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多层式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钕铁硼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性能多层式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是当代磁性最强的永磁体,因具有高磁能积、高性价比等优异特性,成为了用量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汽车工业、医疗设备、能源交通等众多领域。随着这些领域的迅速发展,烧结钕铁硼磁体的服役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严格。
[0003]然而,目前的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普遍采用单一的配方经过一次烧结完成,其不耐高温,尤其是导热性能比较低,自散热性能不佳,导致热量积聚,不利于设备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多层式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烧结钕铁硼永磁体不耐高温并且导热性能比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性能多层式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包括有内主体以及外主体;
[0007]该内主体包括有以下重量份原料:155
‑
165份的Fe、30
‑
35份的Nd、5
‑
6份的Pr、8
‑
10份的Sm、2
‑
3份Ga、3
‑
5份的Gd、5
‑
7份的La、3
‑
4份的Co、2 >‑
3份的B、0.2
‑
0.5份的Zr、8
‑
9份的纳米碳管和7
‑
8份的纳米铝粉;
[0008]该外主体包覆住内主体的外表面,外主体的外表面下凹形成有多个贯穿至内主体外表面的盲孔,该外主体包括有以下重量份原料:145
‑
150份的Fe、22
‑
30份的PrNd、6
‑
7份的Ce、3
‑
4份的Co、2
‑
3份的B、1
‑
3份的Dy、1
‑
2份的Cu,3
‑
4份的Y、5
‑
6份的石墨烯。
[0009]优选的,所述外主体的各个表面中心均形成有盲孔。
[0010]一种高性能多层式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1](1)一次烧结成型,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2](1.1)按比例取原料Fe、Nd、Pr、Sm、Ga、Gd、La、Co、B和Zr,熔炼铸锭,将铸锭进行热处理,用氢爆破碎将经过热处理的铸锭进行粉碎后吸氢脱氢,然后采用气流磨制粉,制得钕铁硼合金粉末;
[0013](1.2)按比例取纳米碳管和纳米铝粉与步骤(1.1)中制备得到的钕铁硼合金粉末共振声混合,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使纳米碳管、纳米铝粉和钕铁硼合金粉末混合均匀;
[0014](1.3)将步骤(1.2)所获得的混合物放入一模具中,在磁场中取向,通过等静压压型制成第一生坯;
[0015](1.4)将第一生坯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进行三级回火热处理,制得内主体;
[0016](2)二次烧结成型,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7](2.1)按比例取原料Fe、PrNd、Ce、Co、B、Dy、Cu和Y,熔炼铸锭,将铸锭进行热处理,用氢爆破碎将经过热处理的铸锭进行粉碎后吸氢脱氢,然后采用气流磨制粉,制得钕铁硼合金粉末;
[0018](2.2)按比例取石墨烯与步骤(2.1)中制备得到的钕铁硼合金粉末共振声混合,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使石墨烯和步骤(2.1)中制备得到的钕铁硼合金粉末混合均匀;
[0019](2.3)将内主体悬于另一模具中定位,并将步骤(2.2)所获得的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在磁场中取向,通过等静压压型制成第二生坯,本步骤等静压的压力为前述步骤(1.3)中等静压压力的一半;
[0020](2.4)将第二生坯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进行三级回火热处理,制得外主体,如此即得成品。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22]通过将内主体和外主体采用不同的配方,并配合采用两次烧结制作完成,以有效提高烧结永磁体的耐温性,同时导热性能得到有效提高,自散热性能非常好,不会使热量积聚,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
[002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5]附图标识说明:
[0026]10、主体
ꢀꢀꢀꢀꢀꢀꢀꢀꢀꢀꢀꢀꢀꢀꢀꢀꢀꢀꢀꢀꢀꢀꢀ
11、通孔
[0027]20、散热芯
ꢀꢀꢀꢀꢀꢀꢀꢀꢀꢀꢀꢀꢀꢀꢀꢀꢀꢀꢀꢀꢀ
30、散热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性能多层式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内主体10以及外主体20。
[0029]该内主体10包括有以下重量份原料:155
‑
165份的Fe、30
‑
35份的Nd、5
‑
6份的Pr、8
‑
10份的Sm、2
‑
3份Ga、3
‑
5份的Gd、5
‑
7份的La、3
‑
4份的Co、2
‑
3份的B、0.2
‑
0.5份的Zr、8
‑
9份的纳米碳管和7
‑
8份的纳米铝粉;
[0030]该外主体20包覆住内主体10的外表面,外主体20的外表面下凹形成有多个贯穿至内主体外表面的盲孔21,该外主体20包括有以下重量份原料:145
‑
150份的Fe、22
‑
30份的PrNd、6
‑
7份的Ce、3
‑
4份的Co、2
‑
3份的B、1
‑
3份的Dy、1
‑
2份的Cu,3
‑
4份的Y、5
‑
6份的石墨烯。所述外主体20的各个表面中心均形成有盲孔21。
[0031]一种高性能多层式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32](1)一次烧结成型,包括有以下步骤:
[0033](1.1)按比例取原料Fe、Nd、Pr、Sm、Ga、Gd、La、Co、B和Zr,熔炼铸锭,将铸锭进行热处理,用氢爆破碎将经过热处理的铸锭进行粉碎后吸氢脱氢,然后采用气流磨制粉,制得钕
铁硼合金粉末;
[0034](1.2)按比例取纳米碳管和纳米铝粉与步骤(1.1)中制备得到的钕铁硼合金粉末共振声混合,在真空或惰性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多层式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内主体以及外主体;该内主体包括有以下重量份原料:155
‑
165份的Fe、30
‑
35份的Nd、5
‑
6份的Pr、8
‑
10份的Sm、2
‑
3份Ga、3
‑
5份的Gd、5
‑
7份的La、3
‑
4份的Co、2
‑
3份的B、0.2
‑
0.5份的Zr、8
‑
9份的纳米碳管和7
‑
8份的纳米铝粉;该外主体包覆住内主体的外表面,外主体的外表面下凹形成有多个贯穿至内主体外表面的盲孔,该外主体包括有以下重量份原料:145
‑
150份的Fe、22
‑
30份的PrNd、6
‑
7份的Ce、3
‑
4份的Co、2
‑
3份的B、1
‑
3份的Dy、1
‑
2份的Cu,3
‑
4份的Y、5
‑
6份的石墨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多层式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主体的各个表面中心均形成有盲孔。3.一种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久昌,姚清霞,邱建民,李卫彬,吴建德,齐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嘉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