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花生间作作物种间水分优化分配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玉米花生间作作物种间水分优化分配评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玉米花生间作作物种间水分优化分配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北方旱地农业区少雨频旱,作物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相对于其他地区通过作物间作种植实现了作物高产高效,区域对抗旱稳产提出了更多需求。旱灾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人们更期望构建具有干旱逆境适应“弹性”的种植模式,以保障农业稳产和农村经济稳定。区域正常年份玉米单作农田水分不足,而花生单作则可盈余。因此,适宜的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可以通过把花生多余的水分供玉米利用来增强系统的抗旱稳产性。但目前尚无关于玉米花生间作冠层对降水的截获和种间分配与利用研究,影响了玉米花生间作作物合理配置,降低了玉米花生间作的抗旱稳产效果。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提出了测定冠层降水截获、茎秆流和土壤水分变化来评价玉米花生间作作物种间水分优化分配效应的方法,为玉米花生间作作物合理配置提供准确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测定冠层降水截获、茎秆流和土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花生间作作物种间水分优化分配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测定间作群体中,冠层降水截获量;/nS2、记录每次降水玉米茎秆径流雨量;/nS3、采用土钻取土烘干称重法测定玉米与花生两种作物根部土壤含水量,并通过分层采样比较所述玉米和花生根系分别获得土壤水分的情况;/nS4、作物收获后,测定处理不同边行作物产量,并对间作种植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花生间作作物种间水分优化分配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测定间作群体中,冠层降水截获量;
S2、记录每次降水玉米茎秆径流雨量;
S3、采用土钻取土烘干称重法测定玉米与花生两种作物根部土壤含水量,并通过分层采样比较所述玉米和花生根系分别获得土壤水分的情况;
S4、作物收获后,测定处理不同边行作物产量,并对间作种植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花生间作作物种间水分优化分配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主要针对玉米进行测定,当玉米到达某一特定生长期后,在单作和间作群体不同边行垄和沟位置放置漏斗,并记录每次降水不同位置获取的降水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花生间作作物种间水分优化分配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顶部高于花生冠层,漏斗下方连接有盛雨器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花生间作作物种间水分优化分配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冠层降水截获量为每次降水量与田间不同位置穿透雨量平均值之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花生间作作物种间水分优化分配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通过导水管收集所述茎秆流量;沿玉米茎秆安装若干根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垂直于茎秆方向,导水管上端固定在玉米茎秆上,并对导水管与玉米茎秆间的空隙进行密封,下端连接盛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良山,冯晨,张哲,赵凤燕,向午燕,张东升,王平,娄义晟,王耀生,孙翔龙,杨宁,白伟,蔡倩,李开宇,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