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透前采血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49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5
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透前采血辅助装置,其包括三通阀、护罩和内腔,所述三通阀的中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手柄,三通阀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管,第一通管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管,三通阀中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管,第一通管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三通阀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管,第三通管的内部插接有采血针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釆血量更加标准,血样为封闭采样,不易造成溶血、污染等,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人员在釆集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液标本时能够统一操作方法,既能减少患者血液的丢失,又能使操作安全简便,标本采集快速准确,标本质量得到了保证,护理人员减少了与血样的接触机会,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透前采血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血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透前采血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血液透析的普遍开展,关于对血液净化护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方面的要求越加严格和规范,下面的釆血方法就是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釆用的常规方法。方法1常规做好血透前准备,按无菌操作原则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将导管放于无菌治疗巾上,分别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于无菌治疗巾内,先检查夹子处于夹闭状态,再取下导管肝素帽,分别消毒中心静脉导管接头及管周两遍,用5ml注射器回抽导管内封管肝素,回抽量为动静脉各2ml,再用10ml注射器从静脉置管的动脉导管内抽取10ml血液并丢弃后,再用20ml注射器抽血样注入真空采血器送检。方法2按常规做好血透前准备,按无菌操作原则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将导管放于无菌治疗巾上,分别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于无菌治疗巾内,先检查夹子处于夹闭状态,再取下导管肝素帽,分别消毒中心静脉导管接头及管周两遍。先用5ml注射器抽取封管肝素2ml,后使用无菌技术用10ml注射器从已抽取肝素盐水的导管动脉端抽取10ml血液不要丢弃暂时保留,再用20ml注射器抽取血样注入真空采血器,再次消毒导管口,将先前抽取的10ml血液注射回患者体内。传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釆血存在的问题,血标本从注射器注入采血试管时,容易因操作者用力过大造成血细胞机械损伤,从而发生溶血,血液污染开放式注入血液标本,分配各试管的采血量不易掌握,加之为了防止血标本凝血,操作要迅速,血液分配量不够正确,容易造成采血过多或过少,还可由于空气、飞沫造成血液污染,更因注入试管不慎造成血液外溢,又有可能形成新的病菌传播途径,有针刺伤的风险,若在釆集完血液标本后接无菌注射器针头再注入血标本试管,容易造成护士针刺伤及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透前采血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三通阀、转轴、手柄、第一通管、连接管、第二通管、防护盖、内螺纹、第三通管、采血针头、防护罩和内腔,所述三通阀的中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手柄,三通阀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管,第一通管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管,三通阀中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管,第一通管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三通阀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管,第三通管的内部插接有采血针头。优选的,所述第二通管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盖。优选的,所述采血针头的外侧套接有防护罩。优选的,所述采血针头为真空采血器与采血管连接的部位。优选的,所述第三通管对应采血针头位置处开设有内腔。优选的,所述三通阀整体为一种医用塑料材质的构件。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按常规做好血透前准备,按无菌操作原则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将导管放于无菌治疗巾上,分别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于无菌治疗巾内,先检查夹子处于夹闭状态,再取下导管肝素帽,分别消毒中心静脉导管接头及管周两遍,用5ml注射器从中心静脉置管的动静脉端分别抽取封管肝素2ml左右弃去,将三通阀一端的内螺纹旋接在导管动脉端的外螺纹管上,将一次性注射器插接在第二通管内,再转动手柄,手柄带动转轴转动,使连接管和第二通管处于接通,拉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0ml血液,再转动手柄,关闭第二通管,使得连接管和第三通管处于接通状态,取下防护罩,将真空采血管插接在采血针头上,待抽取血样标本完毕,关闭第三通管,打开连接注射器端阀门第二通管,抽取的10ml血液注射回患者体内,即可完成抽血,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釆血量更加标准,血样为封闭采样,不易造成溶血、污染等,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人员在釆集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液标本时能够统一操作方法,既能减少患者血液的丢失,又能使操作安全简便,标本采集快速准确,标本质量得到了保证,护理人员减少了与血样的接触机会,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螺纹开设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三通阀;2、转轴;3、手柄;4、第一通管;5、连接管;6、第二通管;7、防护盖;8、内螺纹;9、第三通管;10、采血针头;11、防护罩;12、内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2给出,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透前采血辅助装置,包括三通阀1、转轴2、手柄3、第一通管4、连接管5、第二通管6、防护盖7、内螺纹8、第三通管9、采血针头10、防护罩11和内腔12,三通阀1的中部设置有转轴2,转轴2的一端设置有手柄3,三通阀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管4,第一通管4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管5,三通阀1中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管6,第一通管4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8,三通阀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管9,第三通管9的内部插接有采血针头10。第二通管6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盖7,可对第二通管6进行一定的防护。采血针头10的外侧套接有防护罩11,可对采血针头10进行一定的防护。采血针头10为真空采血器与采血管连接的部位,便于与采样管进行配合使用。第三通管9对应采血针头10位置处开设有内腔12,便于配合安装使用。三通阀1整体为一种医用塑料材质的构件,保证使用性能。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按常规做好血透前准备,按无菌操作原则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将导管放于无菌治疗巾上,分别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于无菌治疗巾内,先检查夹子处于夹闭状态,再取下导管肝素帽,分别消毒中心静脉导管接头及管周两遍,用5ml注射器从中心静脉置管的动静脉端分别抽取封管肝素2ml左右弃去,将三通阀1一端的内螺纹8旋接在导管动脉端的外螺纹管上,将一次性注射器插接在第二通管6内,再转动手柄3,手柄3带动转轴2转动,使连接管5和第二通管6处于接通,拉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0ml血液,再转动手柄3,关闭第二通管6,使得连接管5和第三通管9处于接通状态,取下防护罩11,将真空采血管插接在采血针头10上,待抽取血样标本完毕,关闭第三通管9,打开连接注射器端阀门第二通管6,抽取的10ml血液注射回患者体内,即可完成抽血。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釆血量更加标准,血样为封闭采样,不易造成溶血、污染等,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人员在釆集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液标本时能够统一操作方法,既能减少患者血液的丢失,又能使操作安全简便,标本采集快速准确,标本质量得到了保证,护理人员减少了与血样的接触机会,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透前采血辅助装置,包括三通阀(1)、转轴(2)、手柄(3)、第一通管(4)、连接管(5)、第二通管(6)、防护盖(7)、内螺纹(8)、第三通管(9)、采血针头(10)、防护罩(11)和内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1)的中部设置有转轴(2),转轴(2)的一端设置有手柄(3),三通阀(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管(4),第一通管(4)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管(5),三通阀(1)中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管(6),第一通管(4)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8),三通阀(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管(9),第三通管(9)的内部插接有采血针头(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透前采血辅助装置,包括三通阀(1)、转轴(2)、手柄(3)、第一通管(4)、连接管(5)、第二通管(6)、防护盖(7)、内螺纹(8)、第三通管(9)、采血针头(10)、防护罩(11)和内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1)的中部设置有转轴(2),转轴(2)的一端设置有手柄(3),三通阀(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管(4),第一通管(4)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管(5),三通阀(1)中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管(6),第一通管(4)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8),三通阀(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管(9),第三通管(9)的内部插接有采血针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透前采血辅助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旭芬张红姚红萍王寒飞罗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