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旅行用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848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房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户外旅行用房车,上层床板沿着竖直方向升降设置车厢内,折叠桌设置在车厢内,折叠桌包括主桌板,主桌板位于上层床板下方,两个支腿顶端支撑在主桌板下方,支腿有两个交叉转动连接,均设置在车厢内,挡板设置在主桌板下方边缘处,挡板与主桌板下底面构成容纳槽,支腿转动折叠后,支腿设置在容纳槽内,挡板支撑在车厢底面,坐凳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主桌板两侧,支腿转动折叠后,主桌板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坐凳相接触,主桌板上表面与坐凳上表面共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房车整体高度不足导致居住区域的高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旅行用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车
,具体的,涉及一种户外旅行用房车。
技术介绍
房车是由国外引进的时尚设施车种,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冰箱、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音响等家具和电器,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等,房车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随着收入增加和消费心理变化,特别是建筑容积率较低的小城镇的发展,房车会有大的发展。然而,由于房车需要在路上行驶,车身高度不能过高,但是一般车内为了使居住的人数更多,一般均有双层床体,由于整体高度不够,这就导致房车内的活动空间狭小,睡觉时候会感觉很压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户外旅行用房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房车整体高度不足导致居住区域的高度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户外旅行用房车,包括车厢,上层床板,沿着竖直方向升降设置所述车厢内,折叠桌,设置在所述车厢内,所述折叠桌包括支腿,有两个,交叉转动连接,均设置在所述车厢内,主桌板,位于所述上层床板下方,两个所述支腿顶端支撑在所述主桌板下方,挡板,设置在所述主桌板下方边缘处,所述挡板与所述主桌板下底面构成容纳槽,所述支腿转动折叠后,所述支腿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挡板支撑在所述车厢底面,坐凳,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桌板两侧,所述支腿转动折叠后,所述主桌板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坐凳相接触,所述主桌板上表面与所述坐凳上表面共面。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桌板沿着水平方向具有通孔,内壁沿着所述通孔方向具有滑道,还包括延伸桌面,滑动设置在所述主桌板上,包括边板,所述边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位于所述主桌板的一侧,滑杆,有两个,均设置在所述边板上,所述边板通过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上,定杆,设置在所述边板上,所述定杆平行于所述滑杆,位于两个所述滑杆之间,滑套,转动套设在所述定杆上,第一面板,通过所述滑套转动设置在所述定杆上,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大小相等,所述第二面板借助合页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上,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转动后均搭接在所述滑杆上,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转动后均与所述主桌板的上表面共面。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延伸桌面还包括第一侧板,通过所述合页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上,第二侧板,通过所述合页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面板上,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转动后,分别与相邻所述挡板共面。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延伸桌面有两个,两个所述延伸桌面分别位于所述主桌板两侧。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限位柱,设置在所述车厢底部,有两个,所述支腿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所述支腿转动折叠后,所述支腿和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调节杆,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杆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腿上,其上具有若干个定位孔,锁紧套,位于两个所述调节杆中间,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调节杆上,其上具有定位弹片,所述定位弹片插入所述定位孔内。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房车需要在路上行驶,车身高度不能过高,一般高度2.7米,有的房车为了能停在标准停车位内,长度设计为5米,宽度1.95米,内部空间有限,所以房车内一般都是双层的床,上层的床大多是选择升降设置的,在需要的时候放置下来,由于下侧空间一般为餐桌或者作为其他功能,所以放置下来的高度不易过低,那么如果人数多的话,有人需要睡在上层床板上,但是高度仅为2.7米,上层床板距离车顶的高度就很小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房车的顶部设置可上升的顶棚,如图2所示,但是对于使用的高度来说,还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解决此问题,本申请的思路在于,平时将上层床板下侧的空间平时作为餐桌使用,当需要睡觉时,下侧的折叠桌可以向下折叠,折叠支腿,将支腿藏在容纳槽内,折叠后,挡板支撑在车厢底面上,主桌板与坐凳组成下层床铺,以坐凳的高度为下侧床铺的高度是较低的,那么上层的床板可下降的空间就增加了,虽然是双层床,但是也能解决睡眠空间压抑的问题,一般人数少的时候,仅仅使用由折叠后主桌板与坐凳组成下层床铺睡觉就足够了,人数多时,上下均作为床铺,平时使用也不会影响下层的餐桌功能。