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湖泊的沿岸水层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07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湖泊的沿岸水层交换装置,包括集水系统和配水系统;集水系统设置于靠近湖泊底部的水平位置,包括沿湖泊的岸线布设呈环形的集水主管,以及若干沿集水主管长度方向均布的集水支管;每一集水支管均伸入湖泊的挡墙内;集水主管通过集水干管与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连接;配水系统设置于湖泊水面以上的水平位置,包括沿湖泊的岸线布设呈环形的配水主管,以及若干沿配水主管长度方向均布的配水支管;每一配水支管均伸入湖泊的挡墙内;配水主管通过配水干管与处理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可提高湖泊水质,避免由于近岸区域的死角导致的藻类爆发、溶解氧不足等引起的水质恶化,具有良好经济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湖泊的沿岸水层交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净化
,特别涉及用于湖泊的沿岸水层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湖泊常见的问题包括水体富营养化、溶解氧不足等,很大程度上源于水体水动力不足,尤其是沿岸处多“死角”,容易形成死水区域。由于湖泊水流相对较缓慢、水深较大、岸线复杂多变,因此在提升水动力的技术措施也需因地制宜。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曝气、推流等方式提高水动力,但常规的曝气仅仅是表面射流或拍击水面,增氧效率较低,而推流的机械臂则容易影响湖泊中的水生生物,且推流在水深较大的湖泊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这两种措施在岸线多变,形成死角的区域针对性不足,估很多湖泊在近岸处的藻类爆发最为严重。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水动力,避免藻类爆发及增加溶解氧含量,解决岸线“死角”区域的死水区域水体富营养化及藻类爆发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湖泊的沿岸水层交换装置,实现的目的是提高湖泊水质,解决死水区域导致的藻类爆发、溶解氧不足等引起的水质恶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湖泊的沿岸水层交换装置,包括集水系统和配水系统。其中,所述集水系统设置于靠近湖泊底部的水平位置,包括沿所述湖泊的岸线布设呈环形的集水主管,以及若干沿所述集水主管长度方向均布的集水支管;每一所述集水支管的一端均与所述集水主管连接,另一端均伸入所述湖泊的挡墙内,连通所述集水主管和所述湖泊;所述集水主管通过集水干管与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离心泵,通过所述离心泵,经过所述集水干管、所述集水主管和若干所述集水支管从所述湖泊内抽取靠近底部位置的下层水;所述配水系统设置于所述湖泊水面以上的水平位置,包括沿所述湖泊的岸线布设呈环形的配水主管,以及若干沿所述配水主管长度方向均布的配水支管;每一所述配水支管的一端均与所述配水主管连接,另一端均伸入所述湖泊的挡墙内,位于所述湖泊水面的上方;所述配水主管通过配水干管与所述处理装置的出水口连接。优选的,所述湖泊的每一死水区域靠近底部位置与所述集水主管之间均设有所述集水支管,通过所述集水支管实现连通;每一所述死水区域水面以上的位置均设有与配水主管连接的配水支管。优选的,每一所述集水支管伸入所述挡墙内的一端均设有格栅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可提高湖泊水质,避免由于近岸产生的死水区域导致的藻类爆发、溶解氧不足等引起的水质恶化,具有良好经济性和可靠性。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湖泊下层的平面结构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湖泊上层的平面结构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湖泊局部纵向剖面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湖泊的沿岸水层交换装置,包括集水系统和配水系统。其中,集水系统设置于靠近湖泊底部的水平位置,包括沿湖泊的岸线1布设呈环形的集水主管2,以及若干沿集水主管2长度方向均布的集水支管3;每一集水支管3的一端均与集水主管2连接,另一端均伸入湖泊的挡墙内,连通集水主管2和湖泊;集水主管2通过集水干管4与处理装置5的进水口连接;处理装置5包括离心泵,通过离心泵,经过集水干管4、集水主管2和若干集水支管3从湖泊内抽取靠近底部位置的下层水;配水系统设置于湖泊水面以上的水平位置,包括沿湖泊的岸线1布设呈环形的配水主管6,以及若干沿配水主管6长度方向均布的配水支管7;每一配水支管7的一端均与配水主管6连接,另一端均伸入湖泊的挡墙内,位于湖泊水面的上方;配水主管6通过配水干管与处理装置5的出水口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集水系统均匀的从湖泊内抽取靠近底部位置的抽下层水,通过配水系统,将经过处理装置5处理后的水通过若干配水支管7从湖泊岸线1四周多点输入湖泊。本专利技术将湖泊内靠近底部位置的下层水集中收集并处理后,打入上层,作是避免下层水中的泥沙过多,保持水体的透明度,不影响光照,同时也保持好的感官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集配水系统完成水层交换。下层水收集处理后从水面上方打入水中,能够与空气充分接触,可有效增加水中的氧含量;而下层水顶替成为了处理后的上层水,原上层水则进入了中下层,改变了光照及氧的条件,能够抑制藻类生长。在某些实施例中,湖泊的每一死水区域靠近底部位置与集水主管2之间均设有集水支管3,通过集水支管3实现连通;每一死水区域水面以上的位置均设有与配水主管6连接的配水支管7。本专利技术在靠近岸边“死角”区域的死水区域单独设置集水支管3和配水支管7,能够使死水区域保持一定的水动力,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及藻类爆发。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集水支管3伸入挡墙内的一端均设有格栅板8。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湖泊的沿岸水层交换装置,包括集水系统和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系统设置于靠近湖泊底部的水平位置,包括沿所述湖泊的岸线(1)布设呈环形的集水主管(2),以及若干沿所述集水主管(2)长度方向均布的集水支管(3);/n每一所述集水支管(3)的一端均与所述集水主管(2)连接,另一端均伸入所述湖泊的挡墙内,连通所述集水主管(2)和所述湖泊;/n所述集水主管(2)通过集水干管(4)与处理装置(5)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处理装置(5)包括离心泵,通过所述离心泵,经过所述集水干管(4)、所述集水主管(2)和若干所述集水支管(3)从所述湖泊内抽取靠近底部位置的下层水;/n所述配水系统设置于所述湖泊水面以上的水平位置,包括沿所述湖泊的岸线(1)布设呈环形的配水主管(6),以及若干沿所述配水主管(6)长度方向均布的配水支管(7);/n每一所述配水支管(7)的一端均与所述配水主管(6)连接,另一端均伸入所述湖泊的挡墙内,位于所述湖泊水面的上方;/n所述配水主管(6)通过配水干管与所述处理装置(5)的出水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湖泊的沿岸水层交换装置,包括集水系统和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系统设置于靠近湖泊底部的水平位置,包括沿所述湖泊的岸线(1)布设呈环形的集水主管(2),以及若干沿所述集水主管(2)长度方向均布的集水支管(3);
每一所述集水支管(3)的一端均与所述集水主管(2)连接,另一端均伸入所述湖泊的挡墙内,连通所述集水主管(2)和所述湖泊;
所述集水主管(2)通过集水干管(4)与处理装置(5)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处理装置(5)包括离心泵,通过所述离心泵,经过所述集水干管(4)、所述集水主管(2)和若干所述集水支管(3)从所述湖泊内抽取靠近底部位置的下层水;
所述配水系统设置于所述湖泊水面以上的水平位置,包括沿所述湖泊的岸线(1)布设呈环形的配水主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昱蒋明郭葵香覃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