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花卉设施栽培大棚的喷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02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花卉设施栽培大棚的喷灌装置,所述大棚顶部设置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上均匀连接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连接雾化喷头,喷水主管与输水管连接,输水管连接水箱;水箱内设置有分隔板,水箱侧壁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两端连接在分隔板上下处的水箱上,分隔板下部的水箱连接添加管,添加管连接添加斗,添加斗设置在水箱侧壁上;水箱下部设置有转轴,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转轴上连接有搅拌叶,搅拌叶与水箱侧壁和下壁均贴合设置,搅拌叶设置为网状结构。便于盆花及切花栽培等需要进行浇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花卉设施栽培大棚的喷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棚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花卉设施栽培大棚的喷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大棚的苗床上种植的盆花及切花栽培等,盆花及切花栽培等需要进行浇灌才能满足生长。因此提供一种用于花卉设施栽培大棚的喷灌装置,满足盆花及切花栽培等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花卉设施栽培大棚的喷灌装置,解决盆花及切花栽培等不易进行浇灌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花卉设施栽培大棚的喷灌装置,包括:大棚、喷水主管、喷水支管、雾化喷头、输水管、水箱、分隔板、进水管、添加管、添加斗、转轴、驱动电机、搅拌叶;所述大棚顶部设置有喷水主管,喷水主管上均匀连接有喷水支管,喷水支管连接雾化喷头,喷水主管与输水管连接,输水管连接水箱;水箱内设置有分隔板,水箱侧壁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两端连接在分隔板上下处的水箱上,分隔板下部的水箱连接添加管,添加管连接添加斗,添加斗设置在水箱侧壁上;水箱下部设置有转轴,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转轴上连接有搅拌叶,搅拌叶与水箱侧壁和下壁均贴合设置,搅拌叶设置为网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大棚内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苗床,固定架上设置有可拆装的放置网板,放置网板上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侧壁开有管口,管口处的收集槽侧壁上设置有L型的过滤网和吸附剂网层,收集槽上管接有输出管,输出管与收集箱管接,收集箱连接进入管,进入管末端连接三通阀,进入管通过三通阀连接在输水管中间。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上部的水箱和收集箱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水箱连接补水管,水箱下部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添加管上设置有控制阀,输水管上设置有水泵。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剂网层内放置有吸附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大棚进行喷灌水,水箱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水箱下部,水箱的水在通过输水管、喷水主管、喷水支管、雾化喷头进行喷洒,当需要进行喷洒营养物质时,营养物质通过添加斗、添加管进入到水箱下部,如果需要加水稀释,则水箱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水箱下部,通过搅拌叶进行混合搅拌,便于进行喷洒。2、喷洒时,有时会出现液体穿过苗床渗透再到大棚的底面地面上,不能进行收集,放置网板的收集槽可以进行收集,过滤网和吸附剂网层进行过滤,或者吸附除去一些物质,便于进入到收集箱再次进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苗床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收集箱的连接示意图。图中:大棚(1)、喷水主管(2)、喷水支管(3)、雾化喷头(4)、输水管(5)、水箱(6)、分隔板(7)、进水管(8)、添加管(9)、添加斗(10)、转轴(11)、驱动电机(12)、搅拌叶(13)、固定架(14)、苗床(15)、放置网板(16)、收集槽(17)、过滤网(18)、吸附剂网层(19)、输出管(20)、收集箱(21)、进入管(22)、三通阀(23)、液位传感器(24)、控制器(25)、补水管(26)、观察窗(27)、流量调节阀(28)、控制阀(29)、水泵(30)。