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296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及使用方法,其中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包括安装有播种装置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的车架上还安装有位于播种装置后方的覆土铺管装置,覆土铺管装置包括与行走装置的车架固接的后架,以及转动设置在后架上的缠绕柱,缠绕柱上缠绕有滴灌管,滴灌管伸出缠绕柱的一端与田间灌溉主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偏轮防止了播种机前行时偏离路线;覆土铲的高度和角度可调,以满足田间姜沟深度和覆土量多少的要求;通过设置纠正轮,防止将滴灌管铺歪;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时,只需人工乘坐将大姜放到传送装置上,即可完成对大姜的播种,同时将滴灌管铺到田中,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田间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姜种植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姜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姜的出口量也随之增加,2019年我国大姜出口量为53.79吨,同比增长9.7%,大姜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2020年我国生姜种植面积达427.68万亩。虽然生姜的种植面积很大,但是目前的大姜播种机功能单一,在对大姜进行播种后还需进行人工覆土,消耗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并且极易遇到人手短缺问题,从而导致大姜种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及使用方法,该播种机在播种后不仅不需要进行人工覆土,还可将滴灌管铺到姜田中,在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又增加了播种机的功能,方便后续对大姜进行滴灌浇水,节省水资源。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包括安装有播种装置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的车架上还安装有位于播种装置后方的覆土铺管装置,所述覆土铺管装置包括与行走装置的车架固接的后架,以及转动设置在后架上的缠绕柱,缠绕柱上缠绕有滴灌管,滴灌管伸出缠绕柱的一端与田间灌溉主管连接。本方案的播种机在作业时,通过行走装置带动整机移动,通过播种装置进行播种作业,利用田间灌溉主管对滴灌管施加向后的拉力,使缠绕柱转动放卷,将滴灌管铺设在姜田中,便于后期灌溉。作为优化,后架上还转动设置有位于缠绕柱下方、姜沟上方的纠正轮,滴灌管伸出缠绕柱的一端绕过纠正轮后与田间灌溉主管连接。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纠正轮对滴灌管进行扶正,防止滴灌管远离姜沟。作为优化,后架上还固设有两分别位于姜沟上方两侧的立轴,两立轴上分别固接有覆土铲。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覆土铲,在播种后直接对姜沟进行覆土,无需人工进行覆土操作,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作为优化,立轴上套设有与后架固接的轴套,轴套的侧壁上穿设有顶至立轴的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轴套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本优化方案通过紧固螺栓将立轴进行固定,松动紧固螺栓后,可通过转动立轴对覆土铲的角度进行调整,通过上下移动立轴对覆土铲的高度进行调整。作为优化,两覆土铲分别位于纠正轮的前方两侧。本优化方案的设置,在播种机作业过程中,实现先覆土、后铺管,避免覆土时将滴灌管掩埋,从而避免了滴灌管堵塞。作为优化,行走装置的车架前端固接有向下延伸的防偏杆,防偏杆的下端安装有伸至姜沟的防偏轮,防偏轮的直径与姜沟的宽度适配。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伸至姜沟的防偏轮,播种机在姜田中前行时如果发生轻微走偏,姜沟的沟边对防偏轮形成阻挡,从而防止播种机跑偏。作为优化,所述防偏杆为可伸缩结构。本优化方案将防偏杆设置为可伸缩结构,方便调整防偏轮的高度,以使防偏轮位于姜沟中。本方案还提供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防偏杆的下端安装与姜沟宽度适配的防偏轮;2、根据姜沟的深度调节防偏杆高度,使防偏杆底端的防偏轮位于姜沟中;将滴灌管伸出缠绕柱的一端绕过纠正轮后与田间灌溉主管连接;根据姜沟深度和所需覆土量调节覆土铲的高度和角度;3、行走装置带动整机移动,通过播种装置进行播种,利用覆土铲对姜沟覆土,利用田间灌溉主管对滴灌管进行拉持,使缠绕柱转动放卷,将滴灌管铺到姜田中,同时利用纠正轮对滴灌管进行扶正,使滴灌管的位置位于姜沟上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行走装置采用表面为齿状的地滚,既适应田间作业需求,又增大了与田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防偏轮防止了播种机前行时偏离路线;覆土铲的高度和角度可调,以满足田间