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16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其包括有一顶壳及一底壳,其顶壳由一体不可分离的方法所制成,其中顶壳形成有一环沟以形成一具有按压端的活动件,此按压端与装设于底壳上的电子电路装置接触,并可于此电子电路装置上往复运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输入的鼠标。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现今与计算机相关的电子产品接口设备日益增加, 因此相对于生产制造商而言必需同时提升其产品的生产、组装的速度以因应消 费市场的供货需求。以鼠标为例,目前市面上所见的鼠标结构皆为三件式设计, 计算机鼠标壳体由一底壳、 一上盖及一按键片所组合而成,此上盖与底壳结合 后再将按键片扣合于上盖而组成一完整的壳体,其中按键片与上盖在成型时所 具有的弧面曲率不同,因此在组装完成鼠标的壳体后,需要由此弧面曲率的差 异来提供按键片具有一可按压的作动行程,才能使按键片完成一鼠标按键点击 的功能。因此,现有鼠标壳体在组装时,上盖与按键片的相互搭配上需具有不同的 弧面曲率,以使按键片具有一点击的功能,而为达此一目的,往往在上盖与按 键片的制造工艺上需分别开发不同的模具来生产,除增加模具的开发成本外, 亦使生产所需原物料的使用量提高,而使整体的生产成本上升。同时还需确认 上盖与按键片之间的扣合是否为互相匹配的关系,而造成组装速度无法提升, 进而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由上述可知,若能将上盖与按键片做一适当的结合,由精简鼠标壳体结构 的组成构件的使用量,将可有效的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节省模具的开发以及 降低制造生产所需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此计算机输入装 置的结构由一顶壳与一底壳所构成,以改进现有计算机输入装置的结构组装不便以及生产开发的成本过高的问题。本技术的计算机输入装罝,其包括有 一底壳,容置有一电子电路装 置; 一顶壳,此顶壳是一体不可分离地形成并匹配于前述的底壳,并用以结合 于底壳上。同时于此顶壳的前缘一体不可分离地形成有至少一环沟及至少一具 有按压端的活动件。其中,此活动件的底侧设有至少一可供按压的微动开关。本技术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由顶壳上以一体不可分离的方式形成的至 少一环沟及至少一具有按压端的活动件,利用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挠性提供此活 动件上的按压端可于顶壳与底壳间往复运动的作动行程,以令按压端能接触并 按压位于活动件底侧的微动开关,而达到简化计算机输入装置的壳体构件的目 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顶壳的俯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顶壳的仰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5A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按压端的凸块接触于微动开关的剖面示意图5B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按压活动件的按压端的操作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计算机输入装置画电子电路装置110电路板120坐标检知单元130Z轴控制装置140微动开关200底壳210锁合部220容置空间230沟槽300顶壳310固定柱320挡板330环沟331第一侧沟332中沟333第二侧沟334开孔340第一活动件350第二活动件360按压端370凸块380螺丝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揭露的计算机输入装置,其包括但不局限于鼠标或轨迹球等 计算机周边的输入设备。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10,其包括有 一用以容置一电子电路装置100的底壳200,以及一顶壳300。底壳200具有一锁合部210及一容置空间220,且 沿底壳200的侧边形成有一沟槽230;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顶壳300具有 一对应于底壳200锁合部210的固定柱310,且沿顶壳300的侧边设有一与底 壳200的沟槽230相匹配的挡板320,此顶壳300由一体不可分离的方法所制 成,顶壳300的前缘形成有一环沟330,此环沟具有一第一侧沟331、 一中沟 332及一第二侧沟333,第一侧沟331与中沟332形成一第一活动件340,而 中沟332与第二侧沟333形成一第二活动件350,每一活动件340、 350上具 有一按压端360,并于按压端360设有一凸块370,此外,中沟332具有一开 孔334,以容置一Z轴控制装置130,譬如滚轮、微型游戏杆、按键、触控装置...等等于其间。更详细地来看,其中该顶壳300前缘形成有该环沟330,且 该环沟330与该中沟332之间概呈T字形的设置;该二活动件340、 350位于 该环沟330与中沟332之间,该开孔位于该中沟332与二活动件340与350 之间,从而容置该Z轴控制装置130于其间。前述的电子电路装置100设置于底壳200的容置空间220内,其包含有 一设置于底壳200上的电路板110, 一坐标检知单元120、 一 Z轴控制装置130 及多个微动开关140依序设置于此电路板110上。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当顶壳300与底 壳200结合时,此顶壳300恰可罩覆于此底壳200上,沿顶壳300侧边的挡板 320嵌合于底壳200侧边的沟槽230,而顶壳300的固定柱310亦扣合于底壳 200的锁合部210,并通过多个螺丝380将固定柱310与锁合部210锁固,而 使顶壳300稳固的设置于底壳200上。此时,位于电子电路装置100上的Z 轴控制装置130恰置于顶壳300中沟332的开孔334内并部份外露于顶壳300 供使用者操作使用;两活动件340、 350的按压端360相对于微动开关140为 悬置状态,此悬置状态即提供两活动件340、 350与电子电路装置100间往复 运动的行程,在操作时,施加一外力按压两活动件340、 350的按压端360, 使接触于微动开关140的凸块370由材料的挠性于此微动开关140上进行往复 运动而达到操作的程序(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技术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由一顶壳及一底壳构成其壳体结构,顶壳由 一体不可分离的方法所形成,包括该环沟、该侧沟、该中沟、该开孔等亦为一体不可分离的方法所形成,从而形成二活动件。由于该等活动件上的按压端可 利用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挠性,于活动件与电子电路装置间的作动行程进行往复 运动,使用者可由该按压端触发该电子电路装置上的微动开关,从而达到操作 计算机输入装置的目的。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计算机输入装置在将形成壳体结构的 上盖与按键片减化为单一顶壳组件后,仍能保持其原先所具有的按压操作功 能,同时经由简化壳构件的使用亦相对的使此计算机输入装置在生产的组装速 度上加快,并且由于不需另外形成模具来制造其它的壳构件而使整体的生产成 本降低。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 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壳,容置有一电子电路装置;以及一顶壳,该顶壳一体不可分离地匹配该底壳,以结合于该底壳上;其中,该顶壳的前缘一体不可分离地形成至少一环沟及至少一活动件,该活动件具有一按压端;其中,该活动件的底侧设有至少一可供按压的微动开关。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沟具有一 第一侧沟、 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壳,容置有一电子电路装置;以及 一顶壳,该顶壳一体不可分离地匹配该底壳,以结合于该底壳上;其中,该顶壳的前缘一体不可分离地形成至少一环沟及至少一活动件,该活动件具有一按压端;其中,该活 动件的底侧设有至少一可供按压的微动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东和
申请(专利权)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