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01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培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植物立体培植箱,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顶部呈下陷状,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顶部设有雨雪水收集箱,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与植物立体培植箱顶部下陷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雨雪天气中,雨雪积聚在植物立体培植箱顶部下陷处,积聚一定量的雨雪后,将盖板向下转动,使得积聚的雨雪落入至雨雪水收集箱,收集后的雪水通过过滤喷淋节能组件将收集的水进行过滤再喷淋至培植架上,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人工浇灌喷淋,节能环保,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植物立体培植箱节能保温,有效的防止了自然灾害和病虫的侵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
本技术属于植物培植
,涉及一种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各种植物的培植都是依赖自然条件进行的;如花卉、蔬菜等植物,大多数采用的是在平面的土地上露天种植,要靠天吃饭,露天种植还有会病虫的危害;虽然也有采用大棚种植的模式,也是要依靠有限的平面土地才能进行,而且大棚搭建好后,不能移动,且需要人工浇灌喷淋植物,无法有效合理的利用雨水以及雪水,水资源的利用率和自动化程度较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体多层植物栽培架[申请号:201420583857.6],设有多层式框架、灯架和至少1套升降机构;框架设有复数根立柱杆、横向纵向立柱连接杆、支承杆和挂杆;各立柱杆垂直间隔设为前后2排,并通过横向立柱连接杆间隔连接,相邻横向立柱连接杆之间通过纵向立柱连接杆连接,前后2根纵向立柱连接杆对称设置,并间隔连接支承杆,每根纵向立柱连接杆外侧连接至少1根挂杆;框架的每层结构包括横向纵向立柱连接杆和支承杆;框架除最底层结构外的每层结构的下方均沿纵向间隔设置灯架;每套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挂杆下方的吊轮,一端穿绕吊轮且与灯架连接的牵引分绳,与牵引分绳另一端连接的牵引总绳,以及与牵引总绳连接且安装在框架侧端横向立柱连接杆上的手摇器。但是该方案在植物栽培时仍然需要人工浇灌喷淋植物,无法有效合理的利用雨水以及雪水,存在水资源的利用率和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包括植物立体培植箱,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顶部呈下陷状,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顶部设有雨雪水收集箱,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与植物立体培植箱顶部下陷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上设有两个可转动的盖板,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内设有培植架,所述的培植架上方设有过滤喷淋节能组件,所述的过滤喷淋节能组件位于培植架和雨雪水收集箱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内设有初步处理腔,所述的初步处理腔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的初步处理腔内设有加热板。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喷淋节能组件包括设置于植物立体培植箱内的过滤板,所述的过滤板位于雨雪水收集箱下方,所述的过滤板下方设有蓄水箱,所述的蓄水箱底部设有若干喷淋头。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板内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的蓄水箱底部设有加压器,所述的加压器与喷淋头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培植架上设有若干沿培植架中心线对称的植物基培坑,所述的植物基培坑与喷淋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植物基培坑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与植物基培坑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内设有底部杂质沉积箱,所述的底部杂质沉积箱内设有杂质盛放腔,所述的底部杂质沉积箱可沿水平直线方向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内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的底部杂质沉积箱设有延伸通入至限位滑槽内的限位滑块,所述的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相滑动配合,所述的底部杂质沉积箱上设有推拉把手,所述的推拉把手的横截面呈T字形。进一步的,所述的盖板上设有密封抵接块,所述的密封抵接块由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上设有若干可视化面板,所述的可视化面板内设有若干透气通孔,所述的可视化面板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底部设有固定基座,所述的固定基座呈梯台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置顶部呈下陷状的植物立体培植箱以及过滤喷淋节能组件,在雨雪天气中,雨雪积聚在植物立体培植箱顶部下陷处,积聚一定量的雨雪后,将盖板向下转动,使得积聚的雨雪落入至雨雪水收集箱,收集后的雪水通过过滤喷淋节能组件将收集的水进行过滤再喷淋至培植架上,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人工浇灌喷淋,节能环保,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植物立体培植箱节能保温,有效的防止了自然灾害和病虫的侵袭。