姜沟深度和覆土量多少的要求;通过设置纠正轮,防止将滴灌管铺歪;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只需人工乘坐将大姜放到传送装置上,即可完成对大姜的播种,同时将滴灌管铺到田中,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田间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为本专利技术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覆土铺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覆土铺管装置斜视图;图4为地滚状车轮侧视图;图5为防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行走装置,2、传送装置,3、覆土铺管装置,4、缠绕柱,5、支撑轴,6、后架,7、直角架,8、立轴,9、纠正轮,10、旋转销体,11、轴套,12、连接杆,13、链条,14、链轮,15、防偏杆,16、防偏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包括行走装置1,以及自前往后依次安装在行走装置车架上的防偏装置、播种装置和覆土铺管装置3,播种装置采用现有技术,播种时通过传送装置2向姜沟输送姜种,行走装置的行走轮采用地滚作为车轮,地滚的内侧同轴固装有链轮14,链轮14通过链条13与发动机传动连接,发动机通过链条13带动链轮14转动,地滚状车轮随链轮14的转动而转动,完成在在田中的行走,地滚车轮表面为齿状,增大了与地面的摩擦,防止播种机在前进时打滑,同时避免了播种机误跌入姜沟。为使播种机在姜田中保持直线行驶,在行走装置车架的前端中部安装防偏装置,具体的,防偏装置包括固接在行走装置的车架前端的防偏杆,防偏杆向下延伸,防偏杆的下端安装有伸至姜沟的防偏轮,防偏轮的直径与姜沟的宽度适配。为了实现防偏轮高度的调节,本实施例的防偏杆为可伸缩结构,具体可采用内、外套管的结构。播种机在田间工作之前,先选择合适型号的防偏轮16装到防偏杆15的下端,再调节防偏杆15的高度,使防偏轮16恰好位于姜沟中,播种机在姜田中前行时如果发生轻微走偏,姜沟的沟边会给防偏轮16力的作用,从而使播种机沿直线行驶。防偏轮16采用轮形,使姜沟的沟边对防偏轮16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沟边造成的阻力。为了使用的方便,将防偏轮设置多个型号进行选装。覆土铺管装置3位于行走装置1的后部,具体的,覆土铺管装置包括与行走装置的车架固接的后架6,以及转动设置在后架6上的缠绕柱4,后架的前侧面焊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的前端与行走装置的车架焊接。缠绕柱上缠绕有滴灌管,滴灌管伸出缠绕柱的一端与田间灌溉主管连接。缠绕柱的两端分别同轴固接有支撑轴5,后架上固接有支撑所述支撑轴的U型槽,缠绕柱可绕支撑轴的轴线转动。后架上还转动设置有位于缠绕柱下方、姜沟上方的纠正轮9,滴灌管伸出缠绕柱的一端绕过纠正轮后与田间灌溉主管连接。缠绕柱和纠正轮的轴线均水平设置,且垂直于行走装置的行走方向。为了方便安装,在后架上固接有直角架7,直角架的竖直段顶部与后架焊接,直角架的水平段前端与竖直段焊接,水平段后端安装所述的纠正轮9,通过设置纠正轮9,防止将滴灌管铺歪。后架上还固设有两分别位于姜沟上方两侧的立轴8,两立轴上分别固接有覆土铲,两覆土铲分别位于纠正轮的前方两侧。具体的,立轴上套设有与后架固接的轴套11,轴套11的侧壁上穿设有沿径向顶至立轴的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轴套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紧固螺栓伸出轴套的一端垂直固接有旋转销体10,通过设置旋转销体,方便拧动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包括安装有播种装置的行走装置(1),其特征在于:行走装置的车架上还安装有位于播种装置后方的覆土铺管装置(3),所述覆土铺管装置包括与行走装置的车架固接的后架,以及转动设置在后架上的缠绕柱(4),缠绕柱上缠绕有滴灌管,滴灌管伸出缠绕柱的一端与田间灌溉主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包括安装有播种装置的行走装置(1),其特征在于:行走装置的车架上还安装有位于播种装置后方的覆土铺管装置(3),所述覆土铺管装置包括与行走装置的车架固接的后架,以及转动设置在后架上的缠绕柱(4),缠绕柱上缠绕有滴灌管,滴灌管伸出缠绕柱的一端与田间灌溉主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后架上还转动设置有位于缠绕柱下方、姜沟上方的纠正轮(9),滴灌管伸出缠绕柱的一端绕过纠正轮后与田间灌溉主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后架上还固设有两分别位于姜沟上方两侧的立轴(8),两立轴上分别固接有覆土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土铺管大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立轴上套设有与后架固接的轴套(11),轴套(11)的侧壁上穿设有顶至立轴的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轴套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土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华李钦正王妍侯加林朱子煜李玉华张观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