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84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正反转电机领域内的一种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包括接线部,接线部包括三片接线片一,接线片一用以连通三相电源的火线及正反转电机,接线片一包括静触头、动触头一、动触头二、进线端、出线端一和出线端二,静触头与进线端连接,动触头一一端与出线端一连接,另一端用以与静触头连接,动触头二一端与出线端二连接,另一端用以与静触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原两个控制开关及一个接触器来实现正反转电机切换的方式,降低了电器件的制作、使用和维护成本,实现了正反转电机切换电路开关的集约化,同时有效解决了接触器动作时接触线圈持续得电发热产生耗能的问题。时接触线圈持续得电发热产生耗能的问题。时接触线圈持续得电发热产生耗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正反转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正反转,代表的是电机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电机顺时针转动是电机正转,电机逆时针转动是电机反转。电机的正反转在广泛使用,例如行车、木工用的电刨床、台钻、刻丝机、甩干机和车床等。
[0003]现有的正反转换向电机,其控制电路通常需通过两个接触器或两个控制与保护开关来换接电机三相电源的相序,才能实现电机正反转的换向。
[0004]但目前正反转电机的控制电路存在以下问题:电器元件多,占据空间大,使得电气柜体积较大;一次线与二次线接点多,安装接线成本高;两路开关联动配合,一致性要求高;同时由于电器件及接线点数量较多,导致容易产生的故障点较多,问题排查难度较大;其中接触器动作时,接触线圈持续得电产生磁力,从而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能耗与发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正反转电机控制电路存在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包括接线部,所述接线部包括三片接线片一,所述接线片一用以连通三相电源的火线及所述正反转电机,所述接线片一包括静触头、动触头一、动触头二、进线端、出线端一和出线端二,所述静触头与所述进线端连接,所述动触头一一端与所述出线端一连接,另一端用以与所述静触头连接,所述动触头二一端与所述出线端二连接,另一端用以与所述静触头连接。
[0007]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三片所述接线片一的所述进线端、静触头、动触头一、出线端一共同构成一条所述主回路,所述进线端、静触头、动触头二、出线端二共同构成另一条所述主回路两条主回路分别用以连接正反转电机负载的U/V/W和W/V/U,其中当与电机负载U/V/W连接的一条主回路导通、另一条主回路断开时,电机正向运转,当与电机负载W/V/U连接的一条主回路导通、另一条主回路断开时,电机反向运转;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原两个控制开关或接触器来实现正反转电机切换的方式,该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用一个电气件替代了原两个电气功能件,在保证原正反转切换功能的基础上,缩减了电器件的占用空间,同时精简了电器件之间的连接线,减小故障发生概率及检修难度,同时大幅降低了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的制造和使用成本。
[0008]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申请可进一步改进,具体如下:
[0009]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片一还包括外壳,所述静触头、进线端、出线端一和出线端二固接于所述外壳,所述动触头一与所述出线端一连接的一端轴接于所述外壳,所述动触头一另一端可抵触所述静触头,所述动触头二与所述出线端二连接的一端
轴接于所述外壳,所述动触头二另一端可抵触所述静触头。动触头一和动触头二分别通过对应轴转动即可实现动触头一以及动触头二在与静触头连接或空置状态中切换。
[0010]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触头两端分别设置有触点,所述动触头一和所述动触头二相对设置于所述静触头两端,所述动触头一、动触头二与所述静触头之间设置有灭弧件。灭弧件用以引导排出接触电弧,动触头一与动触头二相对设置,合理布局从而缩小接线片一整体体积。
[0011]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还包括控制部和传动机构,所述接线部内的三片所述接线片一并排排列并固接于所述控制部,所述传动机构用以连接所述控制部内的驱动机构与所述接线部内的动触头一、动触头二,所述控制部内的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动触头一、动触头二同步转动。动触头一、动触头二同步转动从而确保一条回路连通时,另一条回路断开。
[0012]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拨杆一和拨杆二、连接轴一、连接轴二,多个所述拨杆一和拨杆二与所述接线片一一一对应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拨杆一和所述拨杆二中部分别与所述外壳轴接,所述拨杆一一端与所述动触头一铰接并用以带动所述动触头一转动,所述拨杆二一端与所述动触头二铰接并用以带动所述动触头二转动,所述连接轴一一端横贯所述接线部且插接于所述拨杆一与所述外壳轴接处中部并用以带动所述拨杆一转动,所述连接轴一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内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连接轴二一端横贯所述接线部且插接于所述拨杆二与所述外壳轴接处中部并用以带动所述拨杆二转动,所述连接轴二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内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部内的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连接轴一、连接轴二同步相对转动从而带动各所述动触头一及动触头二同步转动。同一驱动机构驱动动触头一、动触头二同步动作,省去了多路开关的联动配合,保障两回路切换一致性。
