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库防火排烟排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392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库防火排烟排风系统,包括:防火系统包括第一防火单元和第二防火单元;排烟排风系统包括排风装置、排风管道和排烟管道,排风管道包括第一排风管和第二排风管,第一防火单元通过第一排风管与排风装置连通,第二防火单元通过第二排风管与排风装置连通,排烟管道包括第一排烟管和第二排烟管,第一排烟管与第一排风管并联,第一排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防火阀,第一排烟管上设置有第一排烟阀,第二排烟管与第二排风管并联,第二排风管上设置有第二防火阀,第二排烟管上设置有第二排烟阀。本申请将两个防火单元的排风排烟系统整合为一套系统,能够实现所选风机的低速排风和高速排烟风量与计算风量的吻合,并减少了所需的风机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库防火排烟排风系统
本技术属于防火排烟排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库防火排烟排风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第8.2.1条要求:“除敞开式汽车库、建筑面积小于1000m2的地下一层汽车库和修车库外,汽车库、修车库应设置排烟系统,并应划分防烟分区。”第8.2.2条要求:“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根据国家规范《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51313-2018第6.1.5条规定:新建汽车库内配建的分散充电设施在同一防火分区内应集中布置,设置独立的防火单元,地下汽车库每个防火单元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000m2。由于防烟分区面积大于防火单元,且《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中没有说防火单元的排烟如何设置,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保守做法,即为每个防火单元设置一套排风排烟系统,按照排烟量选择排风排烟双速风机。以3.6m层高面积1000m2的住宅汽车库防火单元为例计算,其计算的排风量为1000x3x4=12000m3/h,排烟量为30900m3/h,排烟量和排风量相差巨大,很难选出合适的双速风机,这就导致平时排风量较大,且每个防火单元一套系统,也造成了浪费,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车库防火排烟排风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库防火排烟排风系统,包括:防火系统,所述防火系统包括第一防火单元和第二防火单元;以及排烟排风系统,所述排烟排风系统包括排风装置、排风管道和排烟管道,所述排风管道包括第一排风管和第二排风管,所述第一防火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排风管与所述排风装置连通,所述第二防火单元通过所述第二排风管与所述排风装置连通,所述排烟管道包括第一排烟管和第二排烟管,所述第一排烟管与所述第一排风管并联,所述第一排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防火阀,所述第一排烟管上设置有第一排烟阀,所述第二排烟管与所述第二排风管并联,所述第二排风管上设置有第二防火阀,所述第二排烟管上设置有第二排烟阀。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将两个防火单元的排风排烟系统整合为一套系统,排风量按照两个单元所需风量之和,排烟量按照一个防火单元考虑,由需要设置两台排风装置调整为一台排风装置,能够实现所选风机的低速排风和高速排烟风量与计算风量的吻合,并减少了所需的风机的数量,节约成本。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补风系统,所述补风系统包括补风装置和补风管道,所述补风管道包括第一补风管和第二补风管,所述第一防火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补风管与所述补风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防火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补风管与所述补风装置连接。本申请通过补风系统对第一防火单元和第二防火单元进行补风。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补风管上设置有并联的第三防火阀和第四防火阀,所述第二补风管上设置有并联的第五防火阀和第六防火阀。本申请通过相应的专利技术设置,将两个防火单元的补风系统整合为一个,减少了所需的风机的数量,节约成本。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补风管与所述第二补风管连接。在本申请中,将第一补风管和第二补风管连通,从而能够减少管路数量。进一步的是,所述补风装置包括补风机和补风井,所述补风机与所述补风井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排风管和所述第二排风管连通。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排风管和第二排风管连通,从而能够减少排风管的数量。进一步的是,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排风机和与所述排风机连通的排风井。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的管路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正常工作时的流通管路示意图;图3为第一防火单元着火时排烟的流通管路示意图;图4为第二防火单元着火时排烟的流通管路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第一防火单元A、第二防火单元B、排风装置11、排风机111、排风井112、第一排风管12、第二排风管13、第一排烟管14、第二排烟管15、第一防火阀16、第一排烟阀17、第二防火阀18、第二排烟阀19、补风装置21、补风机211、补风井212、第一补风管22、第二补风管23、第三防火阀24、第四防火阀25、第五防火阀26、第六防火阀2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说明书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考虑到关于本公开的功能而在本领域中当前广泛使用的那些通用术语,但是这些术语可以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意图、先例或本领域新技术而变化。此外,特定术语可以由申请人选择,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其详细含义将在本公开的详细描述中描述。因此,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理解为简单的名称,而是基于术语的含义和本公开的总体描述。本申请中使用了流程图或文字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执行的操作步骤。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步骤不一定按照记载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根据需要,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种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特征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排列的具体实施例,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说明书的限定,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连接,即可以包括直接联系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包括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特征使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彼此间接连接或结合,从而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可以不直接联系。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库防火排烟排风系统的实施例,包括:防火系统和排烟排风系统。在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防火系统包括第一防火单元A和第二防火单元B,具体的,第一防火单元A和第二防火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库防火排烟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火系统,所述防火系统包括第一防火单元(A)和第二防火单元(B);以及/n排烟排风系统,所述排烟排风系统包括排风装置(11)、排风管道和排烟管道,/n所述排风管道包括第一排风管(12)和第二排风管(13),所述第一防火单元(A)通过所述第一排风管(12)与所述排风装置(11)连通,所述第二防火单元(B)通过所述第二排风管(13)与所述排风装置(11)连通,/n所述排烟管道包括第一排烟管(14)和第二排烟管(15),/n所述第一排烟管(14)与所述第一排风管(12)并联,所述第一排风管(12)上设置有第一防火阀(16),所述第一排烟管(14)上设置有第一排烟阀(17),/n所述第二排烟管(15)与所述第二排风管(13)并联,所述第二排风管(13)上设置有第二防火阀(18),所述第二排烟管(15)上设置有第二排烟阀(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库防火排烟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火系统,所述防火系统包括第一防火单元(A)和第二防火单元(B);以及
排烟排风系统,所述排烟排风系统包括排风装置(11)、排风管道和排烟管道,
所述排风管道包括第一排风管(12)和第二排风管(13),所述第一防火单元(A)通过所述第一排风管(12)与所述排风装置(11)连通,所述第二防火单元(B)通过所述第二排风管(13)与所述排风装置(11)连通,
所述排烟管道包括第一排烟管(14)和第二排烟管(15),
所述第一排烟管(14)与所述第一排风管(12)并联,所述第一排风管(12)上设置有第一防火阀(16),所述第一排烟管(14)上设置有第一排烟阀(17),
所述第二排烟管(15)与所述第二排风管(13)并联,所述第二排风管(13)上设置有第二防火阀(18),所述第二排烟管(15)上设置有第二排烟阀(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库防火排烟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风系统,所述补风系统包括补风装置(21)和补风管道,
所述补风管道包括第一补风管(22)和第二补风管(23),所述第一防火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连杨柳蒋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蓝本数字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