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放坡式开挖施工的安全梯道及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梯道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放坡式开挖施工的安全梯道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深基坑是一种开挖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槽)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主要是用于建筑物的地基;
[0003]在传统的深基坑施工中,由于传统工程安全梯固定结构简单,而在基坑内部安装梯道的方式也意味着深基坑在施工完毕后,需要在坑内就地拆卸并分部件运上地表,且基坑越深,则梯道越高,其拆卸难度与零件部数也越多,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因此大部分施工单位并不选择在深基坑内部安置传统安全梯道,只是在基坑侧壁安置垂直登梯,为施工人员提供上下通径,然而这种方式即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负担,同时其上下效率并不理想。
[0004]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放坡式开挖施工的安全梯道及装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放坡式开挖施工的安全梯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放坡式开挖施工的安全梯道,包括折叠梯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梯机构(1)包括六个基底座(101)、六个连接架(102)和十二个摇臂(103);所述基底座(101)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架(102)的下表面焊接,所述摇臂(103)的外表面通过两个销轴与两个所述连接架(102)的内侧壁铰接,所述基底座(101)和所述连接架(102)的外表面安装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三个第一滑槽板(201)、三个第一支撑板(202)、三个第二支撑板(203)和三个第二滑槽板(204);所述第一滑槽板(201)的上表面焊接于所述基底座(101)的内侧壁顶部,所述第二滑槽板(204)的外表面上部通过超越离合器与所述第一滑槽板(201)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02)的外表面通过超越离合器与所述第一滑槽板(201)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03)的内侧壁通过超越离合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2)的外表面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03)的外表面通过超越离合器与所述第二滑槽板(204)的内侧壁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基坑放坡式开挖施工的安全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02)的后表面开设有三个通槽(1022),所述通槽(1022)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滑槽板(201)的外表面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基坑放坡式开挖施工的安全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02)的内侧壁粘接有橡胶垫板(10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基坑放坡式开挖施工的安全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还包括连轴(205)、三个第一折叠板(206)和三个第二折叠板(207);所述连轴(205)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滑槽板(204)的内侧壁焊接,所述连轴(205)的外表面通过超越离合器与所述第二折叠板(207)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二折叠板(207)的两侧面通过超越离合器与所述第一折叠板(206)的内侧壁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基坑放坡式开挖施工的安全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03)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减震活塞管(3),所述减震活塞管(3)包括储存套筒(301)、万向球(3011)、活塞轴(302)和弹簧(303);所述万向球(3011)的外表面通过轴承铰接于所述储存套筒(301)的内侧壁,一个所述储存套筒(301)的万向球(301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03)的内侧壁,两个所述活塞轴(302)的外表面通过万向联轴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锋,胡腾,陈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