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国军专利>正文

一种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31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毂模具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可以对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进行加工,同时可以调节球径和球面弧度。包括固定组件、空腔加工组件、动力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动力组件配合连接,空腔加工组件与动力组件配合连接。进而通过单向离合卡杆一和向离合卡杆二单向配合转动避免,单向离合卡杆一和向离合卡杆二单向转动有效,单向离合卡杆一和向离合卡杆二之间相对反向转动无效,单向离合卡杆一和向离合卡杆二单向转动有效可使得刻刃一和刻刃二所能切割的球径发生变化,单向离合卡杆一和向离合卡杆二之间相对反向转动无效避免功能干涉。免功能干涉。免功能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模具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是轮毂模具加工领域一种常用的设备,但是一般的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可以对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进行加工,同时可以调节球径和球面弧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包括固定组件、空腔加工组件、动力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动力组件配合连接,空腔加工组件与动力组件配合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外端套管、固定滑子、固定圆轮、矩形滑槽、螺旋滑槽、背板、球形卡杆、球形卡杆推簧、球形卡槽,所述矩形滑槽设置在外端套管上,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包括固定组件(1)、空腔加工组件(2)、动力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与动力组件(3)配合连接,空腔加工组件(2)与动力组件(3)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外端套管(1

1)、固定滑子(1

2)、固定圆轮(1

3)、矩形滑槽(1

4)、螺旋滑槽(1

5)、背板(1

6)、球形卡杆(1

7)、球形卡杆推簧(1

8)、球形卡槽(1

9),所述矩形滑槽(1

4)设置在外端套管(1

1)上,固定滑子(1

2)与矩形滑槽(1

4)滑动连接,固定圆轮(1

3)与固定滑子(1

2)转动连接,固定滑子(1

2)与螺旋滑槽(1

5)滑动连接,螺旋滑槽(1

5)设置在背板(1

6)上,背板(1

6)与外端套管(1

1)转动连接,球形卡杆(1

7)与背板(1

6)滑动连接,球形卡杆推簧(1

8)设置在球形卡杆(1

7)与背板(1

6)之间,球形卡杆(1

7)与球形卡槽(1

9)配合连接,球形卡槽(1

9)设置在外端套管(1

1)的内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模具球形空腔或类球形空腔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加工组件(2)包括中端支架(2

1)、驱动转盘一(2

2)、刻刃一(2

3)、刻刃连杆一(2

4)、连杆转杆一(2

5)、锥齿轴一(2

6)、锥齿一(2

7)、锥齿二(2

8)、锥齿三(2

9)、锥齿四(2

10)、锥齿五(2

11)、锥齿六(2

12)、驱动转盘二(2

13)、锥齿七(2

14)、锥齿八(2

15)、锥齿九(2

16)、直齿一(2

17)、锥齿十(2

18)、手动驱动杆(2

19)、锥齿轴套一(2

20)、锥齿轴套二(2

21)、锥齿轴二(2

22)、连杆转杆二(2

23)、刻刃连杆二(2

24)、连接套管一(2

25)、连接套管二(2

26)、锥齿轴三(2

27)、配合卡杆一(2

28)、配合卡杆推簧一(2

29)、刻刃二(2

30)、单向离合卡杆一(2

31)、单向离合卡杆二(2

32)、单向离合卡杆推簧(2

33)、铰接架(2

34),所述刻刃一(2

3)与驱动转盘一(2

2)滑动连接,刻刃连杆一(2

4)一端与刻刃一(2

3)铰接连接,刻刃连杆一(2

4)的另一端与连杆转杆一(2

5)铰接连接,连杆转杆一(2

5)与锥齿轴一(2

6)固定连接,锥齿二(2

8)与锥齿轴一(2

6)固定连接,锥齿轴套一(2

20)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转盘一(2

2)上,锥齿轴套一(2

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锥齿一(2

7)上,锥齿轴套一(2

20)与中端支架(2

1)转动连接,锥齿轴一(2

6)与锥齿轴套一(2

20)转动连接,锥齿三(2

9)与锥齿二(2

8)啮合传动,锥齿三(2

9)与连接套管二(2

26)固定连接,连接套管二(2

26)与连接套管一(2

25)转动连接,连接套管一(2

25)与中端支架(2

1)转动连接,锥齿四(2

10)与连接套管一(2

25)固定连接,锥齿四(2

10)与锥齿一(2

7)啮合传动,锥齿五(2

11)与锥齿三(2

9)啮合传动,锥齿六(2

12)与锥齿四(2

10)啮合传动,锥齿轴二(2

22)一端与锥齿五(2

11)固定连接,锥齿轴二(2

22)另一端与连杆转杆二(2

23)固定连接,锥齿轴套二(2

21)一端与锥齿六(2

12)固定连接,锥齿轴套二(2

21)的另一端与驱动转盘二(2

13)固定连接,锥齿轴套二(2

21)与中端支架(2

1)转动连接,锥齿轴二(2

22)与锥齿轴套二(2

21)转动连接,连杆转杆二(2

23)的一端与锥齿轴二(2

22)固定连接,连杆转杆二(2

23)的另一端与刻刃连杆二(2

24)铰接连接,刻刃连杆二(2

24)与刻刃二(2

30)铰接连接,刻刃二(2

30)与驱动转盘二(2

13)滑动连接,锥齿九(2

16)与中端支架(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付国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