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抗菌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306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抗菌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有如下原料组分:苦参20份、紫花地丁10份、板蓝根10份、苍术5份、蛇床子5份、枯矾2份、冰片0.5份、三氯生0.3份、乙醇65份、薄荷油0.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采用苦参、紫花地丁、板蓝根、苍术、蛇床子等天然中药成分作为主要原料,绿色环保、污染率低、温和不易过敏、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抗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菌剂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抗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相对于人类而言,微生物才是地球上的原住民,它们在大气、水、土壤及各种极端环境中皆有存在,即使在人体皮肤和腔道表面也有大量定植。人类与微生物是和谐共存的,人类不能或者是不适宜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中生存,病原微生物需要一定的毒力、数量和适当侵入途径才能引起机体发生感染。抗菌的作用是在极大程度上减少病原微生物在物品表面的滋生繁殖,以使其数量不至于引发机体感染,使物品表面不至于成为传染媒体。因此,为了避免病原微生物在物品表面过度滋生繁殖,防止物品因此成为传播病原微生物危害的媒体,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首先要保证抗菌产品本身要安全,在此基础上再提抗菌有效性,对人们的健康保障才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抗菌液。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抗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抗菌液,所述抗菌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有如下原料组分:苦参20份、紫花地丁10份、板蓝根10份、苍术5份、蛇床子5份、枯矾2份、冰片0.5份、三氯生0.3份、乙醇65份、薄荷油0.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进一步,所述的一种中药抗菌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重量份数分别取苦参20份、紫花地丁10份、板蓝根10份、苍术5份、蛇床子5份加入8倍量纯化水煎煮2h后过滤,取滤液Ⅰ,将滤渣加入6倍量纯化水煎煮2h后过滤,得到滤液Ⅱ,将滤液Ⅰ和滤液Ⅱ混合后,60℃条件下加热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用65%乙醇醇沉,静置12小时后,取上清液过滤,得到中药提取液,备用;2)按照重量份数分别取枯矾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加入60℃的热水搅拌溶解,过滤,得到溶液Ⅰ,备用;3)按照重量份数分别取冰片0.5份、三氯生0.3份、薄荷油0.05份加入乙醇65份搅拌溶解,过滤,得到溶液Ⅱ,备用;4)将步骤2)和步骤3)中所制备的溶液Ⅰ与溶液Ⅱ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Ⅲ,将溶液Ⅲ缓缓加入步骤1)中制备的中药提取液中,搅拌,同时加纯化水至总量为1000ml,搅拌均匀,静置12h,得到中药抗菌液。采用以上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抗菌液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有利于规模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采用苦参、紫花地丁、板蓝根、苍术、蛇床子等天然中药成分作为主要原料,绿色环保、污染率低、温和不易过敏、安全性高;3.本专利技术中乙醇及三氯生的含量及稳定性均符合相关要求,保证人民使用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进行详细的描述,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实施例1:中药抗菌液的制备1)按照重量份数分别取苦参20份、紫花地丁10份、板蓝根10份、苍术5份、蛇床子5份加入8倍量纯化水煎煮2h后过滤,取滤液Ⅰ,将滤渣加入6倍量纯化水煎煮2h后过滤,得到滤液Ⅱ,将滤液Ⅰ和滤液Ⅱ混合后,60℃条件下加热浓缩,得到浸膏,将浸膏用65%乙醇醇沉,静置12小时后,取上清液过滤,得到中药提取液,备用;2)按照重量份数分别取枯矾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加入60℃的热水搅拌溶解,过滤,得到溶液Ⅰ,备用;3)按照重量份数分别取冰片0.5份、三氯生0.3份、薄荷油0.05份加入乙醇65份搅拌溶解,过滤,得到溶液Ⅱ,备用;4)将步骤2)和步骤3)中所制备的溶液Ⅰ与溶液Ⅱ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Ⅲ,将溶液Ⅲ缓缓加入步骤1)中制备的中药提取液中,搅拌,同时加纯化水至总量为1000ml,搅拌均匀,静置12h,得到中药抗菌液。实施例2:中药抗菌液中乙醇、三氯生的含量及稳定性实验1、实验材料以实施例1中的条件下制得的中药抗菌液。2、实验过程三氯生含量及稳定性:按照《消毒技术规范》SN/T1786-2006进行三氯生含量及稳定性检测实验;乙醇含量及稳定性: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2.2.1.2.11进行乙醇含量及稳定性检测实验。3、实验结果表2三氯生含量及稳定性测定结果表3乙醇含量及稳定性测定结果由表2可知,中药抗菌液中三氯生的含量为0.253%,经过稳定性条件温度为37℃-40℃,相对湿度≥75%。保存90天后,三氯生的含量为0.246%,其下降率为2.77%,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相关要求;由表3可知,中药抗菌液中乙醇的含量为62%,经过稳定性条件温度为37℃-40℃,相对湿度≥75%。保存90天后,乙醇的含量为58%,其下降率为6.45%,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相关要求。最后用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抗菌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有如下原料组分:苦参20份、紫花地丁10份、板蓝根10份、苍术5份、蛇床子5份、枯矾2份、冰片0.5份、三氯生0.3份、乙醇65份、薄荷油0.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抗菌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有如下原料组分:苦参20份、紫花地丁10份、板蓝根10份、苍术5份、蛇床子5份、枯矾2份、冰片0.5份、三氯生0.3份、乙醇65份、薄荷油0.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抗菌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份数分别取苦参20份、紫花地丁10份、板蓝根10份、苍术5份、蛇床子5份加入8倍量纯化水煎煮2h后过滤,取滤液Ⅰ,将滤渣加入6倍量纯化水煎煮2h后过滤,得到滤液Ⅱ,将滤液Ⅰ和滤液Ⅱ混合后,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佳钰铭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