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微型原种的高效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96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微型原种的高效播种装置,括运载架、车轮和推手,载架上设置有播种机构、施肥机构、开沟机构和覆土机构,播种机构储种箱和原种添加口,储种箱的内部设置有排种组件,储种箱设置有布种导管、播种管和播种盘,播种盘的底部设置有原种出口;施肥机构包括肥料箱和肥料添加口,肥料箱内设置有筛网,筛网下方安装有多个分料锥体,肥料箱的底部安装有施肥管;开沟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和开沟旋刀,第二固定板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开沟旋刀转动安装在支撑杆的端部;覆土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气缸和覆土板。本装置将开沟、施肥、播种和覆土工艺集于一体,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适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微型原种的高效播种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微型原种的高效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马铃薯微型原种是利用脱毒苗或试管薯在防蚜温室或网棚中繁育的小型脱毒种薯,马铃薯脱毒去除了常规病毒,恢复了原品种的特性,达到了复壮的目的;同时在脱毒过程中也将其所感染的真菌和细菌病原物一并脱除。脱毒微型薯没有病毒、细菌和真菌病害,其生命力特别旺盛。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在食用领域的推广,马铃薯食品受到人们的欢迎,马铃薯需求的增加,有效刺激了马铃薯种植产业的发展,同时马铃薯也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很高,不仅可以作为菜肴,同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人们广泛的食用。目前,随着马铃薯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马铃薯的种植多采用马铃薯播种机进行播种,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多为输送带式播种机,输送带式播种机虽然一次可以实现多行播种,播种效率比人工播种要高得多,但是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播种箱内的种子在播种的情况容易出现播种不均匀、堵塞的情况;二是受当地地块和土壤条件的影响,会存在种植沟深度不均匀、土地利用率低的情况,只适于平原地区的土地使用,对于山地和丘陵地带,其适应性较差。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适用性强、既能提高播种均匀性、又能将开沟、播种、施肥和覆土集于一体的马铃薯微型原种的高效播种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适用性强、既能提高播种均匀性、又能将开沟、播种、施肥和覆土集于一体的马铃薯微型原种的高效播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运载架、车轮和推手,载架上设置有播种机构、施肥机构、开沟机构和覆土机构,车轮安装在运载架的下方,推手安装在运载架顶部的一侧,播种机构包括储种箱和设置在储种箱顶部的原种添加口,储种箱的内部设置有排种组件,储种箱的底部倾斜设置有布种导管,布种导管较低的一端竖直设置有播种管,播种管安装在运载架上,播种管的下端安装有播种盘,播种盘的中心处同轴安装有中心转轴,中心转轴的一端伸出播种盘后安装有驱动器,在位于播种盘内的中心转轴上圆周均布设置有多块分料板,播种盘的底部设置有原种出口;施肥机构包括肥料箱和设置在肥料箱顶部的肥料添加口,肥料箱内的上部设置有筛网,筛网下方的肥料箱内交错安装有多个分料锥体,肥料箱的底部安装有伸入到运载架下方的施肥管,施肥管上安装有阀门;开沟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和开沟旋刀,所述第二固定板安装在肥料箱上,第二固定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开沟旋刀转动安装在支撑杆的端部,在靠近开沟旋刀一侧的运载架上安装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撑杆之间转动连接;覆土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气缸和覆土板,支撑板对称安装在运载架下部的两侧,第一气缸的缸座安装在支撑板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连接板,覆土板活动安装在连接板的下方,在两块覆土板之间上方的运载架上贯穿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缸座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固定板安装在储种箱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压土板。进一步的,所述排种组件包括缓冲板、输送带和驱动电机,缓冲板倾斜安装在储种箱内的中部,在储种箱内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储种箱内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轮,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上下交错布置,输送带安装在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之间,输送带与缓冲板较低一端之间设置有下料通道,输送带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块拨料片,驱动电机安装在储种箱的顶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第一驱动轮的转轴上安装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优选地,缓冲板的上表面和端部、以及布种导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层。进一步的,运载架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的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缓冲弹簧。进一步的,连接板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定位孔,覆土板上安装有安装孔,安装孔和定位孔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和螺母固定。