[0013]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杆一和拨杆二另一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双色色标,所述外壳在所述双色色标对应处开设有通孔。通过通孔可直接观测到拨杆一和拨杆二端部的色标颜色,通过不同颜色判定拨杆一和拨杆二的转动位置,从而方便判定接线部当前的接线方式即电机的工作状态。
[0014]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部还包括接线片二,所述接线片二用以连通所述三相电源的中性线及所述正反转电机,所述接线片二与所述接线片一结构相同。接线片二与接线片一结构相同,从而减少零部件制造开模成本。
[0015]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触发组件、切换组件、拨片一和拨片二,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电磁铁、顶杆、拨块、销轴、连杆,所述切换组件包括转盘、挡片、固定座、连接件、弹片;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V型导向槽,所述电磁铁设置于导向套内,所述顶杆一端设置于所述导向套内且和所述电磁铁之间设置有压簧,所述顶杆另一端与所述拨块一端铰接,所述拨块中部轴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拨块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销轴,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销轴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V型导向槽内;所述转盘和挡片同轴轴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转盘上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缺口,所述导向柱同时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挡片上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挡片下端底部正向投影部分遮挡所述V型导向槽正向投影且与所述V型导向槽的内壁存在间隙,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弹片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板,
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铰接于所述转盘,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弹片,所述拨片一和所述拨片二一端分别轴接于所述支撑板且分别同轴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对应的轴孔,所述拨片一和所述拨片二另一端分别设置有腰孔,所述导向柱同时位于所述拨片一和所述拨片二的腰孔内。该驱动机构具有常规和触发驱动两种状态,常规状态下:电磁铁不得电,顶杆在压簧作用下使得拨块设置有销轴的一端保持向上姿态,从而使得导向柱位于V型导向槽其中一端的顶部且挡片下端底部位于V型导向槽中导向柱所在的一端,同时拨片一和拨片二保持不动,与其连接的连接轴一及连接轴二保持不动;触发驱动时:电磁铁短暂得电,克服服压簧弹力致使顶杆收缩,导致拨块转动,使得拨块设置有销轴的一端向下移动,导向柱顺着V型导向槽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部,所述接线部包括三片接线片一,所述接线片一用以连通三相电源的火线及所述正反转电机,所述接线片一包括静触头、动触头一、动触头二、进线端、出线端一和出线端二,所述静触头与所述进线端连接,所述动触头一一端与所述出线端一连接,另一端用以与所述静触头连接,所述动触头二一端与所述出线端二连接,另一端用以与所述静触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片一还包括外壳,所述静触头、进线端、出线端一和出线端二固接于所述外壳,所述动触头一与所述出线端一连接的一端轴接于所述外壳,所述动触头一另一端可抵触所述静触头,所述动触头二与所述出线端二连接的一端轴接于所述外壳,所述动触头二另一端可抵触所述静触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两端分别设置有触点,所述动触头一和所述动触头二相对设置于所述静触头两端,所述动触头一、动触头二与所述静触头之间设置有灭弧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还包括控制部和传动机构,所述接线部内的三片所述接线片一并排排列并固接于所述控制部,所述传动机构用以连接所述控制部内的驱动机构与所述接线部内的动触头一、动触头二,所述控制部内的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动触头一、动触头二同步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反转电机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拨杆一和拨杆二、连接轴一、连接轴二,多个所述拨杆一和拨杆二与所述接线片一一一对应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拨杆一和所述拨杆二中部分别与所述外壳轴接,所述拨杆一一端与所述动触头一铰接并用以带动所述动触头一转动,所述拨杆二一端与所述动触头二铰接并用以带动所述动触头二转动,所述连接轴一一端横贯所述接线部且插接于所述拨杆一与所述外壳轴接处中部并用以带动所述拨杆一转动,所述连接轴一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内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连接轴二一端横贯所述接线部且插接于所述拨杆二与所述外壳轴接处中部并用以带动所述拨杆二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品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