房车的车厢内同一个空间,根据使用的时间不同,功能也不同,空间能够交叉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顶部升起后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就餐区和睡眠区域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层床板下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桌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桌下表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折叠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折叠后位置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延伸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主桌板和坐凳组成床铺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带有一侧延伸桌面的主桌板和坐凳组成床铺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带有两侧延伸桌面的主桌板和坐凳组成床铺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支腿支撑在限位柱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厢,2、上层床板,3、折叠桌,4、支腿,5、主桌板,6、挡板,7、容纳槽,8、坐凳,9、通孔,10、延伸桌面,11、边板,12、滑杆,13、定杆,14、滑套,15、第一面板,16、第二面板,17、合页,18、第一侧板,19、第二侧板,20、限位柱,21、调节杆,22、定位孔,23、锁紧套,24、定位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户外旅行用房车,包括车厢1,上层床板2,上层床板2沿着竖直方向升降设置车厢1内,折叠桌3,设置在车厢1内,折叠桌3包括支腿4,有两个,交叉转动连接,均设置在车厢1内,主桌板5,位于上层床板2下方,两个支腿4顶端支撑在主桌板5下方,挡板6,设置在主桌板5下方边缘处,挡板6与主桌板5下底面构成容纳槽7,支腿4转动折叠后,支腿4设置在容纳槽7内,挡板6支撑在车厢1底面,坐凳8,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主桌板5两侧,支腿4转动折叠后,主桌板5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坐凳8相接触,主桌板5上表面与坐凳8上表面共面。本实施例中,由于房车需要在路上行驶,车身高度不能过高,一般高度2.7米,有的房车为了能停在标准停车位内,长度设计为5米,宽度1.95米,内部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旅行用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厢(1),/n上层床板(2),沿着竖直方向升降设置所述车厢(1)内,/n折叠桌(3),设置在所述车厢(1)内,所述折叠桌(3)包括/n支腿(4),有两个,交叉转动连接,均设置在所述车厢(1)内,/n主桌板(5),位于所述上层床板(2)下方,两个所述支腿(4)顶端支撑在所述主桌板(5)下方,/n挡板(6),设置在所述主桌板(5)下方边缘处,所述挡板(6)与所述主桌板(5)下底面构成容纳槽(7),所述支腿(4)转动折叠后,所述支腿(4)设置在所述容纳槽(7)内,所述挡板(6)支撑在所述车厢(1)底面,/n坐凳(8),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桌板(5)两侧,所述支腿(4)转动折叠后,所述主桌板(5)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坐凳(8)相接触,所述主桌板(5)上表面与所述坐凳(8)上表面共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旅行用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厢(1),
上层床板(2),沿着竖直方向升降设置所述车厢(1)内,
折叠桌(3),设置在所述车厢(1)内,所述折叠桌(3)包括
支腿(4),有两个,交叉转动连接,均设置在所述车厢(1)内,
主桌板(5),位于所述上层床板(2)下方,两个所述支腿(4)顶端支撑在所述主桌板(5)下方,
挡板(6),设置在所述主桌板(5)下方边缘处,所述挡板(6)与所述主桌板(5)下底面构成容纳槽(7),所述支腿(4)转动折叠后,所述支腿(4)设置在所述容纳槽(7)内,所述挡板(6)支撑在所述车厢(1)底面,
坐凳(8),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桌板(5)两侧,所述支腿(4)转动折叠后,所述主桌板(5)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坐凳(8)相接触,所述主桌板(5)上表面与所述坐凳(8)上表面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旅行用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桌板(5)沿着水平方向具有通孔(9),内壁沿着所述通孔(9)方向具有滑道,还包括
延伸桌面(10),滑动设置在所述主桌板(5)上,包括
边板(11),所述边板(11)沿竖直方向设置,位于所述主桌板(5)的一侧,
滑杆(12),有两个,均设置在所述边板(11)上,所述边板(11)通过所述滑杆(1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上,
定杆(13),设置在所述边板(11)上,所述定杆(13)平行于所述滑杆(12),位于两个所述滑杆(12)之间,
滑套(14),转动套设在所述定杆(13)上,
第一面板(15),通过所述滑套(14)转动设置在所述定杆(1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刘媛孙雁东郭鹏博付康王朋闫勋马红艳靳小霞马建军张艳坤寇鹏飞黄嘉森冯贺川王卫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览众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