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01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水泥河道,所述水泥河道的内壁两侧贴合有L形板,且L形板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伸出有底柱,所述底板背离L形板的一侧板体处固定连接有斜座A,且斜座A的背端开设有背孔A,所述背孔A上方的斜座A内开设有座槽A,在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的中部开设中孔,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需要更换时,只需握住斜杆向上提起斜座B,然后将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从斜座A的斜杆处向上提出,并将新的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的中孔顺着斜杆重新滑入斜座B的座槽B内即可完成隔离材料的更换,实现了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隔离材料的便捷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整治亦称“河床整理”。控制和改造河道的工程措施。在天然河流中经常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容易发生水害,妨碍水利发展。为适应除患兴利要求,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工程。专利号CN201520979207.8的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属于河道治理
,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活污水流入河道导致河道污染的问题。本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包括设置于河道内壁的压杆、设置于河面上的漂浮杆,所述的压杆和漂浮杆之间设有半透水性PVC膜,所述的半透水性PVC膜与河道内壁形成一污水收集腔。本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通过在河道两侧设置生活污水收集腔,使得生活污水与干净的河水隔离,并且将生活污水进行部分过滤,大部分生活污水导流至污水处理区进行处理,具有污水隔离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1、现有技术的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组成较为简单,并且半透水性PVC膜在日常使用时容易损坏,不能较好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包括水泥河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河道(1)的内壁两侧贴合有L形板(2),且L形板(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顶端伸出有底柱(4),所述底板(3)背离L形板(2)的一侧板体处固定连接有斜座A(5),且斜座A(5)的背端开设有背孔A(6),所述背孔A(6)上方的斜座A(5)内开设有座槽A(7),且座槽A(7)内嵌入有斜座B(8),所述斜座B(8)的座体背端开设有背孔B(9),且背孔B(9)上方的斜座B(8)表面开设有座槽B(10),所述座槽B(10)的中部倾斜伸出有斜杆(11),且斜杆(11)贯穿伸出活性炭板(12)和煤渣滤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包括水泥河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河道(1)的内壁两侧贴合有L形板(2),且L形板(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顶端伸出有底柱(4),所述底板(3)背离L形板(2)的一侧板体处固定连接有斜座A(5),且斜座A(5)的背端开设有背孔A(6),所述背孔A(6)上方的斜座A(5)内开设有座槽A(7),且座槽A(7)内嵌入有斜座B(8),所述斜座B(8)的座体背端开设有背孔B(9),且背孔B(9)上方的斜座B(8)表面开设有座槽B(10),所述座槽B(10)的中部倾斜伸出有斜杆(11),且斜杆(11)贯穿伸出活性炭板(12)和煤渣滤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涛张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