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255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厢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该车厢防冻液由以下组分组成:丙二醇、丙三醇、壳聚糖、增稠剂、氨基酸类盐缓蚀剂、碳酸氢盐、尿素和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厢防冻液防冻性能够满足防冻性能的同时,又具有吸湿效应,降低水汽对金属的腐蚀,防止较高的水分影响防冻效果,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分具有抗菌防腐作用,有效降低较高湿度的环境下细菌和真菌的滋生,且防冻液的组分对后续物料的使用不会造成影响,能够实现生物降解性,对环境友好,同时制备方法简单、生产及使用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要求。用于工业化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冻液
,尤其涉及一种车厢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寒冷的冬天用车皮装运含水的散装料,例如选矿的精矿粉、开采出的煤炭等,容易产生冻结的情况,给卸车造成极大的困难,不仅影响了车辆的周转同时对货主和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也带来损失。
[0003]目前为解决含水颗粒货物冬季运输冻车的问题,我国煤炭行业普遍采用主要成分为氯化钙的无机盐防冻剂来达到防冻、解冻的目的,随着氯化钙加入到含水煤、矿粉等颗粒物料中,会对颗粒物料的下游利用产生一定影响,长期使用也会对车皮产生腐蚀作用,此外,冬季下雪后环境中湿气可达70%左右,含水颗粒货物会对环境的水汽产生吸湿效应,进一步提高防冻的难度,因此,开发具有良好防腐蚀性、吸湿性的防冻液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腐蚀性能优异、吸湿效果好的可生物降解的车厢防冻液。
[0005]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车厢防冻液,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二醇30%~40%、丙三醇10%~20%、壳聚糖2%~4%、增稠剂1%~4%、氨基酸类盐缓蚀剂0.5%~2.5%、碳酸氢盐0.5%~1.5%、尿素0.2%~0.5%和余量的水。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厢防冻液,具有以下优势: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可以显著降低防冻液体系的冰点,保证防冻液在严寒天气下也能正常使用,同时丙二醇和丙三醇无毒,易生物降解,对碳钢的缓蚀效率高达90%以上;壳聚糖含有大量的极性羟基基团,降低了防冻液的冰点,协同丙二醇和丙三醇,提高了车厢防冻液的防冻性能,低温稳定性优良,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防腐作用,抑制车厢内部常见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碳酸氢盐和尿素一方面利于壳聚糖的溶解,另一方面利用组分的弱碱性,可以与煤炭中容易吸湿的酸性组分发生反应,降低物料对水汽的吸湿;氨基酸类盐缓蚀剂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吸附膜,不仅有效阻止金属的腐蚀,而且能够实现生物降解,对环境零污染。本专利技术的车厢防冻液未使用传统无水氯化钙,不仅规避了传统防冻液在使用过程中易形成沉淀以堵塞管道的现象,也避免了添加含氯元素的无机盐影响煤炭后续的使用。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组分的协同作用,使制备的防冻液能够满足防冻性能的同时,又具有吸湿效应,降低水汽对金属的腐蚀,防止较高的水分影响防冻效果,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组分具有抗菌防腐作用,有效降低较高湿度的环境下细菌和真菌的滋生,且防冻液的组分对后续物料的使用不会造成影响,能够实现生物降解性,对环境友好。
[0010]优选地,所述车厢防冻液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二醇32%~36%、丙三
醇12%~18%、壳聚糖2.5%~3.6%、增稠剂1.5%~3.5%、氨基酸类盐缓蚀剂1%~2.2%、碳酸氢盐0.6%~1.2%、尿素0.25%~0.4%和余量的水。
[0011]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的重量比为2~3:1。
[0012]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黄原胶能够达到协同增稠的作用,复配得到的增稠剂增加了防冻液的粘度,增强挂壁性,保持了防冻液的防冻效果,且该增稠剂本身可实现生物降解,不影响物料的后续使用,同时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很好的吸湿性能,能够对周围环境的水汽产生良好的吸湿效果,协同碳酸氢盐和尿素降低物料本身对水汽的吸湿效应。
[0013]优选地,所述氨基酸类盐缓蚀剂包括丝氨酸钠盐、谷氨酸钠盐和甘氨酸钠盐中的至少一种。
[0014]优选的氨基酸种类具备较强的碱性,能够有效增强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同样协同碳酸氢盐和尿素降低物料本身对水汽的吸湿效应。
[0015]以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车厢防冻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a、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壳聚糖、碳酸氢盐、尿素和水混匀,升温搅拌得到第一混合料;
[0017]步骤b、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丙二醇、丙三醇和增稠剂混合搅拌得到第二混合料;
[0018]步骤c、将第一混合料和第二混合料进行混合,加入所述重量百分比的氨基酸缓蚀剂,即得车厢防冻液。
[0019]所述制备方法生产的防冻液稳定性强、粘度适宜、挂壁性能好、对人体无毒、绿色环保,物料装车之前在车厢侧面和底面进行喷洒,使物料与车皮形成一定厚度的固化层防止物料与车厢发生冻结、粘帮,装车后对物料适量喷洒,减少物料对水汽的吸湿,同时降低物料中水的冰点,使物料在较低的温度下不会结冰,解决了散装含水物料在严寒天气下的冻车问题,上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0020]优选地,步骤a中,升温至15~30℃。
[0021]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2h。
[0022]采用上述温度和搅拌时间,使壳聚糖分子链不易降解,有效提高防冻液的稳定性。
[0023]优选地,步骤b中,搅拌时间为10~20min。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车厢防冻液,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二醇35%、丙三醇16%、壳聚糖3%、增稠剂2.5%、丝氨酸钠盐1.5%、碳酸氢盐1.2%、尿素0.25%和余量的水,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的重量比为2:1;
[0027]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a、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壳聚糖、碳酸氢盐、尿素和水混匀,升温至20℃,搅拌1h得到第一混合料;
[0029]步骤b、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丙二醇、丙三醇和增稠剂混合搅拌10min得到第二混合料;
[0030]步骤c、将第一混合料和第二混合料进行混合,加入所述重量百分比的丝氨酸钠盐,即得车厢防冻液。
[0031]实施例2:
[0032]一种车厢防冻液,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二醇32%、丙三醇10%、壳聚糖2.5%、增稠剂1.2%、谷氨酸钠盐0.6%、碳酸氢盐0.6%、尿素0.25%和余量的水,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的重量比为2:1;
[0033]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a、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壳聚糖、碳酸氢盐、尿素和水混匀,升温至15℃,搅拌2h得到第一混合料;
[0035]步骤b、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丙二醇、丙三醇和增稠剂混合搅拌8min得到第二混合料;
[0036]步骤c、将第一混合料和第二混合料进行混合,加入所述重量百分比的谷氨酸钠盐,即得车厢防冻液。
[0037]实施例3:
[0038]一种车厢防冻液,由如下重量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防冻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二醇30%~40%、丙三醇10%~20%、壳聚糖2%~4%、增稠剂1%~4%、氨基酸类盐缓蚀剂0.5%~2.5%、碳酸氢盐0.5%~1.5%、尿素0.2%~0.5%和余量的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防冻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二醇32%~36%、丙三醇12%~18%、壳聚糖2.5%~3.6%、增稠剂1.5%~3.5%、氨基酸类盐缓蚀剂1%~2.2%、碳酸氢盐0.6%~1.2%、尿素0.25%~0.4%和余量的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防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的重量比为2~3: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防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照生耿晓红罗强郑彦宁蔡立鹏戴丽明李涛张冲孟琳石新高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