2、本技术通过设置植物基培坑和排水孔,植物基培坑用以放置固定所需栽培的植物,当喷淋头喷淋浇灌过量的水后,栽培土壤无法吸收的水会从排水孔排出,避免水溢出植物基培坑,对植物造成淹盖。3、本技术通过设置可视化面板,方便工作人员观察位于植物立体培植箱内植物的生长情况,直观清晰,透气通孔可方便流通外界空气,起到透气的作用。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3是喷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植物立体培植箱1、雨雪水收集箱2、盖板3、培植架4、过滤喷淋节能组件5、初步处理腔6、加热板7、过滤板8、蓄水箱9、喷淋头10、过滤孔11、加压器111、植物基培坑12、排水孔13、底部杂质沉积箱14、杂质盛放腔15、限位滑槽16、限位滑块17、推拉把手18、密封抵接块19、可视化面板20、透气通孔21、固定基座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包括植物立体培植箱1,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1顶部呈下陷状,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1顶部设有雨雪水收集箱2,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2与植物立体培植箱1顶部下陷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2上设有两个可转动的盖板3,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1内设有培植架4,所述的培植架4上方设有过滤喷淋节能组件5,所述的过滤喷淋节能组件5位于培植架4和雨雪水收集箱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将待培植的植物放置于培植架4上,通过培植架4对植物进行固定栽培,在雨雪天气中,雨雪积聚在植物立体培植箱1顶部下陷处,积聚一定量的雨雪后,将盖板3向下转动,使得积聚的雨雪落入至雨雪水收集箱2,收集后的雪水通过过滤喷淋节能组件5将收集的水进行过滤再喷淋至培植架4上,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人工浇灌喷淋,节能环保,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植物立体培植箱1节能保温,有效的防止了自然灾害和病虫的侵袭。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2内设有初步处理腔6,所述的初步处理腔6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的初步处理腔6内设有加热板7。具体地说,将盖板3向下转动,使得积聚的雨雪落入至雨雪水收集箱2后,积聚的雨雪进入至初步处理腔6内,当雪天落入初步处理腔6内的是积雪时,此时启动加热板7,通过加热板7对积雪进行加热融化,使其融化成喷淋所需的水,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过滤喷淋节能组件5包括设置于植物立体培植箱1内的过滤板8,所述的过滤板8位于雨雪水收集箱2下方,所述的过滤板8下方设有蓄水箱9,所述的蓄水箱9底部设有若干喷淋头10。本实施例中,位于初步处理腔6内的水先通过过滤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包括植物立体培植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1)顶部呈下陷状,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1)顶部设有雨雪水收集箱(2),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2)与植物立体培植箱(1)顶部下陷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2)上设有两个可转动的盖板(3),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1)内设有培植架(4),所述的培植架(4)上方设有过滤喷淋节能组件(5),所述的过滤喷淋节能组件(5)位于培植架(4)和雨雪水收集箱(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包括植物立体培植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1)顶部呈下陷状,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1)顶部设有雨雪水收集箱(2),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2)与植物立体培植箱(1)顶部下陷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2)上设有两个可转动的盖板(3),所述的植物立体培植箱(1)内设有培植架(4),所述的培植架(4)上方设有过滤喷淋节能组件(5),所述的过滤喷淋节能组件(5)位于培植架(4)和雨雪水收集箱(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雪水收集箱(2)内设有初步处理腔(6),所述的初步处理腔(6)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的初步处理腔(6)内设有加热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喷淋节能组件(5)包括设置于植物立体培植箱(1)内的过滤板(8),所述的过滤板(8)位于雨雪水收集箱(2)下方,所述的过滤板(8)下方设有蓄水箱(9),所述的蓄水箱(9)底部设有若干喷淋头(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板(8)内设有若干过滤孔(11),所述的蓄水箱(9)底部设有加压器(111),所述的加压器(111)与喷淋头(1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植物生态公园的立体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植架(4)上设有若干沿培植架(4)中心线对称的植物基培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园园赵艳华应嘉骏李月峰李洁戴佳亮许生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