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40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其包括:外支架,包括上唇段、过渡段和下唇段,上唇段的上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或D形,上唇段的下部向内弯折设置,下唇段呈喇叭口状,过渡段连接于上唇段和下唇段之间;内支架,设置于外支架的内部,包括流入段和流出段,流入段呈斗笠状,流出段呈圆柱状;人工瓣叶,设置于流出段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外支架设置为整体呈夹子状的结构,能够使人工瓣叶更好的开合,有利于提高人工瓣叶的寿命;通过将内支架设置为包括流入段和流出段,并通过将流入段设置为斗笠状,能够降低人工瓣叶上的负载应力,通过将流出段设置为圆柱状,能够在人工瓣叶损坏的情况下用于替换人工瓣叶。瓣叶损坏的情况下用于替换人工瓣叶。瓣叶损坏的情况下用于替换人工瓣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心脏瓣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心脏瓣膜。

技术介绍

[0002]心脏有四个瓣膜,左心房与左心室间的瓣膜为二尖瓣,右心房与右心室间的瓣膜为三尖瓣,主动脉与左心室间的瓣膜为主动脉瓣,肺动脉与右心室间的瓣膜为肺动脉瓣。正常的瓣膜能根据每一侧上的压力差异而通过开启和闭合来维持血液的单向流动,保证将腔室的血液泵出而不回流。
[0003]以二尖瓣为例,在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起到止回阀的作用,以严密关闭房室口,防止血液从左心室逆流入左心房。但是当二尖瓣发生病变时可能会出现在左心室收缩时难以完全闭合的情况,导致左心房接收了大量返流血液,这样可能导致左心房和肺部静脉压力急剧上升,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并进一步导致左心室扩大、肺动脉高压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0004]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经导管(或经心尖)二尖瓣修复术和经导管(或经心尖)二尖瓣置换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将人工心脏瓣膜植入到原位二尖瓣中,以置换或修复损坏的天然瓣膜进行相关工作。人工心脏瓣膜主要包括支架以及位于支架内部的人工瓣叶,目前的人工心脏瓣膜存在支架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人工瓣叶不能以最优的状态工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心脏瓣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架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人工瓣叶不能以最优的状态工作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包括:
[0008]外支架,包括上唇段、过渡段和下唇段,所述上唇段的上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或D形,所述上唇段的下部向内弯折设置,所述下唇段呈喇叭口状,所述过渡段连接于所述上唇段和所述下唇段之间;
[0009]内支架,设置于所述外支架的内部,包括流入段和流出段,所述流入段呈斗笠状,所述流出段呈圆柱状,所述流入段的上端与所述上唇段连接,所述流入段的下端与所述流出段的上端连接,所述流出段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下唇段以外;
[0010]人工瓣叶,设置于所述内支架的所述流出段的内部;
[0011]覆膜,包括内覆膜和外覆膜,所述内覆膜包覆在所述内支架的所述流入段的内壁,所述外覆膜包覆在所述外支架的所述过渡段的内壁。
[0012]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渡段呈曲线段轮廓。
[0013]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覆膜和所述外覆膜的材质为TPU、PET、e

PTFE、PTFE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4]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覆膜和所述外覆膜的厚度为0.01

1mm。
[0015]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人工瓣叶与所述内覆膜缝合连接。
[0016]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人工瓣叶的材质为柔性聚合物或生物组织。
[0017]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由形状记忆弹性材料一体编织而成。
[0018]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支架与所述外支架均由金属网状结构制成,且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通过焊接连接。
[0019]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支架上设置若干第一焊接端子,所述外支架上设置若干与所述第一焊接端子一一对应的第二焊接端子,所述第一焊接端子和所述第二焊接端子通过焊接固连。
[0020]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焊接端子和所述第二焊接端子的外部套设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材质为具备显影特性的金属。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心脏瓣膜,通过将外支架设置为整体呈夹子状的结构,能够使外支架夹合在原生瓣环和原生瓣叶处,为内支架提供定位和锚固,在心跳循环中,能够减小甚至消除外支架的径向反复运动对内支架的影响,防止在心跳循环时内支架形变量过大,从而可以使人工瓣叶更好的开合,也有利于提高人工瓣叶的寿命;另外通过将内支架设置为包括流入段和流出段,并通过将流入段设置为斗笠状,能够在心跳循环中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降低人工瓣叶上的负载应力,同时减少了外支架在锚固时的载荷,通过将流出段设置为圆柱状,能够充当人工瓣叶的锚固载体,在人工瓣叶损坏的情况下,流出段还可以使用球囊做适当的扩张,用于替换人工瓣叶(瓣中瓣结构),并且由于内支架悬挂在外支架内,内支架扩张换瓣后对外支架的结构定位和锚固影响不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工心脏瓣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工心脏瓣膜的主视剖视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内支架和外支架的主视剖视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内支架和外支架的成型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外覆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内覆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工瓣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工心脏瓣膜植入心室内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人工心脏瓣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人工心脏瓣膜的主视剖视图。
[0033]图中:
[0034]1、外支架;11、上唇段;12、过渡段;13、下唇段;2、内支架;21、流入段;22、流出段;3、人工瓣叶;31、缝合边;32、自由边;41、内覆膜;42、外覆膜;5、连接管;6、心脏;61、原生瓣
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架(1),包括上唇段(11)、过渡段(12)和下唇段(13),所述上唇段(11)的上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或D形,所述上唇段(11)的下部向内弯折设置,所述下唇段(13)呈喇叭口状,所述过渡段(12)连接于所述上唇段(11)和所述下唇段(13)之间;内支架(2),设置于所述外支架(1)的内部,包括流入段(21)和流出段(22),所述流入段(21)呈斗笠状,所述流出段(22)呈圆柱状,所述流入段(21)的上端与所述上唇段(11)连接,所述流入段(21)的下端与所述流出段(22)的上端连接,所述流出段(22)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下唇段(13)以外;人工瓣叶(3),设置于所述内支架(2)的所述流出段(22)的内部;覆膜,包括内覆膜(41)和外覆膜(42),所述内覆膜(41)包覆在所述内支架(2)的所述流入段(21)的内壁,所述外覆膜(42)包覆在所述外支架(1)的所述过渡段(12)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12)呈曲线段轮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膜(41)和所述外覆膜(42)的材质为TPU、PET、e

PTFE、PTFE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葛晨耀龚霄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