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28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所述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艾蒿提取物:40‑60%;以及黄花蒿提取物:40‑60%。该爱好提取物包括艾蒿(Artemisia argyi)和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等量组合物提取液。其中提取液分离方法如下步骤:将植株叶片40℃‑55℃低温烘干粉碎至60目;用无水乙醇(AR级)于40℃‑55℃水浴提取,将提取物与水混合。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了提取液用作防治根肿病的生物防治剂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较好的根肿病防治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生物原料廉价易得,用于防治根肿病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蔬菜病虫害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植物源组合提取,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农药、抑菌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是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严重危害包括小青菜(Brassicacampestrissp.chinensisL.)、大白菜(Brassicarapasp.pekinensis)等十字花科蔬菜的生长。由于根肿病在我国迅速蔓延,已造成我国小青菜等的生产受到了严重制约。而目前,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防治主要通过轮作、使用石灰、杀菌剂等处理方式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及降低土壤中病原菌含量来控制根肿病的发生,但都不能完全消除根肿病菌。使用各种化学药剂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不一,并且农药的残留量较大等原因,使得其生产应用受到限制。开发新的植物源农药正成为农业领域新的需求点。例如:公开号为CN106719770A,公开日为2017年5月31日,名称为“一种抑制芸薹根肿菌生长的方法和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及阿札霉素的用途”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针对芸薹根肿菌抑制方法。但是在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并不是采用植物源组合物进行抑菌,是利用阿札霉素和根肿病菌接触进行根肿病的防治,而阿札霉素可以用微生物进行生产,不属于植物源提取物。又例如:公开号为CN109924070A,公开日为2019年6月25日,名称为“一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综合治理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十字花科植物的根肿病防治方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植物提取物是用于诱导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再通过化学药剂杀死,而并不是直接通过植物源提取物进行抑菌。此外,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只能在休耕空闲期对土壤进行处理,而不能在植物生长期使用,并且使用化学药剂可能存在残留的不足。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达数年,一般土壤处理对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活力影响较小。本案提取物使用方法为在种植前进行土壤喷施,在苗期结合浇水进行灌根,种植过程中进行2-3次灌根,可以在其孢子萌发后抑制其活性,对根肿病的发生进行防治。混合的植物提取物原料比较易得,提取方法也较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对人畜无毒无害无残留,安全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农药、抑菌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该植物源组合提取液通过从艾蒿(Artemisiaargyi)和黄花蒿(Artemisiaannua)提取获得有效成分以抑制根肿病病原菌,尤其是在用于防治小青菜根肿病时抑制效果显著。此外,其还具有安全有效无污染、制备方法简单以及原材料易得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所述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艾蒿提取物:40-60%;以及黄花蒿提取物:40-60%。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是将艾蒿与黄花蒿提取物1:1等量混合。优选地,所述艾蒿提取物提取于艾蒿植株茎、叶。优选地,所述黄花蒿提取物提取于黄花蒿植株茎、叶。上述方案中优选采用茎叶是因为;茎、叶次生代谢产物丰富,大部分这些有用化合物多是在腺毛中产生,使得茎叶含量较高,因此,本案从相应植株的茎、叶部位进行提取。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农药,所述农药包括上述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抑菌剂,所述抑菌剂包括上述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上述的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在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由以下病原菌引起:芸苔假单胞菌或芸薹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in)。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上述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艾蒿植株与黄花蒿植株烘干,混合后,粉碎得到艾蒿黄花蒿混合干粉;步骤S2:将所述步骤S1获得的艾蒿黄花蒿混合干粉通过提取获得所需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将艾蒿植株与黄花蒿植株烘干时,烘干温度为40℃-55℃;混合时,以烘干后的艾蒿植株的质量与烘干后的黄花蒿植株的质量比为1~2:1~2进行混合;粉碎所得的艾蒿黄花蒿混合干粉的目数为60-100目。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加入无水乙醇溶剂溶解所述艾蒿黄花蒿混合干粉,加入量为:所述艾蒿黄花蒿混合干粉质量的20-40倍体积;步骤S22:将步骤S21所获得的溶液于40~55℃水浴提取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初滤液和滤渣,随后滤渣再进行上述提取步骤,反复若干次,过滤得到再提取过滤液;步骤S23:将步骤S22所获得的初滤液与再提取过滤液合并,得到所需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在本案中,所获得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储存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将所需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加入乙醇(例如体积百分数为50%)定容,4℃冷藏备用。取用所述植物源组合提取液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移取一定量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加入水稀释(优选采用无菌水),加热一定时间,以使乙醇挥发,随后加入水定容至所需浓度的提取液。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施用上述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植物源提取液施用于十字花科植物上,其中,所述施用方式包括灌根、喷施、喷雾和种子处理中的至少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农药、抑菌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具有如下所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抑制根肿病发生的方法。利用植物源提取物采用广谱抑菌作用的天然植物作为原料,安全有效,其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且能防治小青菜根肿病,可广泛应用于植物根肿病的防治。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显示了实施例1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在大棚中可以采用喷施土壤进行处理的应用方法;图2显示了实施例1中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对大田小青菜根肿病抑制作用的试验结果图;图3显示了实施例1中的盆栽小青菜生长试验结果图,其中,(A)为健康小青菜正常生长的表型;(B)为小青菜接种根肿病菌后的生长表型;(C)为小青菜接种根肿病菌后再加入实施例1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的生长表型;图4显示了实施例1中的盆栽小青菜根系生长试验结果图,其中,(A)为健康小青菜正常生长的根系表型;(B)为小青菜接种根肿病菌的根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n艾蒿提取物: 40-60%;/n以及黄花蒿提取物: 4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
艾蒿提取物:40-60%;
以及黄花蒿提取物:4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艾蒿提取物提取于艾蒿植株茎、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花蒿提取物提取于黄花蒿植株茎、叶。


4.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


5.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的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剂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


6.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在防治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中的应用。


7.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植物源组合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艾蒿植株与黄花蒿植株烘干,混合后,粉碎得到艾蒿黄花蒿混合干粉;
步骤S2:将所述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屹东赵丽娜安莎熊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