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蹈柔韧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34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舞蹈柔韧性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舞蹈柔韧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驱动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腿部展开驱动机构,所述腿部展开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与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套接固定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传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电机带着螺纹杆转动,两个限位柱再分别带着对应位置连接杆移动,使两个连接杆带着放腿架逐渐展开,便于训练者进行横向劈腿柔性训练,根据需要控制电机的转向可以实现放腿架在底座上往复移动,便于反复练习横向劈腿,提高了横向劈腿训练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舞蹈柔韧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舞蹈柔韧性训练
,具体涉及一种舞蹈柔韧性装置。
技术介绍
舞蹈柔韧性主要包括腿部的柔韧性以及腰部的柔韧性,劈腿训练是腿部柔韧性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劈腿一般分为横向劈腿和竖向劈腿,训练者在练习横向劈腿时一般是坐在地面上,双腿横向逐渐展开,当双腿展开成“一”字形后,可以再将身体往前下压,但是双腿的横向展开及身体的下压一般都需要陪训人员辅助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辅助操作,费时费力影响横向劈腿训练的效率,并且陪训人员在逐渐搬开训练者的双腿时,有时候因为用力过大导致训练者腿部拉伤,初学者有时候还会进行竖向劈腿,一般坐在瑜伽球上双腿竖向逐渐展开训练,但是传统的舞蹈柔韧性训练装置一般只能进行一种类型的柔韧性训练,不能将多种舞蹈柔韧性的训练项目灵活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影响舞蹈柔韧性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舞蹈柔韧性装置,通过将臀部坐在匚形坐垫上,将两条腿放到对应位置的放腿架里面,电机带着齿轮一转动使与齿轮一啮合传动的齿轮二带着螺纹杆转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舞蹈柔韧性装置,包括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匚形坐垫(110),所述底座(100)顶面的一端嵌入固定有驱动箱体(200),所述驱动箱体(20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10),所述底座(10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腿部展开驱动机构(300),所述腿部展开驱动机构(300)包括两个支撑块(310),两个所述支撑块(310)的顶面与底座(100)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310)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20),所述螺纹杆(320)的一端套接固定有齿轮二(321),所述齿轮二(321)与齿轮一(210)啮合传动,所述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蹈柔韧性装置,包括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匚形坐垫(110),所述底座(100)顶面的一端嵌入固定有驱动箱体(200),所述驱动箱体(20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10),所述底座(10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腿部展开驱动机构(300),所述腿部展开驱动机构(300)包括两个支撑块(310),两个所述支撑块(310)的顶面与底座(100)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310)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20),所述螺纹杆(320)的一端套接固定有齿轮二(321),所述齿轮二(321)与齿轮一(210)啮合传动,所述螺纹杆(320)背离齿轮二(321)的一端套接固定有蜗杆(322),所述蜗杆(322)的外侧壁啮合传动有牵引机构(400),所述螺纹杆(320)的外侧壁旋合连接有移动块(330),所述移动块(330)底面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340);
所述传动杆(340)背离移动块(330)一端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41),所述传动杆(340)背离移动块(330)一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42),所述限位柱(342)的顶端贯穿底座(100)且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50),所述连接杆(350)背离限位柱(342)的一端与匚形坐垫(110)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5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放腿架(500),所述放腿架(500)包括匚形板(510),所述匚形板(510)的底面与连接杆(35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匚形板(5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20),所述匚形板(51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530),所述匚形板(510)内部背离固定块(5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块一(540),所述斜块一(540)的顶面滑动贴靠有斜块二(550),所述所述底座(100)顶面背离放腿架(5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身体下压机构(600),所述身体下压机构(600)与牵引机构(400)之间设置有牵引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蹈柔韧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通孔(120),所述弧形通孔(120)的内侧壁与限位柱(342)的外侧壁滑动贴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杨菁邵红润姚柳杨冬于悦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