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铺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399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铺床系统。包括遮挡单元和安装单元,遮挡单元包括床单和至少两个收卷辊,安装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两个安装架,两个收卷辊分别与两个安装架转动连接,第一驱动件固定在其中一个安装架上,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所在的安装架上的收卷辊连接并用于驱动收卷辊转动;床单两端分别与两个收卷辊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自动铺床系统能够提高铺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铺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铺床系统。
技术介绍
在进行如B超等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平躺状态,目前通常在检查室内放置病床,检查前患者自行平躺在病床上,而患者在平躺的过程中,为了对平躺的位置和姿势进行调整,患者的脚底需要与病床接触,会导致病床脏污,当下一患者躺上病床时,污渍会粘附在下一患者的衣物上。目前通常是在病床上放置纸巾,当患者需要调整位置或姿势时,患者的鞋底可踩在纸巾上,避免鞋底直接与病床接触。但是纸巾的重量较小,患者的移动过程中带动的气流容易吹动纸巾,使纸巾从病床上飘落,导致无法对病床进行遮挡;另外,纸巾的尺寸较小,对病床的遮挡效果也较差。而若在病床上铺设床单,每位患者检测后需要对床单进行更换,但更换床单需要较长时间,在患者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难以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自动铺床系统,以提高铺床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自动铺床系统,包括遮挡单元和安装单元,遮挡单元包括床单和至少两个收卷辊,安装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两个安装架,两个收卷辊分别与两个安装架转动连接,第一驱动件固定在其中一个安装架上,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所在的安装架上的收卷辊连接并用于驱动收卷辊转动;床单两端分别与两个收卷辊可拆卸连接。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床单收卷在一个收卷辊上,在使用时,可将安装架分别安装在病床的床头和床尾位置,此时床单覆盖在病床上,能够对病床进行遮挡,在不需要铺设纸巾的情况下也可避免患者的鞋底直接与病床接触,可避免病床被污染。而当床单局部被污染后,启动第一驱动件即可将床单被污染部分收卷在另一收卷辊上,实现床单的快速更换,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收卷辊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床单使用完毕后,将收卷有床单的收卷辊从安装架上拆下即可快速更换床单。而在将床单转移至清洗房间的过程中,床单被收卷在收卷辊上,可避免床单因发生缠绕而导致难以清洗和再次收卷。进一步,还包括清洗单元,清洗单元包括清洗筒、第一定位盘和多个第二驱动件,清洗筒内设有清洗腔,第一定位盘设于清洗腔底部,第一定位盘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限位槽,第二驱动件固定在第一定位盘的底部,且第二驱动件与限位槽一一对应;第二驱动件连接有连接件,收卷辊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收卷有床单的收卷辊安装在限位槽内后,通过第二驱动件即可驱动收卷辊转动,带动收卷在收卷辊上的床单转动,能够对床单进行搅动,自动对床单进行清洗。进一步,清洗筒内设有多个除尘腔,除尘腔的数量与限位槽的数量相同,且除尘腔与限位槽一一对应;除尘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二定位盘,除尘腔与限位槽之间设有将除尘腔与限位槽连通的清洗通道,清洗通道的长度大于等于床单的宽度。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对床单进行清洗时,先将收卷有床单的收卷辊放入除尘腔内,并将床单的外端安装在位于清洗腔内的收卷辊上,在向清洗腔和除尘腔内通入清洗液后,除尘腔内的清洗液可对床单进行第一次清洗、清洗腔内的清洗液对床单进行第二次清洗,提高对床单的清洗效果。最后床单被收卷在清洗腔内的收卷辊上,在第一次清洗和第二次清洗过程中,床单均不会完全从收卷辊上脱落,可避免较长的床单发生缠绕而导致难以清洗和再次收卷。进一步,第一定位盘底部同轴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动力件,第一动力件与清洗筒固定并用于驱动连接轴转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动力件能够驱动第一定位盘转动,多个床单可缠绕在设于第一定位盘上的多个收卷辊上,而在第一定位盘转动时,可搅动清洗腔内的清洗液,故床单转动时可相对清洗液转动,进一步提高对床单的清洗效果。进一步,清洗筒的底部设有容纳腔,连接轴的下端贯穿容纳腔的顶部并延伸至容纳腔内,第一动力件位于容纳腔内。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容纳腔可对第一动力件进行收纳,避免第一动力件暴露导致容易被损坏。进一步,收卷辊内设有高压腔,高压腔连接有进水管,收卷辊上设有若干与高压腔连通的通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对收卷在收卷辊上的床单进行清洗时,向高压腔内通入高压的清洗液即可使清洗液快速从通孔中流出,一方面能够形成快速流向床单的水流,对床单进行冲刷;另一方面还可使水流穿过床单,促使被收卷在内侧的床单上的灰尘脱落,进一步提高对床单的清洗效果。