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33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包括氢动力系统防护罩组件、喷淋头、吊杆、排风管、排风机以及感温光纤;所述排风管通过若干吊杆水平固定于屋顶结构顶梁上,且所述排风管一端与室外连通,另一端的端口与所述防护罩组件固定连接;各列车在运用库内对应位置停稳后,所述防护罩组件能够实现竖向上伸缩,将列车氢动力系统罩起来形成独立空间;所述防护罩组件上安装有感温光纤,所述排风管内安装有若干喷淋头和排风机,当所述感温光纤监测到温度异常或明火源时,所述排风管和喷淋头同时工作,进行降温灭火,并同步发生报警,进而解决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温升及产生火花、威胁氢动力系统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感温光纤的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温度及明火源监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氢能源燃料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目前已在有轨电车领域得到了应用。氢能源有轨电车是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有轨电车车辆,具备续航里程长、零排放、无污染、噪声低、全线无网等优势。车辆在车辆段或停车场内停放和维修时,会涉及到氢气泄漏的安全问题,氢气泄漏后,一旦聚集,在浓度为4.1%~75%时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危害非常严重,该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氢能源有轨电车库房的设计,进而影响氢能源有轨电车技术的发展。目前针对氢能源有轨电车的库内泄漏及温度监测只是采用甲类厂房的相关设计设置库顶排风机或喷淋系统以及红外火焰探测器等监测设备,但这种措施覆盖面广,工程投资大,并没有针对单一车辆提出有效的监测措施,因此除了对库房状态的监测,对于车辆氢动力系统相关设备设施的温度监测也很有必要,可以在车辆氢动力系统发生超温现象时第一时间明确温升车辆位置并进一步采取措施,为排除安全隐患节省时间。因此,非常有必要研制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的温度及明火源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及方法,可以在车辆氢动力系统发生超温现象时第一时间明确温升车辆位置并进一步采取降温灭火措施,为排除安全隐患节省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包括氢动力系统防护罩组件、喷淋头、吊杆、排风管、排风机以及感温光纤;所述排风管通过若干吊杆水平固定于屋顶结构顶梁上,且所述排风管一端与室外连通,另一端的端口与所述防护罩组件固定连接;各列车在库内对应位置停稳后,所述防护罩组件能够实现竖向上伸缩,将列车氢动力系统罩起来形成独立空间;所述防护罩组件上安装有感温光纤,所述排风管内安装有若干喷淋头和排风机,当所述感温光纤监测到温度异常或明火时,所述排风管和喷淋头同时工作,从而对列车氢动力系统进行降温灭火,并同步发生报警,进而解决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温升及产生火花、威胁氢动力系统安全的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罩组件包括防护罩和可伸缩风管,其中所述可伸缩风管与所述排风管的端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列车氢动力系统的防护罩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温光纤环向设于所述防护罩的内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头设于所述列车氢动力系统上方,与库内消防系统联通,并与所述感温光纤联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风机设于所述排风管内靠近出风口的位置,且所述排风机与所述感温光纤联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屋顶结构顶梁上还设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设有警戒阈值的感温光纤联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罩尺寸与所述列车氢动力系统的外轮廓相匹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方法,适用于所述的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列车停稳后,操作人员操作设置在库内轨道旁的操作按钮,控制可伸缩风管伸长,防护罩下降,直至罩住列车氢动力系统;设于所述防护罩内壁的感温光纤与防护罩联动,防护罩一旦被操作下降,所述感温光纤自动开启,实时监测氢动力系统的温度和火花情况;安装在列车氢动力系统上方的排风管内的喷淋头与库内消防系统联通,并与所述感温光纤联动,感温光纤一旦监测到氢动力系统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所述喷淋头自动开启喷水,将氢动力系统温度降低及明火熄灭。安装在排风管内的排风机,也与所述感温光纤联动,一旦感温光纤监测到氢动力系统温度异常或有火花产生,排风机自动开启排风,将风管内气体排放至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感温光纤监测到氢动力系统温度异常或有火花产生,报警装置产生报警信息。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针对氢能源有轨电车车辆在库内的停放时,采用可自动伸缩的风管将氢动力系统罩起来,形成独立空间,然后通过感温光纤实时监测氢动力系统的温度和明火源情况,一旦感温光纤监测到氢动力系统温度异常或有火花产生,喷淋系统自动开启喷水,将温度降低或将明火熄灭,排风机自动开启排风,将风管内气体排放至室外,进而解决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温升及产生火花、威胁氢动力系统安全的问题;可以在车辆氢动力系统发生超温现象时第一时间明确温升车辆位置并进一步采取措施,为排除安全隐患节省时间。(2)本专利技术对应的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监测方法,通过感温光纤与防护罩联动,使防护罩下降时即对列车氢动力系统进行温度监测,通过喷淋头、排风机与感温光纤联动,能够在感温光纤监测到温度超过阈值或者有火花产生时,同时对其进行喷淋降温和氢气排除操作,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列车停稳至对应位置后操作库内轨道旁的按钮即可,操作方便且对车辆氢动力系统状态实现有效实时监测,并在温度异常时自动降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侧视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防护罩、2-可伸缩风管、3-喷淋头、4-吊杆、5-排风管、6-排风机、7-感温光纤、8-报警装置、9-列车氢动力系统、10-屋顶结构顶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氢动力系统防护罩组件、喷淋头(3)、吊杆(4)、排风管(5)、排风机(6)、感温光纤(7)、报警装置(8);/n所述排风管(5)通过若干吊杆(4)水平固定于屋顶结构顶梁(10)上,且所述排风管(5)一端与室外连通,另一端的端口与所述防护罩组件固定连接;各列车在运用库内对应位置停稳后,所述防护罩组件能够实现竖向上伸缩,将列车氢动力系统(9)罩起来形成独立空间;/n所述防护罩组件上安装有感温光纤(7),所述排风管(5)内安装有若干喷淋头(3)和排风机(6),当所述感温光纤(7)监测到温度异常或明火时,所述排风管(5)和喷淋头(3)同时工作,从而对列车氢动力系统(9)进行降温灭火并同步发生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氢动力系统防护罩组件、喷淋头(3)、吊杆(4)、排风管(5)、排风机(6)、感温光纤(7)、报警装置(8);
所述排风管(5)通过若干吊杆(4)水平固定于屋顶结构顶梁(10)上,且所述排风管(5)一端与室外连通,另一端的端口与所述防护罩组件固定连接;各列车在运用库内对应位置停稳后,所述防护罩组件能够实现竖向上伸缩,将列车氢动力系统(9)罩起来形成独立空间;
所述防护罩组件上安装有感温光纤(7),所述排风管(5)内安装有若干喷淋头(3)和排风机(6),当所述感温光纤(7)监测到温度异常或明火时,所述排风管(5)和喷淋头(3)同时工作,从而对列车氢动力系统(9)进行降温灭火并同步发生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组件包括防护罩(1)和可伸缩风管(2),其中所述可伸缩风管(2)与所述排风管(6)的端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列车氢动力系统的防护罩(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光纤(7)环向设于所述防护罩(1)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3)设于所述列车氢动力系统(9)上方,与库内消防系统联通,并与所述感温光纤(7)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能源有轨电车氢动力系统升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6)设于所述排风管(5)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完颜靖奉泽熙姚应峰李文胜周小斌史明红肖俊廖永亮李威舒冬种传强赵文涛喻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