进一步的,覆土板的底部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的,在远离推手一端的运载架上安装有动力牵引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优点在于:一是设置的开沟机构能够跟随着运载架的移动实现自动开沟功能,且通过控制第三气缸活塞杆的伸长或缩短,能够实现开沟深浅的调节;二是设置的施肥机构能够将肥料进行筛分后,再经各个分料锥体的均匀分散和疏松后,将肥料均匀、定量的播撒在种植沟中,以保证肥料播撒的均匀性和顺畅性;三是播种机构中设置的排种组件能够将储种箱内的原种进行有序的排出,让原种能够顺畅的通过布种导管进入到播种管中,此时,驱动器带动中心转轴旋转,中心转轴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让播种管的原种一个一个的分离到对应的相邻两块分料板之间,再通过原种出口播种在种植沟中,该播种机构能够有效的减缓种子下落的速度,可实现均匀播种,彻底解决原种堵塞、播种不均匀的问题;四是设置的覆土机构能够将种植沟两侧的土推动到沟内实现覆土,并通过第三气缸带动压土板向下移动,实现覆土压实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综上,本装置将开沟、施肥、播种和覆土工艺集于一体,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适用性强的优点,既适用于平原地区,也是用高原和丘陵地带,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覆土机构3的侧视示意图;图中:1-车轮,2-运载架,3-覆土机构,31-第一气缸,32-支撑板,33-缓冲弹簧,34-第二气缸,35-第一固定板,36-压土板,37-连接板,38-覆土板,4-推手,5-播种机构,51-原种添加口,52-驱动电机,53-传动带,54-第一驱动轮,55-从动轮,56-拨料片,57-缓冲板,58-弹性层,59-输送带,510-布种导管,511-第二驱动轮,512-播种管,513-播种盘,514-分料板,515-原种出口,516-中心转轴,517-主动轮,6-施肥机构,61-肥料添加口,62-筛网,63-分料锥体,64-阀门,65-施肥管,7-开沟机构,71-第二固定板,72-支撑杆,73-第三气缸,74-开沟旋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运载架2、车轮1和推手4,所述运载架2上设置有播种机构5、施肥机构6、开沟机构7和覆土机构3,所述车轮1安装在运载架2的下方,所述推手4安装在运载架2顶部的一侧,车轮1、运载架2和推手4为现有播种机的结构。所述播种机构5包括储种箱和设置在储种箱顶部的原种添加口51,原料添加口51用于向储种箱内添加马铃薯原种,所述储种箱的内部设置有排种组件,设置的排种组件能够将储种箱内的原种进行有序的排出,让原种能够顺畅的通过布种导管510进入到播种管512中,所述储种箱的底部倾斜设置有布种导管510,布种导管510较低的一端竖直设置有播种管512,播种管512安装在运载架2上,所述播种管512的下端安装有播种盘513,所述播种盘5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微型原种的高效播种装置,包括运载架(2)、车轮(1)和推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架(2)上设置有播种机构(5)、施肥机构(6)、开沟机构(7)和覆土机构(3),/n所述车轮(1)安装在运载架(2)的下方,所述推手(4)安装在运载架(2)顶部的一侧,/n所述播种机构(5)包括储种箱和设置在储种箱顶部的原种添加口(51),所述储种箱的内部设置有排种组件,所述储种箱的底部倾斜设置有布种导管(510),布种导管(510)较低的一端竖直设置有播种管(512),播种管(512)安装在运载架(2)上,所述播种管(512)的下端安装有播种盘(513),所述播种盘(513)的中心处同轴安装有中心转轴(516),所述中心转轴(516)的一端伸出播种盘(513)后安装有驱动器,在位于播种盘(513)内的中心转轴(516)上圆周均布设置有多块分料板(514),所述播种盘(513)的底部设置有原种出口(515);/n所述施肥机构(6)包括肥料箱和设置在肥料箱顶部的肥料添加口(61),所述肥料箱内的上部设置有筛网(62),筛网(62)下方的肥料箱内交错安装有多个分料锥体(63),所述肥料箱的底部安装有伸入到运载架(2)下方的施肥管(65),施肥管(65)上安装有阀门(64);/n所述开沟机构(7)包括第二固定板(71)和开沟旋刀(74),所述第二固定板(71)安装在肥料箱上,所述第二固定板(7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2),所述开沟旋刀(74)转动安装在支撑杆(72)的端部,在靠近开沟旋刀(74)一侧的运载架(2)上安装有第三气缸(73),所述第三气缸(73)的活塞杆与支撑杆(72)之间转动连接;/n所述覆土机构(3)包括支撑板(32)、第一气缸(31)和覆土板(38),所述支撑板(32)对称安装在运载架(2)下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31)的缸座安装在支撑板(32)上,所述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连接板(37),所述覆土板(38)活动安装在连接板(37)的下方,在两块覆土板(38)上方的运载架(2)上贯穿安装有第二气缸(34),所述第二气缸(34)的缸座安装在第一固定板(35)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5)安装在储种箱上,所述第二气缸(34)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压土板(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微型原种的高效播种装置,包括运载架(2)、车轮(1)和推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架(2)上设置有播种机构(5)、施肥机构(6)、开沟机构(7)和覆土机构(3),
所述车轮(1)安装在运载架(2)的下方,所述推手(4)安装在运载架(2)顶部的一侧,
所述播种机构(5)包括储种箱和设置在储种箱顶部的原种添加口(51),所述储种箱的内部设置有排种组件,所述储种箱的底部倾斜设置有布种导管(510),布种导管(510)较低的一端竖直设置有播种管(512),播种管(512)安装在运载架(2)上,所述播种管(512)的下端安装有播种盘(513),所述播种盘(513)的中心处同轴安装有中心转轴(516),所述中心转轴(516)的一端伸出播种盘(513)后安装有驱动器,在位于播种盘(513)内的中心转轴(516)上圆周均布设置有多块分料板(514),所述播种盘(513)的底部设置有原种出口(515);
所述施肥机构(6)包括肥料箱和设置在肥料箱顶部的肥料添加口(61),所述肥料箱内的上部设置有筛网(62),筛网(62)下方的肥料箱内交错安装有多个分料锥体(63),所述肥料箱的底部安装有伸入到运载架(2)下方的施肥管(65),施肥管(65)上安装有阀门(64);
所述开沟机构(7)包括第二固定板(71)和开沟旋刀(74),所述第二固定板(71)安装在肥料箱上,所述第二固定板(7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2),所述开沟旋刀(74)转动安装在支撑杆(72)的端部,在靠近开沟旋刀(74)一侧的运载架(2)上安装有第三气缸(73),所述第三气缸(73)的活塞杆与支撑杆(72)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覆土机构(3)包括支撑板(32)、第一气缸(31)和覆土板(38),所述支撑板(32)对称安装在运载架(2)下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31)的缸座安装在支撑板(32)上,所述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连接板(37),所述覆土板(38)活动安装在连接板(37)的下方,在两块覆土板(38)上方的运载架(2)上贯穿安装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彩霞钱成明陈建林陈吉昆余丽燕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农业科学院曲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