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73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将污泥投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阶段污泥;B、将第一阶段污泥进行再处理,得到第二阶段污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操作简单,经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元素,将这些污泥投入工业废水处理厂生化系统中,不仅提高了B/C比,同时补充了C、N、P等营养元素,解决了因进水营养物质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问题,提高了生物处理系统的生化性。也解决了活性污泥浓度增值慢的难题,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工艺
,具体为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常规污泥处理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和规模化发展,但污水处理厂在这两个领域处理技术手段上依然需要创新。一方面,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含量很高,但B/C特别低,在0.3以下。这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可生化性特别低,进入生化系统之后,生物处理段的活性污泥增值较慢,因为这种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微生物摄取困难,导致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脱氮除磷的效率降低。另一方面,污泥处理处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污泥处理处置从技术和操作层面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污水处理厂内部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处理后的污泥外运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第二阶段是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合理的安全处置,使污泥能达到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污泥处理及外运都需要较大成本,因此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是每个水厂创效的必经之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将污泥投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阶段污泥;B、将第一阶段污泥进行再处理,得到第二阶段污泥。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对污泥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进行机械脱水处理,具体为采用污泥脱水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第一阶段污泥再处理方法如下:a、首先将第一阶段污泥投入搅拌池中,并在搅拌池中投入处理剂,将处理剂与第一阶段污泥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污泥混合物;b、之后将污泥混合物投入厌氧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处理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丙烯酰胺10-20份、聚合氯化铝铁8-20份、硝酸铝4-10份、硫酸铁5-15份、萤石4-10份、高岭土3-9份、四丁基碘化铵6-12份、活性硅藻土10-20份。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厌氧发酵方法如下:在污泥中加碱搅拌,调节并保持剩余污泥的pH为9-10,其中,搅拌速率为8000-12000转/分,时间为2h-3h。优选的,所述碱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的,厌氧发酵温度为45-55℃,时间为8-10天。优选的,厌氧发酵过程中剩余污泥中的溶解氧浓度为0.1-0.2mg/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操作简单,经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元素,将这些污泥投入工业废水处理厂生化系统中,不仅提高了B/C比,同时补充了C、N、P等营养元素,解决了因进水营养物质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问题,提高了生物处理系统的生化性。也解决了活性污泥浓度增值慢的难题,便于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将污泥投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阶段污泥;B、将第一阶段污泥进行再处理,得到第二阶段污泥。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对污泥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进行机械脱水处理,具体为采用污泥脱水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第一阶段污泥再处理方法如下:a、首先将第一阶段污泥投入搅拌池中,并在搅拌池中投入处理剂,将处理剂与第一阶段污泥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污泥混合物;b、之后将污泥混合物投入厌氧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处理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丙烯酰胺10份、聚合氯化铝铁8份、硝酸铝4份、硫酸铁5份、萤石4份、高岭土3份、四丁基碘化铵6份、活性硅藻土10份。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厌氧发酵方法如下:在污泥中加碱搅拌,调节并保持剩余污泥的pH为9,其中,搅拌速率为8000转/分,时间为2h。本实施例中,碱采用氢氧化钠。本实施例中,厌氧发酵温度为45℃,时间为8天。本实施例中,厌氧发酵过程中剩余污泥中的溶解氧浓度为0.1mg/L。实施例二: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将污泥投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阶段污泥;B、将第一阶段污泥进行再处理,得到第二阶段污泥。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对污泥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进行机械脱水处理,具体为采用污泥脱水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第一阶段污泥再处理方法如下:a、首先将第一阶段污泥投入搅拌池中,并在搅拌池中投入处理剂,将处理剂与第一阶段污泥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污泥混合物;b、之后将污泥混合物投入厌氧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处理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丙烯酰胺20份、聚合氯化铝铁20份、硝酸铝10份、硫酸铁15份、萤石10份、高岭土9份、四丁基碘化铵12份、活性硅藻土20份。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厌氧发酵方法如下:在污泥中加碱搅拌,调节并保持剩余污泥的pH为10,其中,搅拌速率为12000转/分,时间为3h。本实施例中,碱采用氢氧化钾。本实施例中,厌氧发酵温度为55℃,时间为10天。本实施例中,厌氧发酵过程中剩余污泥中的溶解氧浓度为0.2mg/L。实施例三: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将污泥投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阶段污泥;B、将第一阶段污泥进行再处理,得到第二阶段污泥。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对污泥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进行机械脱水处理,具体为采用污泥脱水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第一阶段污泥再处理方法如下:a、首先将第一阶段污泥投入搅拌池中,并在搅拌池中投入处理剂,将处理剂与第一阶段污泥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污泥混合物;b、之后将污泥混合物投入厌氧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处理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丙烯酰胺12份、聚合氯化铝铁10份、硝酸铝5份、硫酸铁7份、萤石7份、高岭土4份、四丁基碘化铵7份、活性硅藻土12份。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厌氧发酵方法如下:在污泥中加碱搅拌,调节并保持剩余污泥的pH为9,其中,搅拌速率为9000转/分,时间为2h。本实施例中,碱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混合物。本实施例中,厌氧发酵温度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首先将污泥投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阶段污泥;/nB、将第一阶段污泥进行再处理,得到第二阶段污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污泥投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阶段污泥;
B、将第一阶段污泥进行再处理,得到第二阶段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对污泥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进行机械脱水处理,具体为采用污泥脱水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第一阶段污泥再处理方法如下:
a、首先将第一阶段污泥投入搅拌池中,并在搅拌池中投入处理剂,将处理剂与第一阶段污泥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污泥混合物;
b、之后将污泥混合物投入厌氧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关于污泥增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处理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丙烯酰胺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会强曾鑫杨世俊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碧水源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