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膜下栽种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96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薯膜下栽种工具,包括插头一、固定杆、手柄和插头二,所述固定杆的杆身同轴设有手柄;所述插头一设置在固定杆的一端,插头二设置在固定杆的另一端;所述插头一包括截面为倒“八”字形的板体,板体的两侧板端部均设有尖部;所述插头二为圆柱体,圆柱体的端部设有顶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简单、成本低,在使用过程中对薄膜损伤小;入土阻力小、操作容易、工作效率高;设有插头一和插头二,有两种栽种方法,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使用插头一时插头二收纳入腔室内,使用插头二时插头一收纳入腔室内,能够避免使用时尖锐部位刺伤使用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薯膜下栽种工具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栽种
,具体为一种甘薯膜下栽种工具。
技术介绍
红薯是一种深得人民喜爱的作物,可以当粮食,也可以做成菜,在我国广大地区皆有种植。地膜覆盖甘薯高产高效综合栽培的核心技术之一,配套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适期早播等措施,使结薯期提前8-10d,一般增产20-30%以上,并且可以提早上市获得较高收益,覆膜种植技术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栽种方法是,在膜上扒坑,种下薯苗,容易造成膜破损较大,不利于保温保湿甘薯苗周围容易生长杂草,从而使甘薯的增产不明显,使地膜覆盖技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甘薯膜下栽种工具,制造简单、成本低;在使用过程中对薄膜损伤小;入土阻力小、操作容易、工作效率高,功能多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甘薯膜下栽种工具,包括插头一、固定杆、手柄和插头二,所述固定杆的杆身同轴设有手柄;所述插头一设置在固定杆的一端,插头二设置在固定杆的另一端;所述插头一包括截面为倒“八”字形的板体,板体的两侧板端部均设有尖部;所述插头二为圆柱体,圆柱体的端部设有顶尖。优选的,所述手柄为套管结构,手柄的内腔中部设有连接套,连接套将手柄的内腔分为两个腔室,连接套设有供固定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靠近插头一设有螺纹段一,螺纹段一与连接套螺纹配合;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靠近插头二设有螺纹段二,螺纹段二与连接套螺纹配合。优选的,所述插头一的尺寸和插头二的尺寸均小于腔室的尺寸。优选的,所述板体形成的槽口内夹持有海绵垫。优选的,所述尖部为等腰三角形。优选的,所述板体的侧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α的范围在65°-8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甘薯膜下栽种工具制造简单,成本低;在使用过程中对薄膜损伤小;入土阻力小、操作容易、工作效率高;将甘薯苗的根部卡在插头一的槽口内,手扶甘薯苗植株,然后在地膜的中间直插或斜插入地垄中至一定深度,即完成栽种作业;另外手持手柄使用插头二在地膜上插孔,然后直接植入甘薯苗,然后覆土完成栽种,设有插头一和插头二,有两种栽种方法,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使用插头一时,固定杆的螺纹段一与连接套螺纹连接,插头二收纳入腔室内,当使用插头二时,固定杆的螺纹段二与连接套螺纹连接,插头一收纳入腔室内,能够避免使用时尖锐部位刺伤使用人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插头一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插头一前视图;图5为本技术制作插头一的板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插头一、1.1尖部、1.2板体、1.3海绵垫、2固定杆、2.1螺纹段二、2.2螺纹段一、3手柄、3.1腔室、3.2连接套、4插头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甘薯膜下栽种工具,包括插头一1、固定杆2、手柄3和插头二4,固定杆2的杆身同轴设有手柄3;插头一1设置在固定杆2的一端,插头二4设置在固定杆2的另一端;插头一1包括截面为倒“八”字形的板体1.2,板体1.2的两侧板端部均设有尖部1.1;插头二4为圆柱体,圆柱体的端部设有顶尖;手柄3为套管结构,手柄3的内腔中部设有连接套3.2,连接套3.2将手柄3的内腔分为两个腔室3.1,连接套3.2设有供固定杆2穿过的通孔;固定杆2的一端靠近插头一1设有螺纹段一2.2,螺纹段一2.2与连接套3.2螺纹配合;固定杆2的一端靠近插头二4设有螺纹段二2.1,螺纹段二2.1与连接套3.2螺纹配合;插头一1的尺寸和插头二4的尺寸均小于腔室3.1的尺寸;使用插头一1时,固定杆2的螺纹段一2.2与连接套3.2螺纹连接,插头二4收纳入腔室3.1内,当使用插头二4时,固定杆2的螺纹段二2.1与连接套3.2螺纹连接,插头一1收纳入腔室3.1内,能够避免使用时尖锐部位刺伤使用人员;使用方法一,将甘薯苗的根部卡在插头一1的槽口内,手扶甘薯苗植株,然后在地膜的中间直插或斜插入地垄中至一定深度,即完成栽种作业;使用方法二,手持手柄3使用插头二4在地膜上插孔,然后直接植入甘薯苗,然后覆土完成栽种;设有插头一1和插头二4,有两种栽种方法,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可以快速完成甘薯苗栽种作业;为了避免损伤甘薯苗植株,板体1.2形成的槽口内夹持有海绵垫1.3,甘薯苗的根部卡在插头一1的槽口内,插入地膜时,能够保护甘薯苗植株不被板体1.2侧壁压损;为了方便插入地膜,尖部1.1为等腰三角形;另外,板体1.2的侧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α的范围在65°-80°。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薯膜下栽种工具,包括插头一(1)、固定杆(2)、手柄(3)和插头二(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的杆身同轴设有手柄(3);所述插头一(1)设置在固定杆(2)的一端,插头二(4)设置在固定杆(2)的另一端;所述插头一(1)包括截面为倒“八”字形的板体(1.2),板体(1.2)的两侧板端部均设有尖部(1.1);所述插头二(4)为圆柱体,圆柱体的端部设有顶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膜下栽种工具,包括插头一(1)、固定杆(2)、手柄(3)和插头二(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的杆身同轴设有手柄(3);所述插头一(1)设置在固定杆(2)的一端,插头二(4)设置在固定杆(2)的另一端;所述插头一(1)包括截面为倒“八”字形的板体(1.2),板体(1.2)的两侧板端部均设有尖部(1.1);所述插头二(4)为圆柱体,圆柱体的端部设有顶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膜下栽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为套管结构,手柄(3)的内腔中部设有连接套(3.2),连接套(3.2)将手柄(3)的内腔分为两个腔室(3.1),连接套(3.2)设有供固定杆(2)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杆(2)的一端靠近插头一(1)设有螺纹段一(2.2),螺纹段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文邦袁国亮李友军赵志明刘南蝶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洛阳薯乡薯业科创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