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坐卧多用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89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坐卧多用护理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两侧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翻身机构,所述翻身机构由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第三转动板和动力机构组成,所述传动机构由第一转轴、大齿轮、第二转轴、小齿轮和传动带轮组成,两个所述空心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弹簧的端头固定连接有腿部按摩器。该医用坐卧多用护理床,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相连通的位置设置,达到了能够对病人的腰部和脖颈处进行良好支撑的目的,通过第二转动板内部放置板的设置,不仅实现了辅助翻转的作用,而且还能实现放置食物的作用,通过腿部按摩器的设置,方便后续的康复训练。方便后续的康复训练。方便后续的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坐卧多用护理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医用坐卧多用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护理床,分为电动护理床及手动护理床,医用护理床是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危重病人、瘫痪病人或是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特殊需要而设计的,能随意调节床的背部和脚部的角度。即使不能自理者,护理人员也可通过床边的控制器进行操作,减少照顾病、残患者的劳动强度。随着人们寿命的不断提高,社会上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对护理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老人和卧床病人的关注,功能性的护理床越来越多,它们给老人或卧床病人的生活和治疗提供了种种方便。
[0003]现有的坐卧多用护理床一般存在以下问题:一、病人生病时身体较为虚弱,有时较难实现从躺姿变为坐姿,需要外部仪器的辅助,但是常见的辅助仪器在进行调整姿势时不能对病人的腰部和脖颈处进行支撑,降低舒适感和对病人的腰部和脖颈处容易造成负担,影响病人身体,侧身时容易挤压一侧的身体,且侧身时侧腰处没有进行良好的支撑,降低对腰部的防护,二、坐姿吃饭时,需要另外准备小桌子在床上,不方便放置饭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坐卧多用护理床,包括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床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固定床板(3),上身支撑板(4)和腿部支撑板(5)组成,所述固定床板(3)由两侧固定板(301)和中部固定板(302)组成,所述两侧固定板(301)的内部设置有翻身机构,所述翻身机构由第一转动板(6)、第二转动板(7)、第三转动板(8)和动力机构组成,所述中部固定板(302)与上身支撑板(4)和腿部支撑板(5)之间均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由第一转轴(9)、大齿轮(10)、第二转轴(11)、小齿轮(12)和传动带轮(13)组成,所述中部固定板(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4),所述电动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15),所述主动带轮(15)与传动带轮(13)通过皮带(16)传动连接,所述上身支撑板(4)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空心槽,两个所述空心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囊(17)和第二气囊(18),所述空心槽的上部设置有弹性布(19),所述第一气囊(17)和第二气囊(18)之间通过通气管(20)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囊(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21)的输出端,所述上身支撑板(4)的一端铰接有头部支撑板(22),所述头部支撑板(22)和上身支撑板(4)连接处的上表面设置有脖颈枕套(23),所述脖颈枕套(2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气囊(24),所述脖颈枕套(23)的一侧设置有总控制开关盒(25),所述支撑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6),所述支撑架(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7),所述弹簧(27)的端头固定连接有腿部按摩器(28),所述腿部支撑板(5)的内部开设有槽,所述槽的内部设置有盖板(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坐卧多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6)设置在上身支撑板(4)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板(7)设置在中部固定板(302)的一侧,所述第三转动板(8)设置在腿部支撑板(5)的一侧,所述动力机构由转动电机(30)和转动轴(31)组成,所述转动轴(31)与第一转动板(6)、第二转动板(7)和第三转动板(8)均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30)的输出端与转动轴(31)的端头固定连接,所述两侧固定板(301)的内底壁开设有槽,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槽的内部,所述转动轴(31)插接在两侧固定板(301)的内部。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茜贾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