具体实施方式图1-3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花卉设施栽培大棚的喷灌装置,包括:大棚1、喷水主管2、喷水支管3、雾化喷头4、输水管5、水箱6、分隔板7、进水管8、添加管9、添加斗10、转轴11、驱动电机12、搅拌叶13;大棚1顶部设置有喷水主管2,喷水主管2上均匀连接有喷水支管3,喷水支管3连接雾化喷头4,喷水主管2与输水管5连接,输水管5连接水箱6;水箱6内设置有分隔板7,水箱6侧壁连接有进水管8,进水管8两端连接在分隔板7上下处的水箱6上,分隔板7下部的水箱6连接添加管9,添加管9连接添加斗10,添加斗10设置在水箱6侧壁上;水箱6下部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与驱动电机12连接,转轴11上连接有搅拌叶13,搅拌叶13与水箱6侧壁和下壁均贴合设置,搅拌叶13设置为网状结构;大棚1进行喷灌水,水箱6的水通过进水管8进入到水箱6下部,水箱6的水在通过输水管5、喷水主管2、喷水支管3、雾化喷头4进行喷洒,当需要进行喷洒营养物质时,营养物质通过添加斗10、添加管9进入到水箱6下部,如果需要加水稀释,则水箱6的水通过进水管8进入到水箱6下部,通过搅拌叶13进行混合搅拌,便于进行喷洒。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大棚1内设置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上设置有苗床15,固定架14上设置有可拆装的放置网板16,放置网板16上放置有收集槽17,收集槽17侧壁开有管口,管口处的收集槽17侧壁上设置有L型的过滤网18和吸附剂网层19,收集槽17上管接有输出管20,输出管20与收集箱21管接,收集箱21连接进入管22,进入管22末端连接三通阀23,进入管22通过三通阀23连接在输水管5中间;喷洒时,有时会出现液体穿过苗床15渗透再到大棚1的底面地面上,不能进行收集,放置网板16的收集槽17可以进行收集,过滤网18和吸附剂网层19进行过滤,或者吸附除去一些物质,便于进入到收集箱21再次进入。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分隔板7上部的水箱6和收集箱21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24,液位传感器24与控制器25连接;便于液位的监测。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水箱6连接补水管26,水箱6下部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27;满足需要。实施例5: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进水管8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28,添加管9上设置有控制阀29,输水管5上设置有水泵30;便于工作。实施例6: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吸附剂网层19内放置有吸附剂;满足需要。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花卉设施栽培大棚的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1)、喷水主管(2)、喷水支管(3)、雾化喷头(4)、输水管(5)、水箱(6)、分隔板(7)、进水管(8)、添加管(9)、添加斗(10)、转轴(11)、驱动电机(12)、搅拌叶(13);/n所述大棚(1)顶部设置有喷水主管(2),喷水主管(2)上均匀连接有喷水支管(3),喷水支管(3)连接雾化喷头(4),喷水主管(2)与输水管(5)连接,输水管(5)连接水箱(6);/n水箱(6)内设置有分隔板(7),水箱(6)侧壁连接有进水管(8),进水管(8)两端连接在分隔板(7)上下处的水箱(6)上,分隔板(7)下部的水箱(6)连接添加管(9),添加管(9)连接添加斗(10),添加斗(10)设置在水箱(6)侧壁上;/n水箱(6)下部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与驱动电机(12)连接,转轴(11)上连接有搅拌叶(13),搅拌叶(13)与水箱(6)侧壁和下壁均贴合设置,搅拌叶(13)设置为网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花卉设施栽培大棚的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1)、喷水主管(2)、喷水支管(3)、雾化喷头(4)、输水管(5)、水箱(6)、分隔板(7)、进水管(8)、添加管(9)、添加斗(10)、转轴(11)、驱动电机(12)、搅拌叶(13);
所述大棚(1)顶部设置有喷水主管(2),喷水主管(2)上均匀连接有喷水支管(3),喷水支管(3)连接雾化喷头(4),喷水主管(2)与输水管(5)连接,输水管(5)连接水箱(6);
水箱(6)内设置有分隔板(7),水箱(6)侧壁连接有进水管(8),进水管(8)两端连接在分隔板(7)上下处的水箱(6)上,分隔板(7)下部的水箱(6)连接添加管(9),添加管(9)连接添加斗(10),添加斗(10)设置在水箱(6)侧壁上;
水箱(6)下部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与驱动电机(12)连接,转轴(11)上连接有搅拌叶(13),搅拌叶(13)与水箱(6)侧壁和下壁均贴合设置,搅拌叶(13)设置为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花卉设施栽培大棚的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内设置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上设置有苗床(15),固定架(14)上设置有可拆装的放置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先李晓亮张军云张钟杨光炤钱遵姚董广王文智张建康蔡述江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