淀池经过静置沉淀后,清液能够与净水混合后用于农作物的叶喷追肥,一方面能够代替农药降低农作物的虫害率,另一方面能够提供农作物生长必须的微量元素,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增加产量;沼液沉淀池底部的浊液能够排入水产塘对水产塘进行补水,从而提供水产生物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在节省养殖饲料的同时能够提高水产品的品质;由此可见,本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牛粪资源,能够在降低奶牛场商业用电量、提高有机农业大棚的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以及水产增收等多方面产生经济效益,从而确保奶牛场在粪肥利用上的投入能够尽快产生营收,从而降低奶牛场的运营压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奶牛场粪肥利用方法,采用上述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牛粪通过奶牛场的粪料排放管网定期排入厌氧发酵室内,并将牛粪经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收集在集气室内;定期将厌氧发酵室内产生的沼肥排入沼肥分离装置,将沼肥中的沼渣和沼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沼渣排入好氧池、沼液排入沼液沉淀池;将排入好氧池内的沼渣进行有氧堆沤2~3天,并在上下翻动后再堆沤2~3天,然后作为基肥施加在有机农业大棚的土壤之下;将排入沼液沉淀池内的沼液静置沉淀5~7天后,抽取上层清液与净水进行稀释混合后通过喷灌管路对有机农业大棚内的作物进行叶喷追肥,抽取底层浊液导入水产塘的注水管道内对水产塘进行补水补肥;将集气室内的一部分沼气输送至有机农业大棚的供气管路上,通过均匀布置的沼气灯为农作物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照,并通过供暖管路为有机农业大棚提供热量供应;将剩余沼气直接输送至发电装置进行发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奶牛场粪肥利用方法,采用了上述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牛粪资源,在降低奶牛场商业用电量、提高有机农业大棚的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以及水产增收等多方面产生经济效益,从而确保奶牛场在粪肥利用上的投入能够尽快产生营收,从而降低奶牛场的运营压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沼肥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沼气池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沼气池,设有厌氧发酵室和位于所述厌氧发酵室上方的集气室;所述厌氧发酵室的顶壁与所述集气室连通,靠近其底端的侧壁设有沼肥排放通道和加料通道;所述集气室的顶壁上设有输气管路,所述输气管路用于连接发电装置或有机农业大棚的供气供暖管路;/n沼肥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沼肥中的沼渣和沼液,具有与所述沼肥排放通道连接的进料端,还具有沼渣排放端和沼液排放端;/n沼液沉淀池,与所述沼液排放端连接,且用于连接水产塘的注水管道,还用于通过排液管道连接有机农业大棚的喷灌管路,所述排液管道用于与净水管道并接;/n好氧池,与所述沼渣排放端连接,用于对所述沼渣进行有氧堆沤以形成适于所述有机农业大棚内的作物施加的基肥。/n

【技术特征摘要】
1.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沼气池,设有厌氧发酵室和位于所述厌氧发酵室上方的集气室;所述厌氧发酵室的顶壁与所述集气室连通,靠近其底端的侧壁设有沼肥排放通道和加料通道;所述集气室的顶壁上设有输气管路,所述输气管路用于连接发电装置或有机农业大棚的供气供暖管路;
沼肥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沼肥中的沼渣和沼液,具有与所述沼肥排放通道连接的进料端,还具有沼渣排放端和沼液排放端;
沼液沉淀池,与所述沼液排放端连接,且用于连接水产塘的注水管道,还用于通过排液管道连接有机农业大棚的喷灌管路,所述排液管道用于与净水管道并接;
好氧池,与所述沼渣排放端连接,用于对所述沼渣进行有氧堆沤以形成适于所述有机农业大棚内的作物施加的基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肥分离装置包括:
固定筒,用于支撑与地面上,筒壁设有与所述沼液沉淀池连通的排液管;
转筒组件,穿孔薄板围合而成,且沿所述固定筒的轴向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筒内部,所述转筒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沼肥排放通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好氧池连接;所述转筒组件的内周壁设有螺旋叶片;
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筒上,输出端与所述转筒组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组件包括:
粗滤转筒,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筒内部,且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粗滤转筒的一端与所述沼肥排放通道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固定筒的轴向朝向所述固定筒内部延伸;
精滤转筒,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筒内部,且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精滤转筒的一端与所述粗滤转筒的延伸端对接,另一端沿所述固定筒的轴向延伸,且延伸端与所述好氧池连接;
其中,所述粗滤转筒的内周壁、所述精滤转筒的内周壁均设有所述螺旋叶片,所述精滤转筒的转速高于所述粗滤转筒的转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精滤转筒内周壁的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小于位于所述粗滤转筒内周壁的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滤转筒的周壁的穿孔密度大于所述粗滤转筒的周壁的穿孔密度;且所述精滤转筒的周壁的穿孔直径小于所述粗滤转筒的周壁的穿孔直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奶牛场粪肥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王建朋李再兴王文霞刘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