进一步,清洗通道的侧向设有冲刷通道,冲刷通道远离清洗腔的一端向靠近清洗通道的一端倾斜。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向清洗腔内通入较多的清洗液即可增大清洗腔内的压强,促使清洗腔内的清洗液从清洗通道和冲刷通道流出,形成流向床单的水流,使水流对床单表面进行冲刷,促使床单表面的灰尘掉落,同时避免除尘腔内的灰尘进入清洗腔内污染清洗腔内的床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清洗单元的俯视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的竖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架体1、床垫11、安装架12、收卷辊2、第二驱动件21、进水管22、床单3、固定块31、高压腔4、通孔41、清洗筒5、排水管51、盖体52、容纳腔53、安装板54、第一转动盖55、内筒6、第一定位盘61、清洗通道62、冲刷通道63、第一动力件64、挡筒7、第二定位盘71。实施例1自动铺床系统,包括安装单元、清洗单元和若干遮挡单元,如图1所示,遮挡单元包括床单3和两个收卷辊2,安装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两个安装架12,两个安装架12通过螺栓安装在病床的架体1上,架体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为病床的床尾和床头,两个安装架12分别位于架体1的床头和床尾位置。两个收卷辊2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架12上,具体的,安装架12沿病床宽度方向的截面为U形,且安装架1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U形的安装槽,收卷辊2向后滑动后,收卷辊2的两端滑入两个安装槽内,收卷辊2的下端低于病床上的床垫11顶部。第一驱动件采用电机,第一驱动件通过螺栓固定在床尾的安装架12上,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花键筒,左侧的收卷辊2的后端位于花键筒内并与花键筒花键配合,使得可沿轴向滑动收卷辊2的同时,通过第一驱动件即可驱动左侧的收卷辊2转动。床单3的两端均胶接有固定块31,两个收卷辊2上均设有T型槽,T型槽沿收卷辊2的轴向延伸,固定块31沿竖向的截面为T形,将固定块31向后滑动即可滑入T型槽内,对床单3进行限位。床单3收卷在左侧的收卷辊2上,床单3被拉出的部分覆盖在病床的床垫11上,对床垫11进行遮挡。如图2所示,清洗单元包括清洗筒5、第一定位盘61和多个第二驱动件21,清洗筒5的侧壁胶接有排水管51,排水管51与清洗筒5的内腔连通,且排水管51上设有阀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阀门采用现有的截止阀,阀门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清洗筒5内设有内筒6和六个挡筒7,内筒6与清洗筒5同轴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清洗筒5内,六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铺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遮挡单元和安装单元,所述遮挡单元包括床单和至少两个收卷辊,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两个安装架,两个收卷辊分别与两个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在其中一个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所在的安装架上的收卷辊连接并用于驱动收卷辊转动;所述床单两端分别与两个收卷辊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铺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遮挡单元和安装单元,所述遮挡单元包括床单和至少两个收卷辊,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两个安装架,两个收卷辊分别与两个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在其中一个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所在的安装架上的收卷辊连接并用于驱动收卷辊转动;所述床单两端分别与两个收卷辊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铺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收卷辊与安装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铺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包括清洗筒、第一定位盘和多个第二驱动件,所述清洗筒内设有清洗腔,所述第一定位盘设于清洗腔底部,所述第一定位盘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在第一定位盘的底部,且第二驱动件与限位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有连接件,所述收卷辊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铺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清洗筒内设有多个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利夏熙彦陈哲彭渝郭上铃彭建彬张余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